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岸:中国知识分子的尴尬
中国知识分子的尴尬
张飞岸
受鲁迅和毛泽东的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一直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持怀疑态度。与大众对知识分子的期待相比,他们实在是缺少作为社会良心应有的骨气和对当局的批判态度。面对弱势群体的苦难,他们是旁观者;面对强势群体的嚣张,他们是谄媚者;面对腐败政权的虚伪,他们是注解者。
直到最近的一次偶悟,我突然意识到,作为被赋予了思想能力却又被阉割了思想自由的一个阶层,中国知识分子的处境是十分尴尬的。由于要生存,他们必须要依附于一个阶级。在中国,现实给与他们的选择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做资本家的奴仆,一条是做统治者的走狗。如果你想为被压迫者说话,你不仅仅会失去赖以生存的经济利益,甚至会失去知识分子最珍视的话语权。当知识分子为了生存,为了课题费,为了职称而去研究一个你本身并不信奉的理论,并要把它作为真理加以宣传时,你的人格独立性和思想的自由度必然丧失,因为谎言已经与你的既得利益融为一体,而在这个时候,所谓的学术也就不过是对经典的诠释和政策的论证,至于学术价值早已成为遥不可及也无力争取的奢侈品了。于是我们惊奇的发现,在毛泽东时代论证剥削可耻和在邓小平时代论证剥削有功的居然是同一批人,如果你把他们的文章当作学术,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敢于把知识分子斥为无知,而把劳苦大众奉若智识的只有毛泽东一人,然而毛在千方百计地教育他的知识分子要虚心向群众学习,要依附于工人阶级时忽略了一点,即使在他的时代,能够赋予知识分子生存权利的也不是工人阶级,而是官僚阶级。所以当毛时代过去后,当统治者不再以工人阶级利益为重时,我们就再也听不到为弱势群体呐喊的声音,这种声音不是没有,而是由于资金的缺乏早已湮没在主流社会物欲横流的消费文化中了。
当我们关心外表甚于内心,当我们崇尚财富甚于真理,当我们追逐名利甚于名誉,我们就不能再期待什么真正的学术,因为我们早已远离了崇高正义和人的价值,我们守住的仅仅是赤裸裸的利益。我们不能去指责中国知识分子的背叛,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能力去忠于良心,他们只是一群尴尬的阉人而已。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