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中国在十二五期间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火烧 2010-11-0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十二五期间中国最迫切需解决民生问题,强调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探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社会建设路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结束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会议。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但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仍然是民生问题。

五中全会提出中国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的时间只剩下十年。提出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证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人民从发展中共享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看似很平淡很官样的语言中包含的意思是很深刻的。  

   

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着力引进外资、管理和技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虽然国内GDP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单纯追求GDP的结果也到来了较大的副作用,比如: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因工业污染而变得恶化了;掠夺性的开发使得自然资源更加枯竭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贫富差距扩大了;失地农民和下岗工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无法满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等等。这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矛盾困扰着中国的前进脚步。  

如何使人民享受到发展改革成果,提高劳动者收入,就势必要改变过去那种依靠廉价出口商品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做法。要由出口拉动型转变为扩大内需型,通过增加国内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环境、科技创新、调整产业也结构、加大农村水利、粮棉菜禽畜牧等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扩大内需可以使中国在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条件下,进一步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改善民生还依赖于国内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此为提高劳动者收入创造条件。

出口拉动型经济固然有其较多的优点,比如可以使得外汇储备丰富,但是也带来许多不良反应。比如中国的劳动力和商品过于廉价,由此造成中国生产一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的现状,中国提供的劳动力和服务越多,意味着被外国人剥削的越多;中国所提供的廉价商品更多的是为外国人所享受,而中国人自己则无法享受。外汇储备过多也相应到来较大的投资风险。比如外汇储备过多为避免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势必要寻找对外投资途径。如果是购买国外资源性的矿山、油田,往往会被所在国以战略安全回绝或者其他以苛刻条件所限制。比如前一段时间发生在美国的中方收购美国油田公司失败和中方在澳大利亚收购矿山失败;只能投资开办中资企业或购买一些所在国家的债券。然而投资开办中资企业受当地劳工、社会风俗习惯和战乱的局限也存在较大的风险,比如前一段时间发生在韩国的中方投资汽车厂倒闭和最近发生在非洲赞比亚的劳工事件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购买国外企业债券也存在企业倒闭的风险,比如中国购买的几千亿美国两房债券几乎血本无归。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中国敏锐的意识到: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个坚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坚持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一是要提高中低收入劳动者的报酬,二是要做好社会对个人的各项社会统筹保险。原来企业和社会对劳动者主要提供所谓“三金”保险,既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现在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企业也必须对劳动者提供五金保险。那五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今后五至十年,中国的劳动者收入应该会有较大的提高,是可以期待的。五金的上交意味着中国有可能走北欧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一些国家的道路,将进一步向福利社会转变。有消息说:今后五年,国家将每年拿出1500亿元资金用于补充社保和医疗保险基金。农民通过新农合医保以及国家的进一步投入或者创新农民土地流转形式,也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样的医疗待遇。据说到2015年全国将实现社保统筹联网,意味着只要一个居民在一个地区上交规定的基金就可以在全国所有地区享受和本地区同样的待遇,所有这些消息都是令人鼓舞的。

但是中国毕竟很大,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中西部差距不是短时期可以弥补的,人民群众享受改革成果的方向不会变,但是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地区,还应当是有时间快慢和金额差异的。不管怎么说,富民政策总是好事,我只是希望这一天越早到来越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