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有基本相同的历史命运和使命
中俄两国有基本相同的历史命运和使命
傅晨光
(一)
这是久已想写的一篇文章,只是因为材料收集不够,难以全面论证,所以多次放下。但面对当今欧美仍然是“一统天下”的现实,我们看到,尽管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还是死而不僵,中、俄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不过是向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商品的市场基地,如果再不清醒,国内政治经济大权和思想文化大权还是交由由西方培植起来并已羽翼丰满的的亲西方的势力把持和主导,那么,不仅仅是中、俄两国,广大的第三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及其民众将永世为奴。
中、俄的问题,不仅是两国的问题,更是世界的问题,是关系到世界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所以,即使不全面,这篇文章也要写。
我的基本观点是:尽管中、俄两国属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恢复了东正教为国教),但在这个多极化世界中,两国还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近代以来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如果两国还是继续沿着“冷战”结束以后形成的路线走,放弃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世界观,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而走越来越民族化的道路(即走使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以邻为壑的道路),那么,用不了多久,不仅这两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大国必将陷入西方早已编制好的社会罗网,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也不能幸免和例外。
(二)
为什么这么说?这不需要回顾很久远的历史,不需要引用经典,只要看清了现实就能知道问题的大概——看看联合国是一个什么机构和在世界上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由谁掌握,就可知道大概了。
联合国是二战以后美、英、苏、法、中五大国领头创立的,这是世界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政治形式,一个上层建筑。虽然号称是五大国,其实还是以美英为主的,二战以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基本上就是美、英主导的。
联合国表面上是“民主”,但实权是“五大国”平分秋色吗?当然不是,而是由美英主导的;联合国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美英的军事力量可以代替,1950年的朝鲜战争就是这样。
二战以后,由欧美主导,西方建立了很多“国际性的分支机构和专业机构”,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海牙国际法庭”等,这些机构多都是由欧美掌握的政治工具,中、俄基本没有发言权。看看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就可以看到,这些组织的权力完全是西方特别是美国掌握的。
谈到联合国,有必要谈斯大林。
斯大林与资本主义国家一起来创立联合国,虽然有当时的时代条件,但由于其不是工人阶级创立的国家间的组织,对社会主义是极为不利的。马克思曾经指出过,无产阶级从政治上组织上应该是独立的,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与资产阶级处于相同的组织内,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有可能成为资产阶级的附庸和帮凶。这一点,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对待国际组织的问题。
斯大林在参与创立联合国的问题上,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违背十月革命精神的。十月革命难道不是要推翻旧世界吗?但是,斯大林是怎样做的?是帮助建立一个更大的资产阶级世界权力。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在世界政治上,这已经使十月革命的政治成果前功尽弃!
(三)
从世界生产发展阶段上分析,中、俄两国基本上处于相同或者相近的发展阶段。
俄罗斯的近代工业(大机器工业)的发展起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彼得大帝(1672-1725)改革时期。彼得大帝亲自微服到西欧荷兰、英国等国游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造船工业和管理经验,把这些引入到了落后的俄国,以后又渐渐引进了西方如法国银行的投资。整个18世纪,俄国经过了将近100年的发展,在西欧部分,大机器工业已经大大发展起来了。
但是,就是这样,俄国与西方工业发展还是落后了一到两个世纪。
当俄国大工业发展的时期,西欧各主要国家如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等,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积累,工业资本已经在全球扩张并处于绝对的霸权地位(当然,是“不平衡”的),这样,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有发展,也只能局限于满足本国的生活需,要想与西欧国家一样在全球发展,已经没有可能了。
中国比俄国又要落后一百余年。中国的近代工业发展是19世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准确地说是19世纪6、70年代“洋务运动”以后,主要走的是官僚买办的道路,仅仅只能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夹缝中发展一些与日用消费相关的工业,纯粹意义上的私人资本家自由发展的民族工业,也只是到20世纪初期才有了一点起色,参与世界竞争是根本谈不上的。
所以,中国比俄国的“工业社会”要晚将近一百年,而俄国比西欧的“工业社会”也要晚一百年。最重要的是,当俄国的近代工业发展开始的时候,西方各主要国家特别是英国、法国(但不包括后来的德国)已经完成了工业积累,工业资本已经在全球扩张。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上,不但是中国,即使是俄国要想继续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实现“国富民强”而不做附庸,是不可能的。
(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是由属于什么“人种”和宗教信仰来决定的,而是由其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在世界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来决定的。拉丁美洲大部分居民是西方白人移民,主要来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家,但是,这不仿碍拉丁美洲各国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属于“第三世界”,同样是白人,却不能逃脱资源被掠夺、政治受控制、民族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相反地,日本属于亚洲国家,只是由于某种历史条件,使日本在19世纪中后叶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并使其成为亚洲的一个资本主义的代表性国家。
所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不是由所谓的“人种”决定的,也不是由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因素决定的,而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中、俄两国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社会生产发展阶段,具有基本相同的历史命运和使命。这个历史命运就是:如果也走资本主义道路,最终的结果只能做附庸,永远要忍受资源被掠夺干净、劳动力被剥削的可悲命运,最终甚至要成为资本主义的殉葬。所以,中俄应该坚决反对各自国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奴才,广泛联系和依靠本国和世界各国的工人和农民,广泛联系广大的第三世界,以联合抗击资本主义,改变资本主义,领导和推动世界上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才是人间正道。(2011.9.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