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2010-8-18)
网络时政文摘(2010-8-18)
井冈山上红旗乱 红色旅游向钱看
温州高尔夫球会 官商勾结大本营
中国外储犯险 加注赌两房堪忧
“反三俗”运动荒腔走板
都江堰水利尽遭破坏
....................................
井冈山上红旗乱 红色旅游向钱看
东方日报
江西井冈山是中共的革命圣地,亦是红色政权的发祥地,但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今日的井冈山早已变了颜色,红色旅游成为当局的摇钱树,当年的一腔革命豪情,已经被一切向钱看的铜臭所取代。
据报道,井冈山推出两项旅游新措施:一是游客即使参观景区一个景点,也要购买价值二百二十六元的套票;二是游客进入各景点前都必须留下指纹。井冈山管理局解释,打指模是为防止游客逃票。游客则怒斥侵犯私隐、侮辱人格,纷纷拒绝入园并要求退票。大批游客扬言,一次上当,不会再来,也将告知亲友「别去井冈山受气」。
本来,游客们到井冈山旅游是为了领略红色文化,重温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创业之艰难,接受传统革命教育,应该免费或者低价才是。然而,井冈山当局却将红色旅游当作摇钱树,对游客们张开血盆大口,无论到哪个景点参观,都要收取二百二十六元的门票,这分明是抢钱行为,与强盗有何分别?更不堪的是,当局还无理要求游客打指模,侵犯百姓私隐,这种做法难道也是当年红军留下的革命传统?
每年都有不少中央及地方官员到井冈山膜拜,这些人要不要收门票、打指模呢?另外,井冈山每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光门票收入就数以亿元计,这些钱到底用在哪里,井冈山当局从来没有一个清晰的交代,到底是被人贪污腐败了呢,还是用于景区维护?
以敌为友 助纣为虐
游客们在井冈山上看到的,已不是毛泽东、朱德当年艰苦打造的伟业,而是不肖子孙的铜臭嘴脸,他们受到的不是革命传统教育,而是一切向钱看的教育。井冈翠竹虽然依旧挺拔,可惜已经换了人间。
更重要的是,井冈山当局不仅贪财,而且还认敌为友。早前井冈山市有关当局来香港推广红色旅游,家家传媒都看不上眼,偏偏选择在《苹果日报》独家刊登广告。在反共传媒上宣传红色旅游,好比在嫖客中招揽和尚,在妓女中选拔贞女,要多讽刺就有多讽刺。
众所周知,壹传媒一边诲淫诲盗,一边反中乱港,早已人神共愤,尤其是旗下的《苹果日报》,更是经常鼓吹「天灭中共」、「结束一党专政」,而且指名道姓地辱骂国家领导人「Short Short地」,诅咒中国老百姓遭「天谴」。面对这样的政治天敌,象徵红色政权的井冈山居然以广告形式为其输送反中乱港的给养,这岂不是助纣为虐?
井冈山当局是非不分、见钱开眼,早已失去传统本色,当年林彪问毛泽东「红旗还能打多久」,如果他们今天还能重上井冈山,就会发现山上插的已不是红旗,而是淫旗、钱旗。
温州高尔夫球会 官商勾结大本营
太阳报
高尔夫球本来是贵族体育运动,到了中国却成为腐败运动。浙江温州高尔夫球协会本月成立,主席是由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兼任,而名誉主席四人全部为当地高官,包括人大副主任、副市长、政协副主席等,名誉副主席十六人中,除一人为国企高管外,其馀均为党政官员。协会成立,名单登报,舆论大哗。
众所周知,打一场高尔夫球的花费不菲,温州高尔夫球会单单入会费就达到惊人的三十九万八千元,此外每年仍需交会费七千二百元,相当于农民一年的收入。这些官员工资并不高,怎麽能有这麽多钱加入高尔夫球会呢?背后又是谁帮他们掏的钱呢?
按照内地有关规定,党政官员不得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任职;不得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不得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和获取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既然纪律不允许,为甚麽还有这麽多官员明知故犯,甚至还敢在媒体大登广告,公之于众呢?
显然,这背后隐藏着重重的腐败。内地大多高尔夫球会实际上已变成了官商勾结的大本营,官员和商人在风景怡人的高尔夫球场,一边挥杆,一边密谋,很多勾结、贪腐等丑行就在这挥手之间完成。高尔夫球在内地与其说是一项体育运动,不如说是政治腐败的润滑剂。
会籍行贿 遍布全国
事实上,在近期查处的不少腐败大桉中,大多数贪官都拥有高尔夫球会籍。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对打高尔夫情有独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仅以高尔夫球俱乐部会员名义收受的贿赂,就达到约七万美元之多;原重庆市规划局副局长梁晓琦,几乎每个周末都要与妻子飞到各地的顶级高尔夫球场打球,有开发商投其所好,不仅送上十八万元,还送给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名誉会员卡。
官员们成日泡在高尔夫球场,与富人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与老闆们打成一片,怎麽能够了解民情民意,又怎麽会知道百姓疾苦呢?这些享乐在前、吃苦在后的官员到底是代表官商利益,还是代表老百姓利益呢?
今次温州高尔夫球会因为媒体曝光,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遭到查处,但类似的高尔夫球会在内地岂只独此一家,中纪委、监察部何不来个全国大清查,彻底整顿高尔夫球会?
其实,不仅高尔夫球会,很多所谓的慈善协会也都是挂羊头卖狗肉,表面上打着帮助弱势群体的旗帜,实际上是官太太千金小姐们的会所,是不法商人走夫人、小姐路线的通道。早前上海社保桉主角张荣坤,就是以捐款一千万元的代价与高官夫人搭上关係,平步青云,将大上海搞得天翻地覆。说到底,这些高尔夫球会、慈善协会,都是官商勾结的平台,但是有谁能一查到底、一禁了之呢?
中国外储犯险 加注赌两房堪忧
中国六月份淨减持美国国债二百四十亿美元,由于连续六个月购买日本国债,而且购买的数额很大,这种情况少见,因而被解读为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新动态。其实,外储多元化是多年的老话题,只是未见有效的行动,现在资本运作特别活跃,引起外界注意而已。如果指从美国国债到日本国债,是多元化的新里程,那麽这段新里程的内涵可能远比外间已知的丰富。
触发多元化新里程的契机,相信有两项:一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对不同投资产品的价值有全新评估,而外储为追求更高的回报,风险胃纳大增。二是人民币增强汇率弹性以后,货币篮子新资产配置,使外储有所动作。事实上,不但日债成为中国的「新欢」,「欧猪国」债券也得到中国青睐,甚至有推测指对韩圜资产,中国已在埋手购买。外储太多,中国将其四撒,的确比专注美债时分得很散。
然而,如果说因为分散投资,而收缩了美元资产比重,就显然是误解。不错,减持美国国债有数有据,但资金在其他美元资产「多元化」,增加了股权投资和机构、企业债券投资,美元资产投入反而持续增长。减持美国国债,是因为美联储势展开庞大的购买国债计划,另外基于政治考虑,中国已是美国最大债主,亦避免其不断增持,酿成对美的无形威慑力。
美元资产也「多元化」,想必原则是规避风险,但令人疑惑的是,六月减持美国国债的同时,却淨增持以房利美、房地美(两房)为主的机构债逾五十五亿美元。因为两房当前众所周知的不确定,中国投入加码,岂不有违规避风险的原则?究其实,中国当局对两房的偏爱,从来就是一团谜,历来究竟投入多大无人确知,有说数千亿美元,不论此说真假,至少是笔极大的数额。
以往,两房坐拥上万亿美元资产,是佔有美国住房按揭四分之三份额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维繫美国住房金融、关乎美国经济前途的「巨无霸」。但光环未能掩盖本质,两房作为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政府反住房危机的产物,也代表着被滥用的国家特权,隐性的政府信用担保使两房长期享有「利润私有化、损失社会化」的盈利模式,畸形地膨胀,直至金融危机爆发。
两房真的大到不能倒吗?六月中两房宣布退市,已经预示其前景极之不确定。当时,国家外汇局的「解画」,指称目前还本付息正常,价格稳定(可以是有价无市)。到本月上旬,房利美、房地业分别向华府寻求十八亿美元和十五亿美元的救助,处境已不言而喻,两房的发展模式气数已尽。美国财政部正召开专门会议,研拟解决两房的决策。所谓解决,无非是探讨如何甩掉包袱。
进入生死存亡的前途决策,即使普通投资者对两房也会研判,一方面两房救助涉资庞大——难以打救;另一方面华府千疮百孔财力有限—— 乏力救助。加上两房由○九年继续运作到一九年,将共耗纳税人四千亿美元,成为深不见底的债务黑洞,华府施救政治压力也势难承受。风险这麽高的资产,中国外储就是敢于犯险增持,葫芦里卖的甚麽药?真是华府的隐性信用担保,给中国当局那麽大勇气,瞓身两房赌下去吗?
“反三俗”运动荒腔走板
【明报专讯】在内地吵得沸沸扬扬的「反三俗」(庸俗、低俗、媚俗)运动,在经过荒腔走板的扰攘后,出现了戏剧性转折,标志所谓重建道德的文化建设运动出师不利。
着名相声艺人极速洗底
所谓「反三俗」运动,是从6月国家广电总局下令整顿包括《非诚勿扰》在内各地电视台的相亲节目开始。之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政治局学习会上提出,「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于是,全国掀起一场「反三俗」运动;媒体口诛笔伐,文化部长亦严辞怒斥,批判的对象从谐星、笑匠,到网络红人。而到8月初,由于发生了着名相声艺人郭德纲徒弟和北京电视台记者发生冲突事件,一时成了舆论焦点,电视台封杀,弟子离去,相声社被迫停业,曾经大红大紫的郭德纲,顿时变成「三俗」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但此事从一开始,就遭到一些舆论的质疑,指出郭德纲遭围剿,实际上是相声曲艺界内部的积怨所致,一些曲艺界元老较胡总更早喊出「反三俗」的口号,结果,在市场上未成气候,反遭郭德纲编成段子调侃。这次他的宿敌借尚方宝剑和电视台记者冲突事件,出了一口气。但这显然将高层「反三俗」的原意扭曲,用文革术语叫「转移了斗争大方向」。果然,上周六(14日)事情有了戏剧性的发展,郭德纲率弟子重登舞台,不改其嘻笑怒骂之风格,并宣布为舟曲灾区捐款30万元人民币,现场接受捐款的中国扶贫委员会人员即场称讚,郭德纲「德艺双馨」。
运动形式难解决问题
至此,郭德纲正式与「三俗」脱了,据说,是有高层意识到这场运动有荒腔走板、走火入魔之势,才下令「纠偏」的。在中国,从1980年代的清除精神污染到2010年的「反三俗」,都是想以运动来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结果都令主事者尴尬不已,其中的教训足够深刻。
孙嘉业
都江堰水利尽遭破坏
都江堰又发生特大水灾,谁是罪魁祸首?战国时期,岷江上游流经川北山区,水流湍急,夹带大量泥沙。岷江流入成都平原,水流因此变缓慢,河床升高,经常造成水患。
公元前二百五十一年,秦昭襄王执政时期,李冰担任蜀郡太守,吸取前人治河经验,视察周围地形,找出了岷江氾滥成灾的症结所在,研究了防治洪水的方法,并且和儿子李二郎一道,领导当地民众经过长期艰辛劳动,最后完成了都江堰(又名都安堰)这项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成效最好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工程举世闻名,两千多年保持神效,它的治洪方法是在县城附近新建内江河道(原来的河道改称为外江),把岷江水分出部分流入内江。这样,洪水氾滥的时候,内江就减轻了外江的水量负担,免除外江的水患。
李冰父子为治河制订了六字原则:「深淘滩,低作堰。」还有治河八字格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意思是遇到河流转弯拐角之处,要截去河中凸出的陆块;遇到顺直河道,应把河床中间淘深。民众敬仰怀念李冰父子,就在都江堰建立李冰父子祠庙,千年来香火不断。
庙内有联云:生身继大禹治水神功,闵昏垫,去怀襄,淘滩作堰,与疏瀹后先辉映,两千年勐兽并驱除,天下有溺犹己溺。主座经祝融秉火焚焕,勤朴斫,涂丹雘,革故鼎新,俾人民远迩讴歌,十四县全川重坐镇,蜀道多难又何难。今之破坏都江堰者,不仅作鳄鱼流泪状,还公开表示自己如何关怀救助灾民,简直「功德无量」,殊不知世上还讲「礼义廉耻」。
刘济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