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失败在文化上
著名军事专家金一南教授曾经就蒋总裁和毛主席之间的胜败,发表了“武”的方面的见解,读后总觉得那不过是表面的东西。除了他们分别代表的国共两党的政治性质和民心向背这一最根本的原因之外,在笔者看来,蒋总裁之所以败给毛主席,其实关键还在“文”的方面,也就是说,蒋总裁正是败在文化落后甚至腐朽上。笔者通过他们之间在文化素质方面的大体对比,深切而强烈地感受到蒋总裁不过是一具封建落后文化的活僵尸,而毛主席则是焕发着生气蓬勃新文化的新青年。
先说他们的文化结构。尽管他们都是从“四书五经”中走来,但毛主席对于楚文化的遗产是吸收了“实事求是”的精髓,而蒋总裁却学的是“曾剃头(国藩)”而“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他们也都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改造,但毛主席得到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社会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而蒋总裁得到的却是散发着陈腐气息的宗教迷信。所以从对传统的继承和外知的汲取而言,蒋总裁得到的基本上是糟粕,毛主席得到的才是精华。
再说他们的理想抱负。他们都是“少怀大志”的人,这从青年时期的诗词就可略见一斑。蒋总裁到日本留学,给他表兄寄的题照诗句有:“东来志岂在封侯!”,而毛主席和伙伴们在第一师范时就已经是“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且就连周总理当年准备赴日留学也是为了“邃密群科济世穷”,鲁迅先生同样是“我以我血荐轩辕”,其中的思想道德境界的差距,不正一目了然!
再说他们的语言风格。蒋总裁无论是对联、书信还是日记,基本上都是以文言为主,而毛主席古文功底其实是远胜蒋总裁的,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始终捍卫和发扬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成果。比如蒋总裁直到1965年3月在为陈诚写挽联时,其用语仍然是:
光复志节已至最后奋斗关头,哪堪吊此国殇,果有数耶?
革命事业尚在共同完成阶段,竟忍夺我元辅,岂无天乎!
一副活脱脱的现代君主口吻。而早在20多年前也就是在蒋总裁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之时,毛主席为抗战牺牲的国军将领王铭章写的挽联就已经是: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
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读他们的文章,更是可以强烈感受到蒋总裁语言的古董霉味,而为毛主席语言的新鲜活泼觉得格外清爽。
再说说他们与“革命同志”间的关系。毛主席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发表《沁园春·雪》的时候,国民党组织的围剿批判就是紧紧抓住“帝王意识”在大做文章,所以毛主席读了批判之后的感觉是“鸦鸣蝉噪,可以喷饭”——外国记者的观察也恰恰是认为“蒋是皇帝,毛是平民”。我们仔细看看以下的现象,就可以知道他们谁才是皇帝风范
——老百姓对国共两党的相互称呼中,国民党反动派是“蒋家王朝”,对共产党则并无类似用语;
——国民党军官只要听到“总裁”二字,必须“啪”地立正,我军见毛主席最多是常规敬礼;
——蒋总裁的部属在抗战期间曾经上演“献九鼎”闹剧,而共产党的“万岁”并非毛主席专用;
——蒋总裁与部下总是称兄道弟洋溢着袍哥风味,毛主席和战友们都是单纯的同志关系;
——蒋总裁给将军们偑发的短剑上刻“不成功便成仁”,而毛主席在淮海战役中特地严令粟裕“指挥部必须后撤五公里!”;
——蒋总裁去世后称“崩俎”,要蒋经国“衔哀受命,墨絰从事”,而陈毅却敢“称朕”,在淮海战役中公然朗诵明世宗嘉靖皇帝的诗来为将士壮行:“朕与先生解战袍”!
……
文武不分家,虽然军事斗争也是他们二位对决的主要内容,但从他们指挥战役过程中发给部下的电报语体风格看,也很让人有一些张飞杀岳飞的时空错位的感觉。蒋总裁的电报手令读来像“圣旨”,毛主席的电报语言像在唠家常,对照起来很像军事相声。比如在淮海战役中:
1948年10月10日蒋总裁给黄伯韬的亲笔手令:
“焕然司令勋鉴:
此次徐蚌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之关键,务希严令所部切实训导,同心一德,团结苦斗,期在必胜,完成重大使命,是为至要。
顺颂戎祉
中正手书
各军师长均此”
而毛主席在同年11月10日凌晨致陈毅、邓小平的电报则是:
“你们应集中全力攻取宿县,歼灭孙元良,控制徐蚌段,断敌退路,愈快愈好,至要至盼。对刘汝明部不要理他。”
其他大体类似。读他们的电报和文章越多,那种张飞杀岳飞的感觉就越发强烈。“老朽”又如何能够战胜青春!
最后再特别强调一点,他们对于孔孟之道的态度也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进步与反动的鲜明对照。蒋总裁在中原大战获胜、初步实现“一统天下”之后,立刻学袁世凯作法,把孔子捧到了天上,竭力宣扬和推行孔孟之道,企图在“五四运动”以来反封建的大潮中逆流而动(直到1958年还被胡适当众抢白),以为这样就可以让部下和老百姓忠君爱国,礼义廉耻;而毛主席无论是在红色根据地还是抗战期间及以后,始终强调“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而“当代中国的圣人”只能是鲁迅先生。共产党治理的地方从未尊孔读经,但官民的道德素养和精神风貌却远远胜过了孔孟之道甚嚣尘上的国统区!其中的分别,落实到根本上,自然还是在为君主和为人民这个出发点和归宿上。所以每当看到一些本应继承先辈先进文化遗产的人反而还要乞灵于非常腐朽的封建文化以维护自己那一点儿既得利益,就觉得无比的愚蠢可笑。而且根据蒋总裁与毛主席的文化斗争的结果,恐怕谁也清楚抱残守缺又怎么能是与世俱进的对手!
腐朽文化永远也无法战胜时代潮流,哪怕它身披再华丽的时尚包装。蒋总裁和毛主席的胜败结果,就是一个非常分明而且具有必然规律性的的历史样板。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