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安徽芜湖的做法具有样板性

火烧 2010-07-0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安徽芜湖医改通过回归公益性,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和全员聘用合同管理,有效解决看病难贵问题,为全国医改提供样板性参考。

安徽芜湖的做法具有样板性  

   

林德馨  

   

2010年6月28日,《健康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记者冯立中的一篇报道:“回归公益性不等于重吃大锅饭”。读后,既兴奋,又欣喜。虽然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是安徽省芜湖县卫生局开展政策宣讲消除职工对医改的五大认识误区的做法,但从中透视出的医改信息,却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安徽芜湖的医改做法具有样板性。各地都应当予以学习和借鉴。  

医改方向对头——回归公益性。不管别人怎么评论,不管医改的路上有多少障碍,他们都坚定不移的坚持通过医改回归医疗卫生单位公益性的初衷。实践证明,只有使医疗卫生单位回归了公益性,才能够彻底解决好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尽快的达到病有所医的民生目标,实现 “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改目的。为了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他们制定实施了不以业务收入为依据的分配政策,阻断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的逐利动机和行为。医改后职工的绩效工资只根据职工的工作数量、质量、医德医风、群众满意度等因素综合考核的结果来确定。这样一来,就有效的解决了医院“围钱转”,医生“向钱看”的问题,端正了领导的办院思想和职工的职业操守,进而可以做到因病施治、因病用药,开大方、开花方、滥检查以及收受红包和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也会根绝。  

政策先进——既围绕着“公益性”,又确保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确定了职工的身份、工资待遇等政策。较好的解决了医改中许多人担心的回归公益性后会出现“大锅饭”和职工消极怠工的问题。首先,他们将大锅饭时期的职工的铁饭碗身份——编制、工资和人一体的编制管理,改革为“全员聘用,合同管理”,使职工捧着随时可以打破的“瓷饭碗”。同时,改革工资分配政策,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改革后不同的岗位因为其工作任务、风险责任、工作效果的不同,工资待遇就会有明显的区别,彻底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问题。  

管理科学——奖罚分明。管理的根本是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让职工像白求恩那样以“两个极端的精神”,全心全意的为老百姓服务。在市场经济大环境里,光靠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职工积极性显然不行,但仅靠物质刺激也不行,所以必须辅以其他如奖罚等行政的手段。为此,他们制定了严格、科学的考核政策,并认真的贯彻执行。为保障考核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他们将“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县级总额控制,按岗位权重、两级绩效考核结果半年分配一次”。这样就避免了一个单位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考核抹不开情面的问题,保证了绩效工资的奖励性,发挥了奖励工资的激励作用。  

措施有力——政策贯彻到位。有了科学的好政策,这只是医改成功的前提条件。为了把医改政策贯彻到位,落实下去,他们针对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出现的关于回归公益性后的五大认识误区,组织卫生局党委成员,分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政策宣讲,使医改政策人人皆知,并转变为职工热忱支持医改和积极参加医改的实际行动。这比只下发一个文件或者印发一些宣传材料要好得多,有用的多。这也可以看出,芜湖县的医改是动了真格的。芜湖的医改做法,不仅为其自身的医改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地方的医改提供了经验。祝愿芜湖医改成功,使芜湖的人民早日享受到医改的成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