雷锋遍地与走不出庙堂的郭明义
文章通过送月饼经历,反映现代社会善举减少,对比雷锋时代人人自觉做好事,郭明义精神难以普及,体现雷锋遍地与郭明义走不出庙堂的现实。
中秋节前,岳母让我把一盒月饼送到城中村亲戚处。城中村道路狭窄,四通八达,但村民大兴土木,多处要道被阻。我驾驶一辆松花江面包车在村里实在不好挪动,在一处岔路入口,我远远看见几百米外的出口明亮堂皇,又担心中间道路阻塞,车子可能开得进去开不出来,就问了一下刚从那儿走过来村民说我这车子能不能从这条路开过去,那村民说你开上去试试看吧,我微笑着告诉他我的顾虑,他便白了我一眼,不再做声。事实上,这段路最后几米处,有村民将水泥、沙石堆放在道路中间,把马路占去一半,行人要通过尚且困难,不要说我这忒不灵活的面包车了。
这一句话的好意,比起举手之劳更为轻易,可是在一切向钱看的年代,太多的人偏就不做这样的善事,就有很多的人偏要等着看其他人的笑话,偏不想其他人过得从从容容。
想起还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当时离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已过了18年,全社会依然大兴学雷锋做好事之风,我们班上流传着一本《雷锋日记》,人人都想一睹为快,个个都把自己做的好事写成日记、作文。班主任为愚顽的学生补习功课,不会收取任何报酬;我的老父,闲暇时为大院的同事修补单车,倒贴胶水,分文不取,这都是自觉而又自然的事情。三四岁的孩子独自溜达到大街上不必担心走失,遇到麻烦时可以得到不相关人的帮助,总之这是一个掉了东西是可以找得回来的时代——从不会像今天似的无论好赖,只要是新生事物就得先接受经济利益的拷问——整个社会就这样包容在人人自觉学雷锋、人人自觉做好事的氛围里。
郭明义作为新时代的典型,虽然和雷锋一样让人敬仰,主流媒介不遗余力连篇累牍的推介他,政府也专门为他召开大型宣讲会,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可是,今天社会的状态已经改变,鼓吹了30来年的金钱至上的凌厉攻势将太多人心里的真善美挤得几无容身之地。所以,恕我直言,郭明义的精神将止步于庙堂之内。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