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年到1991年的10年间,中国粮食产量每年增长多少
昨天,新华网一篇题为“在破解世界性难题中前进--关于中国国情的报告”的报道(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9/03/content_11991083_1.htm)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喜人变化。文中特别提到: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一纸“大包干”契约,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全国推广,亿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随之激发。从1982年到1991年的10年间,中国粮食产量每年增长8%,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创造出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的奇迹。”
大家都知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各行各业的生产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改革开放之前的某个时期,我党两位主要负责同志提出的农业“亩产万斤”和工业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并由此引发了夸大群众积极性作用的错误宣传,最终导致“浮夸风”盛行,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带来了非常惨痛的教训。因此,本网友认为,我们应该时刻警惕任何形式的浮夸。
简单的计算表明,粮食产量连续十年每年增长8%的结果,是粮食产量在这十年内翻一番。
本网友在三农信息网上查到了(http://www.sannong.gov.cn/tjsj/lssj/1/200207190394.htm):1982年粮食产量是3.545亿吨。
因此,如果“从1982年到1991年的10年间,中国粮食产量每年增长8%”,那么1991年粮食产量应该是35450万吨的两倍,即7.09亿吨。
但是,三农信息网给出:1991年粮食产量是4.3529亿吨,比1982年增长了大约23%。
按照这个数据反推,从1982年到1991年,粮食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大约是2.3%。
事实上,按照三农信息网给出的资料,1978—1991年的粮食产量以此是:
1978 30477
1979 33212
1980 32056
1981 32502
1982 35450
1983 38728
1984 40731
1985 37911
1986 39151
1987 40473
1988 39404
1989 40755
1990 44624
1991 43529
1992 44266
可以看到,粮食产量在1980年、1985年、1988年、1991年这三年是下降的,降幅分别是3.5%、6.8%、2.6%、2.4%。
其余年份的增幅大致保持在3.3%左右,增幅最大的是1983年(9.2%)。
因此,粮食产量的变化显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亿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随之激发”,否则无法解释1980年粮食产量的下降,也无法解释1983年产量大增之后1985年的大幅下降。
事实上,1985年的降幅与1983年的增幅产生的总效果,仅仅是1%的增幅。
在新华网的上述报道中还提到:“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下,中国粮食实现了连续6年大丰收的佳绩。”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gb/),从2003年到2008年,我国粮食年产量从43067万吨连续增长到52850万吨,年平均增幅为3.9%,确实可以说是“实现了连续6年大丰收的佳绩”。
但是,仍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gb/),从1998年到2003年,除2002年小幅回升外,粮食产量从51230万吨持续下降到43067万吨,年平均降幅达3.4%,总降幅达16%。
也就是说,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一年,粮食产量实际上只增长了3.2%。
当然,从1998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的总降幅并不是最大的。
根据三农信息网给出的数据,粮食产量降幅最大的是从1958年到1961年这四年:从1958年的19765万吨持续降到1961年的13650万吨,其中1959年降幅为14%,1960年为15%,1961年为5.1%,三年的总降幅达31%。
本网友认为,观察粮食产量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的总体行为,或许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
如果将三农信息网(1949年—1977年)和国家统计局(1978年—2008年)给出的数据合并,就可以做出一张全面的产量—年份曲线图。
这条曲线可以分为六条大致上的直线段:1950年—1958年,1958年—1961年,1961年—1966年,1969年—1998年,1998年—2003年,2003年—2008年。
在这六个时间段内,粮食产量的年增长率是基本不变的,只有比较小的往复波动。
增长率的突变,则集中发生1958年、1961年、1969年和1998年这三年。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能够导致粮食产量产生从1959年开始持续两年高达14%的降幅呢?
此外,哪些因素使得在粮食产量减少31%、人均粮食占有量减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只有据说5%的人口出现非正常死亡?
又是哪些因素,使得粮食产量在1962年、1963年、1964年和1966年连续获得10%的增幅,甚至比1983年的9.2%还高?
为什么1965年和1967年增幅又降到了3.7%和1.8%?为什么1968年又下降了?
从1969年开始,粮食产量的年增长率在大时间尺度上开始维持在大约2.3%,这个现象又是哪些因素导致的呢?
本网友认为,将这些问题搞清楚,可能比简单地强调种粮积极性重要得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