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老地主的儿子当支书 老支书的儿子坐牢房

火烧 2009-09-23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讲述老支书儿子入狱,老地主儿子成为支书,反映农村现状变化与基层问题。通过真实故事揭示农村社会问题,展现基层干部子女命运变迁,引发对农村现状的思考。

去年夏天,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宋家庄,那是我三十二年前高中毕业后下乡的地方。

虽然在一年半以后,我就参军离开了那里,但是村里的干部和群众对我们的那种热情关怀和情谊,使我永远也不敢忘记他们。开始的那些年,经常还能去看望他们,体味和享受着那浓浓的乡情,那是用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后来,因故去了很远的广东,很长时间都没有再回来过,心里面觉得总好象欠了他们一些什么东西似的。

这一次,我在那里住了三天,和许许多多的旧相识都进行了促膝相谈。因为,我很想从他们的嘴里知道,这些年村里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思想愿望是什么?他们对这几十年来的社会变化形势是怎么看的等等。

我之所以这么详细的询问,第一个原因,是我一直都非常关注他们现在的生活情况,希望这些勤劳善良的乡亲们能过的平安幸福,真的象荧屏里面表演的那样“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想写一个文学作品,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在农村。我不能和现在的一些编剧们那样,坐在屋子里闭着眼睛瞎写,写完了播放出来以后,因为半点也不符合农村现在的实际情况,而让老百姓乱骂。所以,就一直在那里住了三天,和几十个农民单独谈了话,大概了解了农民们现在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愿望。我的内心大受震撼,彻底改变了我原来的美好憧憬和丰富想象。

历史前进了,社会前进了,村里也有十几家有本事的人盖起了楼房,但是整个生活状态却并没有什么改变,有的人的生活甚至还倒退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则更是大大的倒退了。望着那一张张拗黑的脸,我竟然有回到封建社会状态的一种怪怪的感觉。

如果要把我所有了解的情况都写出来,恐怕要写很长的篇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政治时机也不太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和沉淀。现在,我就把那个题目上说的那两件事情说一下吧。

先说支书的孩子进了监牢这件事吧。到了那里,我先住在了下乡时就是好朋友春民的家里,吃过晚饭以后,我们便开始聊起来村里的事情。我第一个首先就是问老支书现在的情况。

老支书是个很和善的身材矮小的老头,那时候,他四十多岁,却长得好象五十多岁一样。他的身材非常瘦小,因为他从小家里就很穷,整天在外面流浪要饭,整天吃糠咽菜的,缺乏营养,是真正的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这也是他紧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主要原因。当时,他领导的那个村是县里赫赫有名的模范村,还是县委书记的蹲点村。

他还是县委委员,他们村的模范可不象如今有的典型,是用钱“培养”出来的,他全是凭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不怕出力流汗干出来的。

听春民说他已经去世了,我的心里猛地一沉。虽然,我知道人终究都是要死的,是一种普遍的自然规律。但由于心里一直还保存着对他的美好印象的回忆,所以鼻子变得酸酸起来。

我又问起他的家人。在我的印象里,除了他的老婆以外,他还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那个时候,他们都还小,女儿就是十二三岁的样子,儿子更小,五六岁的样子。

春民告诉我:他的老婆还在,女儿早就出嫁了,儿子则在省里的大牢里面。

我听了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

春民说:由于老支书为人正直,到临死前也没给他的儿子安排一个什么工作。支书的老婆是个很老实的家庭妇女,什么也弄不懂。这个孩子就只好一个人到外面去打工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成了一个盗窃团伙的成员,前几年,事发被抓起来判了十五年,到现在还没有出来呢?

我又问:那他老婆怎么生活呢?他说她自己一个人过,村里头已经给她办了低保,女儿也经常回来看看她,给她买点吃的东西。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就象倒了五味瓶一样,什么味道都有。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老支书勤勤恳恳为大家辛苦操劳了一辈子,最后的结局竟然会是这样?我沉默起来,那天晚很久很久都没有睡着。

第二天,我第二天在村里的商店里买了一些水果之类,让春民带着我去她家里看看。

还是那个地方,还是那两间旧房子。老支书的老婆正坐在门前晒太阳,花白的头发使她好象已经变得很老很老了,其实她才七十岁。由于她的眼睛不太好,记性也很差,跟她说了好大一会儿的话,她到最终也不知道我是来干什么的。又坐了一会儿,我怏怏地离开了那里。

她也没有站起身,仍然呆呆地在那里面无表情地坐着。

走到门口回过头,又看了看她哪个样子,我心里一阵酸楚,眼睛也湿润了:用风烛残年、气息奄奄来形容此时的她,那是再也恰当不过了。

新任的支书叫三囤,他家里原来的成份是地主。我过去下乡时就和他认识,他比我大十岁左右。

在我的脑海里,我对他的印象还算不错。我们到他们村下乡的时候已经是七五年,在老百姓的心里面,到了六九年,文化大革命就算结束了。

因为文化大革命主要是一场政治和文化领域里的大革命,在农村早就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城市里的人们所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在农村人的印象里也就是三年。贫农和地主的经济待遇是基本上是一样的。不象现在有钱人和穷人分得那么泾渭分明,站在一起时,一看就知道谁是大款谁是农民工。

那时,我们知青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时,和他们有些成份高的人也是经常的说笑打闹。我那个时候就想,其实,这人并不是全部应该按照成份和出身来区分好人坏人的。实事求是的说:有的人虽然出身贫穷,也有品行不好的,有一些出身地主的人也是很善良的。

几十年来,我的亲身经历更加证明了我那时的这种想法是正确的。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一个人都能以这样的世界观对待在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他肯定是一个胸襟开阔无忧无虑的人。而且,他的每日每时都会过得轻松愉快的。

于是,第二天,我准备去他家里找三囤,和他谈论一下,了解一下他对现代社会上各种事情的看法,因为他特殊的身份,他的话也许会有更特殊和更深刻的意义。

他父亲其实是个富农,不过农村人分不太清楚什么地主富农的,也称他家为地主。那时,反正也不是和现在一样按所定的级别发工资,称呼什么都一样。

他的父亲的相貌长得很消瘦,象一个苦大仇深的老贫农。不象我们在电影里的那些肥头大耳,满脸横肉、一双闪烁着凶恨光芒的小眼睛的那种类型。他脸上的表情总是很和善的,而三囤的模样就酷似他父亲。

我是一个人去的。

我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到任何地方去时喜欢跟一个人单独交谈,两个人无拘无束,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次交谈就可以完成自己预想的任务。如果是三个人,就要顾虑多多,浪费时间不说,还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正好,在半路上就碰到了他。他一下子就认出了我,并兴致勃勃地领我到他的家里去坐。

我想他那么高兴地领我去他家不只是多年不见的原因,还有向我显摆和炫耀自己当了支书的意思。我也完全理解他的心情,属于正常。

跟着他走了一会儿,就来了一个有着两层楼房的宽敞的院子里。

他把我让领到了他的屋里,我们便走进他整洁干净的房间里,坐在舒适松软的沙发开始聊了起来。

我们谈论着这些年村里的变化,他们家里的变化,以及他自己的生活历程。他的家里也是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已经出嫁,生活得很幸福,儿子在天津一家什么外国销售公司当代理,收入很高。他在说着这些话时,脸上洋溢着无比兴奋和非常幸福的神情。

此时,我的脑海里却不合适宜地浮现出老支书老婆那憔悴的面容。尽管我知道他们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

接下来,便聊到了他是怎样当上支书的问题上。

老支书是二十多年前去世的。去世后,当时的村长德明接了老支书的班,那时,上面来了精神:说是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找一个成份高的进入村里的班子。他当时是生产队副队长,比较吃苦能干,群众基础好,便被结合进了班子。后来,村长得病死了,他便又接任了村长。前年改选,由于德明得罪人太多,被大家给选掉了。他便被转成了正的。

我听了有些放心,估计他的这所院子和房子都是靠辛苦挣来的。

谈到过去的生产队时,他说,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平稳的,就是不让人说话。我明白他的意思:因为社会的原因,他们家过去一定是比较受压抑的。现在他当了支书,心中肯定觉得解气得多。

我听春民说过:他其实并没有什么能耐,村里的工作他有点儿领不住,许多工作都开展不起来。他当支书也就是为了让村里的人们看看:过去我受了压,并不能说我们不行,现在我不是当村长了吗?他主要是为了解气。不过,他还是尽了一些力气给村里办了一些好事的。他的胆子不大,吃点儿喝点儿属于正常,估计他不会有大的胡来。

我在和他的谈话中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儿,他为自己能够当上这个支书是颇为自豪的。

最后,在谈到老支书的时候,他的自豪感更加强烈,他傲然地说:“这人啊!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他那个时候当支书不是很厉害吗?现在怎么样?他的儿子进了监狱,我的儿子靠自己本事考上了大学,又进了外国公司。我也当上了支书,不行怎么样也是不行。”

我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没本事的人就是没本事,他老支书这运道不又转回贫穷里去了吗?

我听了很不以为然,就以一个朋友的口气对他说,过去不管怎么样,那都是由于社会的原因早成的。你现在应该对他们予以必要的照顾,人到难处是最需要别来帮助的。你现在是一把手了,不要计较过去的那些事情了。

他听了也点点头表示同意。他的心其实还是属于比较善良的那种,只是想起过去他爹挨斗的情景时,还是有一点耿耿于怀的。

我觉得该说的话说完了,便起身告辞。他诚恳的留我吃饭,我笑着拒绝了他。

他把我送到他的大门外。

在回去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心中升起一股淡淡的悲哀:我们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就是为了让人人平等,人人有饭吃。不是为了让一少部分人欺负和压迫另外一大部分人。对于那些能力弱的人要进行适当的帮助,对于那些对革命有过功劳的老贫农、老党员、老模范都要予以必要的照顾。不然还叫什么中国共产党啊!

另外,在当今的农村中,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只是不知道中央领导知不知道农村里的这些事情?我不知道能想个什么办法给他们汇报一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