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阶级性内涵与前途(修改稿)

火烧 2011-09-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阶级性内涵,分析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本质差异,批判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对以人为本的扭曲利用,强调科学发展的真正方向。

“以人为本”发展观的阶级性内涵与前途

老  萧 

近几年来,我国舆论界广泛宣传:“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美称其曰:“科学发展观”。其实,我国古代早就提出了“以人为本”,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类似的说法,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的贪官污吏、资本家、汉奸买办卖国贼,甚至极右势力也跟着把“以人为本”喊得震天价响。这似乎很奇怪,其实各唱个的调,有其必然性。“以人为本”的概念虽同,但其发展观的阶级性本质内涵及其前途却是根本不同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以人为本,以地(官)为准

2700年前,即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向齐桓公建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这就是说,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就是因为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可见,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理顺关系、团结起来的人民群众是强大无敌的力量,开创事业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巩固国防,使国家强大更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否则,将一事无成,人民群众乱了,国家势必危亡。

管仲还认为,财富来源于人民劳动和土地垦殖,劳动创造了财富。这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基础。他说:“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仓廪不盈。”“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管子》)阐明了人民的劳动借助天时地利而创造了财富。也就是说,土地是生产资料,天时是生产条件,而劳动,只有劳动,才是财富的源泉,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了财富。

管仲还指出,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不仅是农民生存的根本问题,而且更是封建统治的根本基础。他说:“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菀也。”“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以正政也。地不平均和调,则政不可正也。政不正,则事不理也。”说明了人民和土地是国家富强、政权巩固的两大根本。封建主义的宗旨和建国发展方针很明显是“以人为本,以地(官)为准。”地者,地主阶级及其土地私有制也;官者,土地占有的权力也,封建主义统治权也,其经济社会发展是以地主阶级的利益和地主阶级专政为前提的。

春秋时期,正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时期,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从理论到实践得以先行,从而成为中华第一封建强国。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封建主义制度下,以人为本,是以土地私有制和封建统治为前提的,是为官僚地主阶级服务的,是以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为准则的。“以人为本,以地(官)为准”,是具有强烈的阶级性的,这是不言而喻的。

官僚地主阶级认识到人民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于是进行封建主义革命,解放奴隶,使奴隶成为农民,使其有了少量土地,使大量土地归于地主,出租于农民,于是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封建主义生产,财富快速增长,官僚地主阶级通过地租和税赋以及劳役迅速富裕起来。由于封建主义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官僚地主阶级自私自利,受归己财富增长的不断刺激,以至占有财富的贪欲不断膨胀,剥削程度越来越高,以至竭泽而渔,甚至超经济掠夺,封建吏政也更加腐败,农民负担越来越沉重,受剥削、受压迫残酷到难以生存下去的地步,被迫造反起义,推翻封建朝廷,以致改朝换代,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最后彻底灭亡。这就是封建主义“以人为本,以地(官)为准”发展的必然轨迹。

以人为本  以资(官)为准

封建主义社会后期,由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剥削积累了巨额财富的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加紧剥削和占有土地,既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又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变成了无产者。从事和经营商品生产和交换(经商)的大地主、大商人和官僚富人,利用饥饿和剥削阶级的政权法制,逼赶无产者到他们经营的商品生产作坊里,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进而变成资本主义工厂企业。其所有者成为资本家,整体成为资产阶级,从事雇佣劳动生产的无产者成为工人,整体成为工人阶级或称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利用工人罢工和农民造反的力量,推翻官僚地主阶级的封建主义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机器,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美其名曰“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国家的统治者由官僚地主阶级演变成为官僚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社会演变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其社会宗旨和建国发展方针必然成为“以人为本,以资(官)为准”。“资”就是资本及其资本家所有制,“官”就是资本主义统治及其官僚,其经济社会发展是以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资产阶级专政为前提的。

资本,本来是剥削阶级掠夺和占有劳动人民血汗创造的财富。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论》第一卷)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和剥削者,坚持“以人为本,以资(官)为准”的发展观,把成千上万的工人组织在工厂企业里,用工人阶级集体的创造力,从事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商品财富以极快的速度、极大地涌流出来,并积累起来,使越来越多的商品(货币)财富集中在比封建官僚地主阶级人数更少的官僚资本家手里。广大工人阶级仅获得少量的养家糊口的“工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工人的“工资”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但是,仅限于适应科技进步和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水平。这样以来,造成巨量的商品集中在极少数官僚资本家手里,卖不出去,消费不掉,以致造成牛奶倒进海里,甘蔗毁在田里,商品破坏掉的现象,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严重过剩,经济危机必然爆发,大批工人失业,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更少数人手里,垄断资本的贪欲也急骤膨胀,于是不仅继续加深对本国工人阶级的剥削,而且冲出国界,侵略和掠夺其他弱小国家的资源,残酷剥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就成了凶恶的帝国主义。当今西方世界不就是这样吗?!这不就是资本的本性和“以人为本,以资(官)为准”宗旨和发展观的必然趋势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以人为本   以公为准

资本主义及其帝国主义制度的残酷剥削、侵略、扩张、掠夺和经济危机早就敲响了资本主义及其帝国主义的丧钟。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觉醒了的被剥削、被压迫的工人阶级先进分子及其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成立工人阶级自己的党组织——共产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起来造反,通过土地革命、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除台湾、香港、澳门),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并经历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珍宝岛反击战、中印边境反击战等反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侵略的战争,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任务,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共产、公有、共享,人民当家作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人为本,以公为准,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国家既无内债,也无外债,我国已经成为初步繁荣昌盛、民主富强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何等的振奋,是何等的自豪!

然而,不甘心失败的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一直虎视眈眈,侵略战争难以实现其颠覆野心,便实施“和平演变”阴谋;国内被打倒而尚未灭亡的地主资产阶级残余势力,抵制社会主义,妄图直接变天的企图失败后,便韬光养晦起来,以“糖衣炮弹”袭击立场不坚定的共产党人,收买和培植代理人,里通外国,内外勾结,大搞“三自一包(即自由市场、自留地、自负盈亏、包产到户)”和“四大自由(即雇工、贸易、借贷、租地不加限制)”,企图把中国人民重新引向“剥削有功”的资本主义邪路,已经出现明目张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伟大领袖毛主席英明洞察了这一切,他老人家不顾晚年体弱多病,及时毅然决然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应当说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其影响必将波及千秋万代。但是,不甘失败的上述反动势力的代理人,即混进共产党内的资产阶级极右分子“四人帮”一伙,打着“极左”的旗号,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从内部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如果说“浩劫”的话,完全是“四人帮”一伙造成的,这是再清楚不过的历史事实!现在国内的极右势力和走资派,企业把“浩劫”的祸水泼到毛泽东头上,这完全是徒劳的,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会上当的。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决定,共产党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官老爷。中国共产党必定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总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修正主义者、极右势力与走资派借机东山再起、大肆贪污腐败、一些地方和部门疯狂复辟资本主义的历史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续领导中国人民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到底。

在改革开放中乘机出现的资本家官僚买办汉奸卖国贼也叫嚷“以人为本”,不过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前所述是“以地(官)为准”和“以资(官)为准”而已。这在觉悟了中国人民面前是难以得逞的。如前所述,管仲和封建统治者讲其发展观时,为什么只讲“以人为本”,不讲“以地(官)为准”?“以地(官)为准”是官僚地主阶级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其极少数人的剥削利益所在,故隐而不谈。资产阶级讲其发展观,也不谈“以资(官)为准”,也是掩蔽其剥削利益本质内涵而已。如果共产党提出的发展观,只提“以人为本”,不提“以公为准”和“共同富裕”,那和官僚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发展观岂不是一样了?岂不成修正主义的发展观了?共产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其本质内涵应当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坚持以人为本,是以公为准,以全国各族劳动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内涵的。树立“以人为本,以公为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公为准,全国各族劳动人民共产、公有、共享、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应当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战略,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正确认识。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制度的继续革命与发展,不是资本主义旧制度的反动复辟与倒退。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必将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而伟大的新胜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