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必须牢牢掌握三个领导权
党中央必须牢牢掌握三个领导权
田忠国
本来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用少说话、不说话或绕着弯儿说真话,换一个基本的生存环境,但是,看到国务院接二连三出台的文件,我们真的无法闭目静观了,因为,国务院出台的几个文件(当然,我们早在写“中国政治经济走向与战略选择”一文时,已判断出国务院的最终选择),不仅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问题,更关系到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问题。我们在文章中一再说,经济是全国人民的养命之源,其主权任何国家都不得窥视,更不用说让度它国了。但是,中国的现实正如雨夹雪先生在在“近来国务院的几个重要文件不应该被忽视”一文引述邋遢道人文章所说,一是允许私人资本进入除了烟草行业外所有行业。将原来国企占主导的石化、电力、通讯、金融等行业继续放开(注意,并不是这些行业原来是国企全部垄断的,2007年除烟草外,这些行业国有企业本来就只占50-90%),明显是要求降低国有企业份额的指示精神。第二,第3条中“国有资本……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要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一句,明确提出国有资本在竞争领域经营目标是为私人资本发展做贡献。要求全民资本为少数私人老板服务而不是为全民服务,这是第一次提出。第三,第22条中,进一步强调“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并且明确指示要“降低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比例”。全部36条中,都是私企如何围剿国企,没有一条说国企可以收购、控股私企。基本精神是全民企业和国有资本要进一步从经济中退出,让给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这是典型的,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一次反向运动。同时,雨夹雪先生还说,外资二十条》的内容是非常明确的:即进一步强化外资在中国的地位。从产业上看,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等关系中国经济命脉的支柱产业向外资开放;从地区上看,中西部地区等外资尚未控制的地区要吸引外资力度;从方式上看,由鼓励外资新建企业转为鼓励外资并购中国的民族企业。此外,审批权限下放必然导致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竞相出台优惠措施。一句话,《新二十一条》就是要“中退外进”。
由是可知,国务院出台的文件是与中共中央的决策完全对立的,或者说国务院出台的文件,彻底解构了中共中央的决策。对于这一现象,党中央必须牢牢掌握三个领导权:
一是军事领导权。毛主席早就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所以,丢了枪杆子就等于丢了政权。但是,光有枪杆子还不行,还必须全国劳动人民的支持与拥护。获得全国劳动人民共同支持与拥护的前提条件,一是必须尽快用制度形式,把全国人民共同利益连接起来。因为,共同的价值目标源于共同利益。二是以毛泽东思想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反思中国近三十年的历史。三是重拳出击,打击所有贪腐分子。四是打破以文凭取人的用人制度,大批换帅,彻底改变美国思维控制中国的局面。
二是政府领导权。党政分开不是政府另搞一套,因为,政府只是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战略决策的执行机关。对于不执行中共中央战略决策的,中共中央必须建议全国人大予以解散,并重新组阁政府。因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所以,全国人大有责任也有权力协助中央管好政府,并在政府解构中央和全国人大决策时,解散政府。没有这样的权力制约,权力就会膨胀成祸国殃民的工具。
三是宣传领导权。李锐在2004年《随笔》第三期发表的文章说:“我们一直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其实,马克思的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是有错误的,包括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这两大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以及从而得出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策略等。……斯大林、毛泽东,以及第三国际的政党执行的都是列宁主义,即暴力革命,取得政权乃不受法律约束的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成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成了无产阶级独裁的手段。” 而且,李锐的这一观点成了中国主流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由此可知,中国经历了从“无产阶级独裁”到“资产阶级独裁”的演变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应痛下决心,夺回理论创新和宣传的领导权。
我们之所以强调必须夺回三个领导权的根本原因,在于阶级的领导权,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方向。我们通过对中央各种决策和国务院各种决策的分析中发现,中央同国务院的决策是对立的,因此,我们认为,解决战略决策对立的根本出路在于彻底解除代表资产阶级和外国利益的领导权。
2010-7-12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