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社会主义公益经济”——我这个新提法大家能接受不?

火烧 2011-08-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提出‘社会主义公益经济’新概念,主张以公益化为核心,融合市场与计划机制,追求公平公正共同富裕,反对市场化私有化弊端,呼吁经济改革新方向。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经济发展从学说到政策到路线到实践都出现了严重问题,腐败官僚和资本、黑恶势力的勾结势头没有根本上收敛,两极分化越来越大,劳工和弱势群体利益受挤压越来越严重,产业机构的调整很艰难,强势利益集团及其附庸学者文人不仅不让利还要变本加厉攫取更大不正当利益,环境恶化还在加剧。带来更严重的阶级矛盾加剧、社会阶层对立尤其是官民对立、劳资对立、警民对立、党群对立很严重,公平分配推行艰难,强权富豪阶层绑架国家发展方向,伪劣产品豆腐渣工程害民层出不穷,血腥拆迁不断,。社会矛盾总爆发的危机不断积压。有识之士都看到这一点,都在开药方。

我个人觉得究其根本,首先是经济学说、制度、政策等出了问题。经济作为基础性作用力影响到了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军队等等领域使得各行业各领域都在偏离正道。经济生活上最大的根源问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冒头的“一切向钱看”思潮泛滥……才产生了当今严重的社会总危机。

解决这个总危机,除了要坚定不移地反腐败(主要是吏治腐败和司法腐败、军队腐败、教育腐败)、加强文化和法制文明建设、增强道德进步等等之外,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尽快校正知道我们经济建设这个核心的经济学说、经济思想、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经济体制。也就是要重中之重地校正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改革的方向。

旧的改革是从计划经济向经由“有计划调整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计划调整的市场经济”最终走向今天的“市场经济(戴了个社会主义的帽子)”。这个改革过程也经历三十年的波折碰撞。客观地说,三十年的改开,1978——1985在灵活计划的指导下,工农业都有了较好的发展。我记得从1986年左右起新问题就出来了,到了1988年经济问题最严重,到了89年矛盾大爆发。之后经历过两年多徘徊期,有了邓公南巡,之后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再次活跃。但新问题也就是腐败加剧、贫富差距初步拉大浮现出来。到了十五大把“按生产要素分配”、“国企改革”、“扩大私有经济”作为大方向确立,之后开始国企改革下岗严重、市场化私有化大跃进,腐败和走私增多、私分国企、黑恶势力、社会治安事件、农民负担加重、工人失业加剧、城市化和产业化吃土地冒头等等,问题越来越多,积累演变到今天矛盾越来越尖锐。“市场经济学”完成了物质总量和技术的积累后,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反对声。旧的改革理念和路线已经越走越窄越走越向泥坑跌。所以有必要审视旧的改革,客观总结旧改革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更要开创新的改革也就是很多左翼同志主张的“社会主义改良”。

在经济这个基础问题上,旧的改革是从计划向市场转变,那么新的经济改革要向何处去?要具有什么基本品质和价值?今天上下左右都在激烈争论。就改革派也就是市场派私化派无视旧改革带来的严重问题和社会危机,依然咬住越来越受质疑诟病的“市场经济学、市场化、市场机制、私有化、自由化”这些旧的教条不丢,还鼓吹说“产生这么多问题,不是市场和市场化带来的,是市场化不彻底、市场机制被干预带来的”云云,还有的直接认为要走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才能解决问题。这简直是罔顾现实和生活常识在狡辩!

如果把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比喻为素食,过去的确过分强调素食主义和竞争性吃点荤,使得大家营养不良一直缺油水。把市场经济比作荤腥,我们吃了十几年吃得过度缺少素食调剂平衡,而且荤腥因为是丛林猎场的机制,人多肉少,毕竟只能少数人吃好肉多数人吃点肉渣喝点汤,有的还连汤都喝不上捡骨头渣啃,于是乎整个社会是虚胖和影响分配不均衡,少数人吃得巨肥使肥胖病脂肪肝高血糖冠心病加剧危急生命,中间群体凑凑合合,底层群体得经常勒紧裤带。又因为市场化吃肉竞争激发了人的本能兽性,于是乎弱肉强食血腥竞争剥削压迫开始加剧,两极分化社群对立血腥搏杀严重。可见,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都有长处都有弊端。应该有益结合搭配调剂才是上策。但是市场派无视现实和市场化的严重弊端,对我们说:“我们产生脂肪肝高血糖冠心病兽性化血腥化不是由于吃市场化荤腥过度,是由于吃得很不够,兽性竞争血腥搏杀不够,没有彻底地吃荤腥没有彻底兽性化,是因为有计划调控政府干预这个素食牵制了吃荤腥和兽性,只要完全放弃计划调控政府干预这个素食,一日三餐年年月月不吃一点素专门吃荤腥,吃得彻彻底底变成兽性搏杀有人返兽,一切问题就自然解决了,我们就会完全绝对健康了,两极分化分配不公也没有了!”。这样的说法作为滑稽笑料恐怕最给力吧?

当权派想不出好点子拿不出好理论,只好在枝节上比喻民生工程调控物价上做点文章呼喊几声,但旧的方向盘没有纠正,这些调控也是捉襟见肘。一部分左派看到市场化荤腥带来的弊端,就说:“吃荤腥很不好,带来的问题比吃计划素食更严重,会把我们吃死,所以要回到吃素食、全民吃素、计划吃素的时代,计划吃素虽然每个人油水少点,但是公平稳定,不会得脂肪肝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病和兽性搏杀,不会有生命危险。”这一派确有些保守。有一部分理想主义更浓的左派说:“现在具备了产品经济共产主义分配的物质和基础条件,尽快过渡到产品经济时代大家都共产主义吃荤素搭配得最高的饭。”这一派太理想化。理性一点的改良派提出“有计划调控的市场经济”或“市场调控的计划经济”,主张荤素搭配,计划市场合理调控。这一派总体上理性客观一些。他们提出了机制互补的问题,但方向向何处去、机制是为了什么、宗旨是为了什么?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是什么?仍然有待探索和提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经济机制的宗旨的是为了人的共同生存和互助合作、共同幸福、团结共生、共同受益。也就是说机制是为宗旨服务。


笔者作为一个思考者,对此也做了初步思考和总结。我中国旧的经济改革是纠正计划经济弊端走向市场经济,那么新的经济改革就是要纠正市场经济弊端走向新的经济机制。这个机制既要综合汲取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大流派的优点避免其缺点,也有汲取新经济学分支比如“产权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分配经济”、“混合经济”、“产业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等流派的精华。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是什么?经济学、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和制度的核心宗旨是什么?绝不是为了计划而计划,为了市场而市场,为了产权而产权,为了循环而循环,为了产业而产业,……。他的宗旨是为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人民、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幸福共生共存,所有的机制、学说、政策、制度,都是为了这个宗旨而存在而发展。从微观经济的交换机制来讲,交易双方或多方,最终宗旨是为了多方公用受益各取所需共生共存的,是为了利益的相对公平均衡的,是你用这种产品助济我我用那种产品产品助济你、我今天助济你你明天助济我。宏观经济的调控也是为了整个社会劳动者交易者利益相对公平均衡的,是大家公平公正受益。无论微观还是宏观,绝不是一方膨胀性受益一方贫乏性受损。因此,任何经济机制,都应该为宗旨服务,为劳动和交易、管理的多方公平公正相对均衡的利益共存服务。“经济”一词顾名思义就是“经营济世、经物济人、经我济他(互相反哺的)”,不应该是鼓励唯利是图弱肉强食兽性搏杀血腥竞争的禽兽法则。禽兽的法则归禽兽,人类的法则归人类。照搬自然法则其实是背叛自然法则,超越自然法则其实是遵循自然法则。那么经济学、经济行为、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其宗旨可以归纳为“共生共存共幸福、公正公平共受益”。新的经济改良不应该象过去以经济机制和制度特色为方向,而应该以经济发展、经济学、经济机制、经济行为、经济制度的核心宗旨为方向,机制向宗旨看齐,学说制度行为落实宗旨精神。“共生共存共幸福、公正公平共受益”的核心是“公益”。“化”是什么呢?“化”就是“彻头彻尾、程度很深、导向性”的意思。“公益化”的程度越深,经济发展效果越好,社会矛盾越少,各个群体总体幸福感越高冲突越少。我觉得我国新的经济改良完全可以把“共生共存共幸福、公正公平共受益”这个“公益化”作为核心宗旨和方向,向着这个方向改良、前进。



我曾经在乌有之乡和四月青年、雅典学园根据我的思考,提出“社会主义公益化经济”(当然可以衍生出“社会主义公益经济学、社会主义公益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公益经济制度”等)。简明展开来讲就是:“以公有制集体化为主体其他所有制为辅助,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制基础,以宏观规划和灵活计划为必要调节,以劳工阶层贫弱群体利益为侧重保护,以法制化伦理化契约化诚信化为经济质量和秩序之规范约束,以人文化科技化为品位提升,以节能环保循环再生为可持续发展动力,以按劳分配、按公益公平公正暨人道主义分配为主其他分配为辅助,以守法守德的公平竞争个人奋斗为活力源泉,以知识、学术、理念、制度、信息、技术的更新和自主研发创意创造创新为飞跃,以社会福利为必要保障,以全民全社会性的慈善公益互助事业为促进,以公平公正共同富裕共同受益共同幸福的最高宗旨”的“社会主义公益化经济”。其核心宗旨是“公益化”。“公益化”是纲,是宗旨和发展方向,其他是目、是机制手段和工具。把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产权经纪循环经济劳工经济等等学说和机制的优点用“公益化”这个宗旨进行统筹提领。

这个提法目前左中右的有地位人士不见提,但是经济分支行业比如医疗、教育、文化、民生产业的“公益化”呼声越来越强,“社会主义公益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公益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公益经济制度”呼之欲出。只要有专业经济学领域的人才把我这些简明朴素的思想深入研究总结论述,提出前瞻性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可能是一个大促进。中国的经济学完全可以走在全世界的前面引领风骚,不一定都要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但我是无名小辈,人微言轻,没有几个人重视我的话。我们不一定非要死死咬住“市场经济、市场化、计划经济、计划化”这个已经在东西方产生弊端和危机的旧的经济学不丢。历史是要被超越的,时代是要被超越的,学说是要被超越的,政策是要被超越的,观念是要被超越的,制度和机制也是要被超越的。现在不应该再教条主义甚至别有用心为资本扩张而把“市场化、私有化”这种弊端极大的机制作为宗旨和改革发展的方向整天鼓噪,而“计划化、调控化、计划调控化”等提法也是本末倒置把机制和手段当成了宗旨及方向。等将来全社会“公益化”程度高了又要向前走,也完全可以抛弃那个时候显得落后的“公益化”的提法,总结出更新更好的提法。


中间派人士想必不会反对公益化的奋斗方向。左翼同志反对市场化私有化的膨胀失控,如能把“公益化”作为对抗武器,可以收到“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效,掌握学术、政策建言、舆论宣传、理念竞争上的主动权。应该以“公益化”的宗旨规范市场节制资本,而不是相反用市场化私有化资本膨胀践踏“公益化”。市场原教旨主义在“公益化”这个大多数人拥护的旗帜面前,他们可以喊一万遍反对计划反对“计划化”、“倒退(指倒退到计划时代)”,但不敢反“公益化”。左翼同志只要抓住“公益化经济改良方向”,就会掌握主动权。
当然,细化的深入的论述和探索、提出系统化的“公益化改良”政策,大家可以继续探讨。但目前很紧要的是要拿“公益化”这个全民共同受益共同富裕共同幸福地宗旨性武器,阻击甚嚣尘上的“市场化、私有化”这种把少数人牟暴利多数人少得利的工具性机制当方向的走邪路主张。

我这个提法和简明的论述,大家能不能接受,可以踊跃跟帖争鸣、交流,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更好的理念、主张。我的主张全当抛砖引玉吧。

小可的主张和论述,以后可能会有所修正和改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