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宇太思想文化系列丛书之:漫谈文化---宇太对话录(节选)

火烧 2010-08-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宇太思想文化系列,探讨文化遗传与政治观念,分析‘成者王侯败者贼’等传统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强调文化传承与价值观的重要性。

宇太思想文化系列丛书之:漫谈文化---宇太对话录

宇太思想文化系列丛书

 漫谈文化---宇太对话录

宇太

目录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一)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二)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三)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四)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五)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六)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七)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八)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九)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十)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十一)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十二)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十三)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十四)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十五)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十六)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十七)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十八)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十九)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二十)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二十一)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二十二)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二十三)

文化乱弹琴-----与骆驼闲聊

点击“风流”(上)

点击“风流”(中)

点击“风流”(下)

与受伤鸽子

与“若风之还”

与竹叶青青

人啊,人--最近答问

与骆驼

与达天

与“沃中豆”

于冬梅问儒道与寿命

张洋问《易经》

安小岩问经

王孝翁问命运

樊莉问师生关系

陈忠问成熟

詹芳问职业流动

刘嘉问人生追求

刘伟问人的发展

王东方问理想依据

魏茹茹问机遇

信小伟问面子

李学文问崇拜

陈伟春问麻烦

袁屾问超前

平永强问思与行

杨五一问当官

李晓文问选择做事

张丽云问中国人性发展

答骆驼私问

与“云中火”谈天下

 

 

 

 

 

 

漫谈当今文化现状(之十三)

蜜蜂:我认为,前人文化对后人的影响,恐怕未必全是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

宇太:是的,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属于第二手文化,有些文化遗传,属于第一手文化的直接传宗接代,是约定俗成的。比如“成者王侯败者贼”的观念,就是政治上的直接恶性遗传,隋唐以后的五代史,就被搞成了典型的“成者王侯败者贼”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夺权史,武力夺权史,后梁太祖朱全忠,是以宣武节度使起家的;李克用也是以大同军节度使纵横沙场,给儿子留下了建立后唐的家底;后晋高祖石敬塘也是节度使,镇守河东;无独有偶,后汉高祖刘知远也是河东节度使;后周太祖郭威,也曾任天德军节度使。这些基本都是以武力夺取政权,而吕不韦、赵高、杨坚、王莽这一类人,则是直接操纵或实践宫廷政变。他们都向后世政客不断宣告着“成者王侯败者贼”的邪恶真理。这种“成者王侯败者贼”邪恶政治观念,至今仍然顽固存在。试想,脱离人民大众根本利益,脱离进步社会制度,不要马克思恩格斯主义,不要毛泽东主义,不要共产主义,搞那种单纯的“成者王侯败者贼”式的无聊政治斗争,又有什么实在意义?只能让国民陪着遭殃。

再比如,从惯性行为分类上说,有君子文化,有小人文化,真君子一不愿干锦上添花的事,二不愿干落井下石的事,而小人,则注定要干这两种事,有人被打倒了,他一定要再踏上一脚,有人出大名了,他一定要去捧臭脚,对有权有势的,一定巴结,对无权无势的,坚决不理。这种惯性行为分类,也已经基本沉淀和凝固下来。

再诸如衣貌取人、重礼轻理、重情轻法、重男轻女等等恶习,也基本属于直接遗传。

蜜蜂:还真是这样的,衣貌取人在当今就仍然还流行着。

宇太:我刚才就碰到了衣貌取人的情况。骑车溜达到西部郊外,见到几个农民工给老板盖厂房,就过去主动搭讪,问他们一天挣多少钱,几个民工用不够友好的眼光看我,一个正砌砖的说,“哪能跟你们比,游手好闲,就能来钱。”另一个输送水泥的更是阴阳怪气儿,“溜溜达达,两千七八。”我怎么啦,这麽烦我?后来猛然醒悟,他们是衣貌取人了,因为今儿天热,日头毒,就戴了墨镜和礼帽,看我不象好人,象腐败官员,把我给戏剧脸谱化了。

蜜蜂:中国戏剧脸谱化,是不是不科学,有很大危害性?

宇太:戏剧脸谱化,并不那么简单,其实是中国哲学内涵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反映,用一种脸谱,概括一类人的个性,一看脸谱,就大致知道是哪一类人,对看戏的,很有帮助。这种概括法则,应该是源于中国古典哲学启蒙,阴阳五行里的“五行”是什么?木、火、土、金、水,用这五类概括世间万物的类特征,八卦也是这种方法,为什麽有些下流算卦的,有时也算的准?因为世间事物基本上逃脱不出这些类种,如法运算,就有一定的中标率。虽然不够纯粹科学,却可以基本科学,其中有些模糊性和朦胧性,再靠你的人生经验和悟性来补充,让你把主客观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辨证判断。一个常年久病卧床的人,如果他有古典哲学文化知识,人体结构知识,和起码的悟性,就应该是半个中医。中医为什麽说也是国粹?中医和五行、八卦都是互通的,都有类概念、种概念的内在结构性、层次性、系统性、整体性特点,都是以中国古典哲学道蕴为原理的综合渗透。再说,类概念也在逐步细化,逐步扩展,为什麽八卦被演化为六十四卦?为什麽戏剧脸谱中大类里面有小类?类中有种,种中再含类,就是再做过细的工作。都是三画脸,七品芝麻官就是善像,娄阿鼠就是贼像,刘丽川就是武像,都是花脸,鲁达、李逵、高俅也是有区别的。中国戏剧作为国粹文化形式,是当之无愧的,戏剧脸谱没害处,只有好处,我从读高中就开始写小说的,大家知道,小说有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其中人物是核心,你不会刻画人物,画不出人的眼神,写不出人的灵魂,找不准人的个性,人物形象起不来,你那个小说肯定是失败的,而人物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你必须学会典型化,有用鲜明个性概括这一类人共性的能力。我当初写小说,就是先给笔下人物定性格基调,实际上也就是先给笔下人物画脸谱,白脸儿的、黑脸儿的、花脸的、还是三画脸儿的,其次是定腔种,唱戏有生、旦、净、末、丑,比如我笔下人物是个女的,是什么类型的?是属于花旦、彩旦、还是老旦?这些心里有数了,写人物就不跑调儿了。你看,戏剧脸谱,对搞文学创作,尤其是初级创作,有没有好处?很有好处。

蜜蜂:先生怎么这麽懂戏剧啊?

宇太:谈不到多懂,只能说稍懂。我父亲,我大姐,都是我们村儿评剧团的主角,我从小看多了,这是基础。春节聚会时,在我提议下,我们八兄弟姐妹到歌厅唱了一回,我大姐六十多岁了,唱评剧依然动听,唱青衣秦香莲、小姐张秋莲、丫环春红,都还很有味儿,整个一个民间白玉霜,可出身寒门的艺术天才,嫁了人,也就毁灭了艺术生命。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决不是只决定于素质。还有,我学的是中文,文学史里有戏剧,我在大学里讲过文艺理论课,也要讲到戏剧。

蜜蜂:先生对您的大姐,好象情有独钟。

宇太:我大姐,作为八子女之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他人之忧而忧,后他人之乐而乐,从不老大自居,更无高高在上。我爱我大姐,就象爱《红楼梦》里的傻大姐,纯真又朴实;我爱我大姐,就象爱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吃苦又耐劳;我爱我大姐,就象爱大小白玉霜,唱腔圆润又清亮。

蜜蜂:真是个好大姐。关于重礼轻理,感觉仍普遍存在,连领导层也存在,当今中国的官场文化,内涵似乎越来越复杂了。

宇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官场上展示了什么,总不免有一种假公济私的不良感觉,不是我诚心要有这样的感觉,实在是不由自主就有了这种感觉。就比如卓琳遗体告别,有何理由和必要两代领导人都出席呢?按卓琳女士的人生实际情况,我认为由妇联和政协出面是比较合适的。只因为是邓小平夫人,就大行国丧之礼,这对建构国家丧葬文化规范是不利的,国家丧葬礼仪,是重大礼仪,岂能如此轻率?对人的意识影响也是没好处的,这无异于宣传夫贵妻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这就是“礼”大于“理”,“私”大于“公”,合于封建社会宫廷文化的“礼”,不合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之“礼”,因为共产党的丧葬文化里,没有这一条,只要丈夫伟大,妻子就可以享受几乎是国丧的礼节,所有高层领导人都要出动。“礼”不是这麽讲究的。

蜜蜂:那应该怎么讲究呢?

宇太:比如,一个知书达理的儿子,不幸碰到了一个横蛮不讲理的父亲,他就不能、也不会百分之百的只跟父亲讲理,必须舍得拿出百分之二十讲究点儿“礼”,因为你面对的是生你养你的父亲,如果一点儿“礼”也不讲,人类的规范文明同样不会到来。所以,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既讲“理”,也认“礼”的。“理”是主要的,“礼”是次要的的。讲“礼”,也不能乱讲,乱讲,等于搞乱了“礼”,被搞乱了“礼”如果流行起来,就只能起坏作用。

余下省略,全文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0278c0100ldne.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