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量是衡量生活水平的真正天平
人工量是衡量生活水平的真正天平
柳鲲鹏
2010-7-8
关键字:人工量 生活水平 工分
简介:商品因为劳动而具有价值,劳动更本质的东西是时间(人的生命时间)。也就是说,只要两个人每天亨受的人工量(也就是毛主席时代的工分制,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一样,那么不论这两个人生活在什么时代,都可认为其生活水平一样。
无脑右派或者五毛党常常问一个白痴的问题:汝愿意回到以前吗?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比以前好多了,符合特色的“物质极大丰富”的谎言。按照他们的逻辑,古代皇帝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所以生活水平比今天的农民都不如。真让人笑掉门牙。
怎样衡量古人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有人提出用粮食,有人提出用金银,有一定道理也有一定限制。比如说粮食吧,今天的化肥增产效果,在古代是根本不可能有的。同样的,金银现在与古代的用处相差太大,也难以比较了。到底有没有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呢?
透过各种商品表面的花哨,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所谓的价值规律。什么意思呢?他认为每个商品本身有一个固定的价值,接着认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听起来还真有一定道理,其实完全错误。因为到了资本主义,商品价格是由资本势力决定的,即价格阴谋论。这一点,从石油价格巨幅涨落就可以验证。详情参考《用矛盾论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决定论》。
马克思认为,商品包含了一定数量的劳动,使得商品具有价值。这是完全正确的。劳动又是什么呢?一个工人劳动生产的商品卖掉后得到的钱远超过一个农民(这常常被认为是工农剪刀差),能不能因此认为这个工人的劳动量远远超过农民?也不能。所以劳动论本身也是有限制的。
劳动更本质的是什么?这个马克思没有说清楚。劳动更本质的东西是时间(人的生命时间)。也就是说,只要两个人每天亨受的人工量(也就是毛主席时代的工分制,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一样,那么不论这两个人生活在什么时代,都可认为其生活水平一样。同样的,如果有一些人享受的人工量太少,就说明社会的贫富分化太严重,这比那个什么基尼系统可强多了。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贫穷的不考虑)的穷人,吃穿不愁,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古代的地主好吗?现在的穷人享受的工业品包含的人工量是很少的,而一个地主经常有几个佣人伺候,如果用人工量来衡量就看出,地主的生活水平远远超过现在的穷人。
当然,有人提出科技水平的问题,物质稀缺程度问题。这又怎么理解呢?物质稀缺问题不用谈,科技问题存在时代和地区的差异,列入生活水平并无多少参考意义。如果认真算起来,这更象是娱乐,而不是生活水平。而资本主义对资源的无度挥霍,也算是代替了一定人工量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