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贺国强“20字”要求警醒谁?

火烧 2009-10-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围绕贺国强提出的20字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要求,指出当前机制制度不完善、干部职业敏锐性不足等问题,并以周久耕事件为例,强调纪检监察队伍需提升反腐能力与应对挑战。

贺国强“20字”要求警醒谁?  

   

今天,人民网全文发布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同志《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的文章。在文中,贺国强针对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切实把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这项基础工程抓紧抓好,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其中,把纪检监察建设成为“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特别引人注目。  

从总体上讲,我国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非常得力的,是值得信赖的,所取得的惩腐兴廉成就也是有目皆睹的。但不可否认,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纪检监察干部面临诱惑与抗诱惑、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  

依据我的观察和思考,纪检监察队伍在惩腐兴廉方面,至少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不适应不符合”:  

一是机制制度建设现状与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机制制度的要求不适应不符合。从当前实际看,机制制度仍然是影响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一是制度过于抽象和笼统,缺乏操作性。有相当一些制度规定,体现为“严禁”、“不准”、“不得”、“应当”等限制性规定,缺乏具体保障措施。二是有些制度过于单一,缺乏协调性。只注重实体性制度建设,而忽视程序性制度配套,执行中出现扯皮和相互推诿现象。三是防范不够,缺乏前瞻性。我们对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的防治,仍然缺乏认真深入的研究,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四是执行制度不严格,缺乏实效性。存在重制定、轻实践,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追究不力。  

二是纪检干部的职业敏锐性与日趋严峻的惩腐兴廉形势不适应不符合。我举一个例子。本月10日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的周久耕,很有说服力。难道不是吗?在“天价烟事件”曝光后,有记者打电话咨询南京市纪委时,自称“10号接待员”的工作人员声称:“他已经看到了网上关于周久耕抽‘天价香烟’的信息,纪检委领导也已注意到这一信息,尽管传统媒体对此有报道,但消息来源是网络,而纪检委并不相信网上的信息。‘10号接待员’表示,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周久耕有任何违纪问题。‘偶尔抽一包‘九五至尊’香烟,尝尝鲜有何不可?’‘10号接待员’说,南京市纪检委在查处官员的贪污腐败方面一直是从严的,一旦发现官员有问题肯定会进行严厉查处,但目前仅凭网络上出现的几张照片,是不会贸然对周久耕进行调查的。同时,‘10号接待员’还呼吁网友不要随意对周久耕进行谩骂、侮辱。”由‘10号接待员’的答复看,如果不是网民穷追猛打,周久耕说不定还在继续“至尊”着。  

三是纪检干部的职业惰性与本身惩腐兴廉的职业责任不适应不符合。还是以周久耕为例,他平时抽的是1500元一条的“天价烟”,加上平日里戴名表、开名车,与其个人的合法收入严重不符。这种行为完全可视为一种“自我举报”,反腐机构哪怕“无举报不办案”,也完全可以据之而调查。然而事实上,像周久耕这样的公开行为,倘非被公众单拎出来,由上述‘10号接待员’的答复不难看出,可能连个“诫勉”都不会得到。人们已经习惯了“日常腐败”的大摇大摆。许多贪官落马都是因为偶然因素而露馅,而不是因纪检机关的强烈责任性主动发现,所以,就连周久耕在法庭上都讲自己被查是“事出网络”。像类似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随出可见,而专司纪律检查的机关竟然对这种“日常腐败”行为视而不见,习以为常,实在令人无法理喻。  

四是“党内包公”形象与民众心理期待不适应不符合。纪委机关负责党内的纪律检查工作,以监督党员和党员领导为天职,纪委书记一向被称为“党内包公”,然而,背负“党内包公”的纪委书记却出现了众多的腐败分子。我随手可以举出这么一些例子:中国纪委书记第一贪曾锦春、浙江原纪委书记王华元、湖南省原纪委副书记杜湘成、郑州市原纪委书记王治业、湖南常德市原紀委书记彭晋镛、湖南娄底市原纪委书记罗子光、重庆沙坝区原纪委书记郑维等,如此情形不能不令人警醒。纪检机关监督别人,那么谁来监督纪检机关、纪检书记?  

限于水平,陋博仅仅列出上述四个方面的“不适应不符合”。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不适应不符合”,所以才有贺国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处于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局面,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的深刻论述。  

愚以为,贺国强“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20字”要求,既是解决这些“不适应不符合”的灵丹妙药,也是化解“两个并存”局面的钥匙,更是对各级纪检机关的警醒。  

   

欢迎博友光临强国网:http://www.lnxv.com/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