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社会问题的根源——收入差距之殇

火烧 2010-08-13 00:00:00 经济视点 1033
文章探讨收入差距与社会问题的关联,分析不公平与百姓无处讲理的现象,结合帕累托改进与边际效用递减理论,揭示贫富差距对社会的影响,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有专家说目前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不是由于收入差距,而是由于不公平,百姓无处讲理,例如邓玉娇、杨佳以及可以称作为企业家的唐福珍,或许他是对的。但是为什么老百姓会关注或频频谈及收入差距?又为什么政府会因会为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而惴惴不安?  

国际公认一个正常社会结构为橄榄形,也就是中产阶级作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富人以及穷人只作为极少数的两极,从这个社会构成模式来说,收入差距依然存在,而且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富人与中产阶级与穷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会逐渐拉大,但是这个社会结构却为何如此稳定,以至于备受推崇呢?  

两种形态社会对收入差距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收入差距可能真的不是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那么我们政府和民众担心的究竟是什么呢?  

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究竟什么样的收入差距不会引起社会矛盾。  

根据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改进原则——在一部分人的效用或福利得到改善的同时,不会引起其他人效用或福利的下降,通俗的说,就是富人或可以富有的那一部分人在变得富有或更加富有的同时,不会使得其他人的财富减少,生活水平降低。用 郎咸平 教授的话说,这才是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根本原则,一部分人的富有不以牺牲他人的福利水平为代价,这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但是,有些收入差距并没有符合帕累托改进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一部分人变富或者变得更富的同时,其他不能变富的那部分人事实上是在变穷,这也就是社会关注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现在,我们用经济学的效用理论来解释收入差距带来的社会问题。  

首先我们要说明两个定义,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效用:即单位产品给使用者或消费者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程度,我们用数字0—10来代替,10代表最高效用, 0代表没有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单位产品带给使用者或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感会随着相同产品数量的增多而递减。  

举例来说,对于一位身无分文的穷人来说,假设一元钱可以买一斤大米,那么这一元钱带给他的效用显然是最大值10;对于一位已经温饱的人来说,一元钱对于他的效用可能会折半,因为他并不急需这一元钱来填饱肚子,他可以用这一元钱进行储蓄,来购买效用更高的产品;以此类推,对于富豪来说,一元钱带给他的效用会根据其拥有财富的数量而无限接近于0,由此我们得出第一个极为简单的结论,一元钱给使用者所带来的效用与其所拥有的财富成反比,即边际效用递减。  

为方便起见,我们将理论上的东西用数字化的形式来体现,当财富为0时,一元钱的效用为10,当财富为10时,一元钱的效用为1,以此类推,当财富为一万元时,一元钱的效用为1000的-1次方,即0.001。同时,我们做出假设,设定一个可以令人产生愉悦心情的效用标准,即在效用大于等于1时,人才会体会到愉悦的感觉,我们称之为愉悦效用标准。需要说明的是10仅为研究中假设的最高效用标准,并无实际意义。  

现在,我们以年度为计时单位,要求所有人的财富依据最低愉悦效用标准增长,即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由于财富基数的不同,收入差距开始拉开。同时,财富为0的穷人获得0.1元的效用与百万富翁获得十万元的效用与亿万富翁获得一千万元的效用等同。得到了这样的结果,有专家说,正因为如此,说明富人应该去帮助穷人,因为富人只要出那么一点点钱,就可以让社会的整体效用水平获得大幅提升,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当赚钱成为了唯一可以使人获得愉悦的途径时,富人还会去接济穷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富人要留住所有的钱来获得因财富不断增加而越来越难以达到的愉悦效用标准。  

富人不会去接济穷人,这还并非是最差的结果,富人要持续不断的增加财富以满足自己的愉悦标准,而其财富以及愉悦效用标准均以年10%的速度递增,这时,如果整个国家的平均财富增长速度低于10%(注意:GDP包括重复建设、拆迁、浪费等等,因此GDP的增长并不能等同于财富的增长),那么富人如何来实现自己10%的财富增长目标?最差的结果出现了,就是富人可能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手段对其他人群的资产进行掠夺,并尽可能的阻止更多的非富人群变富,在这样的状况下,帕累托改进的模式完全被打破,在效用最大化的驱使下,富人开始涉足并逐渐影响或控制各种渠道,政治、经济、文化、媒体、法律等等,以便于能够更有效而又无忧的获得愉悦效用。  

富人对其他人群的资产掠夺以及致富渠道的挤占或垄断,使得非富人群不但难以变得富有,其财富增长水平甚至无法达到最基本的愉悦效用底线,因此,非富人群开始寻找各种能使自己达到愉悦效用水平以及能够变的富有的方式,而当他们发现这些渠道已经被富人挤占或垄断时,就会有各种不同的行为出现,一部分人会选择沉默,一部分人会因不公平而愤恨,一部分人会采取各种极端的手段改变自己的现状,如抢劫、盗窃等,然而这也不算是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是那些掌握公共资源、权利,没有富有,却急切盼望富有或被金钱所诱惑的人群,他们会利用手中的资源、权利让自己变富,一旦监管缺失,这部分人就会极尽所能变卖公共资源,损害公共利益,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从而造成诸多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出现,贪污、腐化、百姓无处讲理,社会矛盾积聚,这就是各种社会问题频发的根源,也是各国政府及公众极度关注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  

综上,我们得出结论,当赚钱或财富的增加变成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渠道时,收入差距的力量就会显现。在一个信仰、责任、道德、法律、监督相对缺失的社会中,收入差距必然会引起诸多的社会问题,进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然而,这种不稳定的现象并非难以解决,因为之前的推理都是基于这个简单的假设,假设简单,理论上破除假设所带来的结果也就必然简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