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塌的钱塘江三桥和崩溃边缘毛时代的桥
惊闻钱塘江三桥塌陷,让人不禁想起了崩溃边缘、保守、倒退的毛泽东时代的大桥。我想,崩溃边缘的毛泽东时代建的大桥应该很容易塌陷,而伟大改革时代的大桥应该固若金汤,我们对比看看,只不是这样呢?
文革时代修建的大桥,几百公斤炸药炸不垮
沱江一桥,位于四川省简阳市(归资阳代管)沱江上游,修建于文化大革命时代的1968年,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整整40年了,这个历经40年沧桑,大水冲不跨、8级地震震不塌的坚强桥,却被想再捞一把的贪官污吏诊断为危险桥,定于2008年7月25日炸毁此桥。
2008年7月25日 下午4点,380公斤炸药被爆破专家提前安装在桥身、桥墩上,随着指挥人员一声令下,在四川简阳市数万居民的注视下,年满40岁的桥坚强----沱江一桥,桥身尘土飞扬,江水震起浪花。震耳欲聋的巨响过后,围观者却愕然发现——大桥岿然耸立,桥拱和桥面都完好无损。
伟大普世改革时代修建的钱塘江三桥
中新网7月15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消息,15日凌晨2点左右,杭州西兴大桥发生塌陷事故。
西兴大桥又称钱塘江三桥,三桥北向南离滨江转盘不到800米处右侧车道部分桥面突然脱落,塌陷的面积至少在50平方米以上。5分钟之后,一辆重型半挂车从桥面坠落,又将下闸道砸塌,桥梁护栏被撞毁。
钱塘江三桥是连接杭州老城区与滨江、萧山两区及萧山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之一。
崩溃边缘毛泽东时代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一桥建于1955年9月,于1957年10月建成通车,全长1670.4米。自建成通车以来,武汉长江大桥历经50多年风雨沧桑。如今,武汉长江大桥每天的汽车通行量已由建成初期的数千辆上升到近10万辆;每天的列车通过量已增加到148对,296列。大桥上平均每分钟有60多辆汽车驶过,每6分钟就有一列火车通过。大桥的荷载早已大大超过了建成之初。
半个多世纪来,武汉长江大桥还历经76次撞击,最重的一次是1990年7月28日,一艘重达900吨的吊船正面撞上,大桥养护人员为此维护了一个月。但是,任凭风吹雨打,长江大桥并没有伤筋动骨。50年来经多次检测表明: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每秒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今天(6日)上午6时40分许,一艘万吨油轮迎面撞上武汉长江大桥七号桥墩(6月6日中广网)。从新闻所配的图片中我们看到,长江第一桥巍然屹立,桥上车流如注,桥下行船如故,巨大的桥墩似乎只受了点“皮外伤”,而相比之下,那艘万吨油轮的撞击处已是“面目全非”,报道中也说:“到目前为止,桥上铁路和公路的行车均比较通畅,没有具体受损情况,交通和人群没有过分聚集,情况非常稳定,跟平时一样。”
伟大普世改革时代修建的武汉长江二桥、三桥
京华时报2010年9月24日报道,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近日开始为期40天的局部封闭维修。这已是这座投资11亿元的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10年间的第24次大修,平均不到1年要修两次。据了解,此桥最近一次大修是去年7月到9月间,桥面用的是美国进口环氧沥青混凝土,耗资逾亿元。当时,面对市民对此桥“屡修屡坏”的质疑,有关方面自信地说“至少要管6年”。可实际上通行不到3个月就又修了一回。现在主桥桥面已出现数十个坑洼,如同“牛皮癣”一样,所以不得不大修。
长江二桥建成没多久,路面就出现了裂痕和和塌陷等现象(2001-12-16. 武汉长江二桥出现三段裂缝,路面表层混凝土破裂.。——这个仅仅是媒体正式报道过的消息)。这几年,二桥一直以来也都是缝缝补补,如今桥面上大大小小的沥青“补丁”,显得格外刺眼。每隔一段时间,我们总是可以看到二桥的局部路面总有维修人员在修补桥面。遇到修补的时候,过桥就会耗费很多的时间,这些极大的影响了市民的出行生活!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二桥顶上面李先念的题字早就是浑浊不清,极其影响美观。上面的桥梁的颜色也早已经发黑,看上出显得十分不协调。
万吨巨轮撞不烂处于崩溃边缘的毛泽东时代修建的长江一桥,而万吨巨轮却被撞烂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今天(6日)上午6时40分许,一艘万吨油轮迎面撞上武汉长江大桥七号桥墩(6月6日中广网)。从新闻所配的图片中我们看到,长江第一桥巍然屹立,桥上车流如注,桥下行船如故,巨大的桥墩似乎只受了点“皮外伤”,而相比之下,那艘万吨油轮的撞击处已是“面目全非”,报道中也说:“到目前为止,桥上铁路和公路的行车均比较通畅,没有具体受损情况,交通和人群没有过分聚集,情况非常稳定,跟平时一样。”
伟大普世改革时代广东九江大桥被船撞塌
2007年6月15日5时许,一艘大型运沙船撞向位于325国道上广东省南海市九江镇与鹤山市杰洲之间的九江大桥桥墩!随着三声惊天巨响,九江大桥桥墩当场被撞断,随之造成九江大桥靠近鹤山段百多米桥面坍塌,并有在桥面上行驶的车辆坠入江中。
看到上面的对比,我很困惑,为什么崩溃边缘的毛泽东时代建造的大桥这么结实,偏偏不崩溃呢?我很疑惑,为什么被精英们说的强大无比的普世价值、尊重私有产权、市场经济改革时代建造的大桥这么容易崩溃呢?精英认为崩溃边缘的毛泽东时代建造的大桥偏偏不崩溃,而精英认为绝对不会崩溃的改革时代建造的大桥偏偏崩溃,这也太让精英没面子了!那些桥,难道你们就不能给精英点面子?不过桥也是自私的,那些改革时代的桥想:你精英不给我合格食品吃,搞得我天生营养不良,你精英虐待我,我这桥偏要自己垮塌,让你们没面子!
“精英”当然希望毛泽东时代的桥垮塌,他们也希望改革时代的桥能经得住风雨。他们要实现这个目的也不难,这是精英的拿手好戏。精英最喜欢“虚拟经济”,所以用虚拟的办法就能达到目的。精英可以用高科技虚拟出一座桥,代表普世价值,这样的桥一定很长寿,虽然不能用,但想让人看到的时候,就虚拟出一座大桥,这种虚拟的桥能保持很久不垮塌;精英要摧毁毛泽东时代的大桥也很容易,精英可以虚拟它垮塌,它没有垮塌,精英就宣传垮塌了,这就行了,这跟精英虚拟毛主席上亿稿费一个道理,反正精英控制着那么多媒体呢。
其实大桥垮塌也不能怨改革精英,这是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精英市场经济最讲究GDP,如果桥都像毛泽东时代那样不垮塌,那没法建新桥,GDP数字没法增加,这还能显示精英改革的好处?所以,并不是“精英”改革时代没法建成坚固的大桥,而是人家“精英”根本不需要坚固的大桥!
毛泽东时代的桥就像毛泽东思想一样,精英千方百计要炸烂他,可他就是不塌;而“精英”改革时代建立的桥,就像精英的极右改制、普世价值思想一样,虽然吹得天花乱坠,但经不起风雨,稍微大一点的风就吹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