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美军胡德堡基地枪击事件:“战前武装哗变”

火烧 2009-11-08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美军胡德堡基地发生枪击事件,引发对军队压力及战争影响的讨论。士兵因长期部署、心理压力大导致情绪崩溃,事件反映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士气低落与心理问题。
美军胡德堡基地枪击事件:“战前武装哗变”

     洪源

北京时间2009年11月6日晨,美国陆军胡德堡(Fort Hood)军事基地发生枪击事件。至少一名美军少校纳达尔·马利克·哈桑持枪打死13人,打伤30人。随后,2人被逮捕。中国网就枪击事件电话连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以下是访谈全文。


 

主持人:您认为本次枪击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洪源:这与美军士兵战斗压力过大、以及频繁部署火线任务有关。

目前,由于陷入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事,美国陆军士兵的自杀率和其他不堪紧张压力的案例都创下新高。在冷战时期,美国平均每2.4年卷入一场对外战争,而冷战以后,美国则是每1.8年就会卷入一场很难称之为“正义”的对外战争。作为战争机器、相对薄弱的陆军则不堪重负,卷入战火的中下层官兵心里更是饱受煎熬。

美国陆军有50万人,驻伊拉克、阿富汗兵在12万人以上,只需3年,就能把美国陆军全部轮上一遍,而直接作战兵力更是捉襟见肘,如果考虑到能够派到一线的作战部队,一个标准陆军大兵可能只需2年就能够被“点名”。经常发生有人即使在受伤之后,也还是被重新部署到阿富汗的先例,甚至有人3次 被派到伊拉克或阿富汗战场。二战时期哈佛大学毕业生踊跃从军的景象已恍如隔世,各征兵站甚至开始“忽视犯罪记录”、鼓励“绿卡士兵”、“签证士兵”入伍, 换来迅速办理美国国籍的允诺,紧急向美军战斗部队输送兵员。由于两场所谓反恐战争的拖累,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士气空前低落、军心涣散,美军参谋长联席会 议新任主席马伦上将担心“陆军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话音未落事既出。而且在美军内部,长达8年的“反恐战争”,胜利依然遥遥无期,普遍产生了失败和厌战情绪,从前线回来的官兵身上像瘟疫一样传染开来,五角大楼、白宫不堪其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胡德堡(Fort Hood)军 事基地曾经驻扎过美军第一骑兵师,这个重装师曾经参加过越战,所以对目前对驻扎在这个基地的士兵来说,越战的阴影和梦魇很难从他们心中抹去,加上深陷伊拉 克、阿富汗战争及其不确定性,很多士兵在战场内、外都会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而得不到宣泄。被击毙的这个精神科医生本人接触过非常多从战场下来的士兵,他 们将战场上见到的血肉横飞惨状、心理所思所想、恐惧心理会不断告诉这名医生,这就让他的心理压力变得更大、更脆弱、更难以承受。

更令人感到惊愕的是,这名约旦裔少校心理医生因其少数族裔、笃信伊斯兰教屡遭同僚语言奚落和肢体挑衅,并对美国发动这两场战争心怀不满,再遇到被派往战场攻打同一宗教信仰的教徒关口,一切宗教、政治、心理、积怨终于激情爆发,演出一场手持双枪向同僚扫射的惨剧。

主持人:奥巴马称此事件是暴力事件,您怎么看这个说法?

洪源:暴力事件的称谓并不确切。应该称之为“战前武装哗变”,它是美国战争政策在两个主要战场失败后,军队低迷士气的直接爆发式体现。只是美国频繁对外作战以来美国陆军开始走向衰败的一个缩影。

这次战前武装哗变惨剧,注定要作为一件美国陆军作战历史上的丑闻,而载入美国军队史册。

主持人:您认为对这件枪击案美国政府会如何处置?

洪 源:胡德堡基地的相关负责人有可能被送到军事法庭接受审判,同时一些陆军高层军官,甚至是国防部一级的高层军官可能会遭到撤换处罚,毕竟这件枪击案具有一 定的严重性和代表意义。另外会带来的直接结果,明年美国国会、国防部将会大力增加对陆军的预算投入,并且陆军、海军陆战队员额会有较大增长。

主持人:您认为这件事会影响到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政策吗?

洪源:如同苏军在阿富汗的遭遇一样,美军在阿富汗战事进行得并不顺利,但美国出于对欧亚大陆腹地中亚、对中国“C”型包围圈的战略考虑,近期从阿富汗撤军的可能性不大。另外,由于奥巴马政府被迫放弃了整合大中东计划,开始逐渐从伊拉克撤军,但是从整体兵力部署和调动情况看,在两国驻扎的总兵力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