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孔子理论只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工具,不代表平民利益

火烧 2009-10-20 00:00:00 中华文化 1040
文章指出孔子理论本质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工具,非平民利益代表。分析其在平民社会秩序建立中的作用,强调其巩固贵族统治而非真正实现平民权利。

孔子的理论只能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工具,并不代表平民利益  

   

刘仰在他的《世界倒退至中国的“战国时代”》一文中说:“孔子实际上处于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过渡阶段。他希望恢复贵族社会的秩序不假,所谓“克己复礼”。但他同样也具有广大的平民胸怀,所谓‘仁’,所谓‘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内容中,残留了古代贵族教育的成分,既学文也学武。但是,孔子同样看到,即使是平民社会,也同样需要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而这种平民社会秩序的建立,更主要地应该靠‘文’,而不是靠‘武’。因此,在战国时代平民化战争极端严酷的形势下,孔子的理论没有多少市场,因为他对获得战争胜利帮助不大。孔子的理论一方面继承了贵族时代价值观中高雅的成分,另一方面也兼顾了平民社会的广泛要求,因此,在严酷的战国时代结束后,他才真正被社会广泛接受。其典型特征是,贵族文化中的高雅被保留,贵族的尚武精神被淡化;平民的广泛需求和权利被重视,平民的教育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事实上,平民社会如果都是刘邦那样的无赖占据社会管理地位,这样的平民社会并不值得欣赏。”  

其实孔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巩固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政权在努力,他的“所谓‘仁’,所谓‘有教无类’”等思想,都是根据时代的新精神,来帮助奴隶主巩固政权所需要,是方法问题,是统治的技巧问题,不是立场的转变,更不是为了使“平民的广泛需求和权利被重视”的表现。下面就根据刘仰的观点谈几个问题:  

1,刘仰说:“平民社会,也同样需要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这话说的不错,但“平民社会”在未建起之前,就大谈“稳定的社会秩序”,那“平民社会”又怎样能建起?刘仰又说了:“而这种平民社会秩序的建立,更主要地应该靠‘文’,而不是靠‘武’。”可靠“文”建不起来,因为贵族不会主动放权而退出历史舞台,你不打,它一不倒。所以在这时反对用“武”,实际只能是巩固贵族统治是真,建立平民社会秩序是骗。就如现在的资改派,他们制造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并因此引起社会的极大不安定,这时富人急需要有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穷人也同样需要有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但如果在这时只讲和谐,不解决两极分化问题,和谐对人民不但成了空话,而且成了只准富人欺压穷人的武器,因为穷人这时对富人所制造的不和谐行为少有不满,就会把这不满说成是破坏和谐的行为,甚至依此治你的罪,由此看来,这种和谐,就成了资改派巩固既得利益,而对广大人民失权的反抗进行镇压才是目的。所以说,平民社会未建起之前,孔子想要建“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实际也就成了巩固贵族对平民压迫的这种秩序是真,建立平民社会是骗。成了只准贵族对平民压迫和镇压,还不准平民起来闹革命的理论武器和技巧。  

2,刘仰说:“平民社会如果都是刘邦那样的无赖占据社会管理地位,这样的平民社会并不值得欣赏。”这话正是儒家坚持血统论观点看问题的结果。血统论认定只有贵族做出的事才高雅,而且是祖传,所谓“龙生龙,鳳生鳳,老鼠生儿会打洞。”“血统论把人们分为三六九等:一部分天生卑贱,而另一部分人一生下来就享有特权。”血统论成了门阀权贵维护特权的强有力工具。在这个基础上建起的孔子的儒家思想,他们再怎样为平民说话,都是一种伪装,归根也只能是空话和欺骗。因为用血统观点看问题,平民做出的事再好,在他们眼里总是不顺眼。就如对刘邦,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对历史的功绩与后来各朝代相比都毫不逊色,但就因为刘邦是平民出身,所以就“不值得欣赏。”再以共产党为例,当打得天下后,功臣们的社会地位高了,这一事实立刻使他们的子弟接受了血统论思想,所以在文革初期,还在刘、邓主持文革工作时,高干子弟们一窝蜂似地都高喊起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口号,实际这正是孔子思想中继承贵族“高雅”行为对新一代的毒害,所以毛泽东为建立真正平民社会,在文革中掀起了批孔热潮。毛泽东走后,走资派重新上台后,翻了这个案,致使他们的子女都一步登天,这就是被现在百姓们称之“太子党”的来源,但同时,共产党也再不被大家公认为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了,正是这点的不同,所以毛泽东批孔,资改派倡孔。由此也说明,欢迎孔子思想的只能是贵族而不是平民,原因就是因为孔子思想只能是代表贵族们的思想,而不会代表平民的思想。  

3,刘仰说:“在战国时代平民化战争极端严酷的形势下,孔子的理论没有多少市场,因为他对获得战争胜利帮助不大。”“因此,在严酷的战国时代结束后,他才真正被社会广泛接受。”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不在战争的表面现象,而在战争的阶级内容。因为当时的战争,正是封建势力和奴隶主势力大搏斗大决战的表现,而孔子的思想和行为则都是在为稳定、巩固或重建奴隶主贵族对奴隶统治的旧秩序在奔跑,所以不会受到新兴的封建势力的欢迎,这才是造成他的思想在当时没有多少市场的真正原因。当战国结束了,封建势力大获全胜,但同时封建势力需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因为这个统治和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相比,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所以他们这时选准了孔子的思想。也如现在的资改派,当它们完成两极分化的任务后,为了实行它们对多数人的统治,同样也开始倡导孔子思想,这是出于同一个道理的。  

根据以上所举,孔子的理论只能是作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工具,它不会真正代表平民利益。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又是历史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作为历史发展阶段来说,这阶段同样须要建立一种秩序,没有秩序的人类,人就会仍停留在野兽阶段,正因为人类在这个发展阶段能建起一个良好的秩序,才使人类社会有了古代的文明。在这个古代文明的创建中,中国是世界上走在前边的国家之一,从这个角度讲,孔子的功不可没,至于他的理论中的有关平民的内容,并不是“他同样也具有广大的平民胸怀”的表现,而是作为少数人对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技巧提出的,实际对广大平民百姓来说,只能是欺骗,正因如此,所以毛泽东说:“儒术,伪耳”!  

今天我们要真想建一个平民的天下,就必须揭穿孔子理论的这种虚伪性和欺骗性。一切认为儒家思想对今天仍有进步作用的人,实际就是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在招魂,是继续借用孔子的欺骗办法来巩固这少数人对多数人统治的表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