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112)2009-08-28
网络时政文摘(112)2009-08-28
美在华周边点火 卖武器坐收渔利
台湾放达赖入境 纯属病急乱投医
中投眼高手低必吃亏
美国人怎爱中国?
太阳报:美在华周边点火 卖武器坐收渔利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政要频频在中国周边点火,宣扬「中国威胁论」,鼓励有关国家加入美国对华战略包围圈,同时又倾销美式武器,为举步维艰的美国国防工业寻找出路。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係委员会亚太事务委员会主席韦布日前走访东南亚的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国。他一路走一路大放厥词,称「中国的发展给这一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越南访问期间,韦布有意谈及越南同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争议,声称美国应该站在越南一方,制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
早在上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关係委员会举行听证会,探讨在南海地区「面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以及潜在的「亚洲争端」。韦布在会上称,美国应该为该地区其他国家提供保护伞,保护美国石油公司在南海海域的盗採活动,避免中国实施「军事恫吓」。
曾经担任美国海军部长的韦布,不遗馀力地鼓吹「中国威胁论」,目的是为了给美国海军在国内资源的争夺中製造条件。奥巴马实行战略收缩,国防军费大幅缩减,连再次登月的计划也被迫暂停。美国各军种为了争夺有限的军备资源,纷纷製造敌人,中国便因此成了最好的靶子。
另外,美国庞大的国防工业也争取重新找寻出路,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对峙,便成为新热点,东南亚各国自然成了美国倾销军火的重点目标。
挑拨离间 围堵中国
实际上,美国已在今年初向菲律宾提供了六艘配置重机枪的美製舰艇。而下月美国与越南除了进行「政治、安全暨国防对话」外,还将联手进行「和平天使」及「守护天使」联合军事演习,美国同时也考虑向越南出售先进的战机与海军舰艇。
渲染中印矛盾也是美国的外交谋略。美国智库以及媒体在过去一段时间,特别热衷于中印军事实力的对比研究,以及双方在领土问题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得到的结论无非是目前印度军力比中国差一截,必须通过购买先进武器才能达到平衡云云。
很明显,美国此举目的是为了促使印度与中国进行军备竞赛,让中印这两个崛起中的大国相互内耗,同时又通过倾销美式武器坐收渔翁之利。美国已准备向印度提供价值五十亿美元的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某种型号的F-16战机,以及价值十亿美元的海上巡逻机。
美国经过金融海啸之后,国力元气大伤,直接围堵中国已显得力不从心,插手中国周边热点,製造矛盾,挑拨中国与邻国的关係,成为美国对华政策阴的一手。中国最近几年推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周边火药味很浓,美国轻轻一撩拨,就可能让星星之火变成燎原大火。
东方日报:台湾放达赖入境 纯属病急乱投医
一场风灾变成政治灾难,使马英九乱了方寸,昨日他更做出草率决定,答应绿营的要求,给达赖发放签证准其入台。马英九这个做法,纯属病急乱投医,不仅不能化解当前的政治危机,而且更使自己陷入政治重围。
台湾这场风灾,死伤惨重,老百姓怨声载道,马英九的声望急剧下挫,跌至去年执政以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绿营藉机落井下石,对马英九政府的失策败政穷追勐打,要求内阁总辞的声音高涨,国防部长、外交部长也相继提出辞呈。
马英九的救灾政治学不合格,导致这场自然灾害变成了人为的政治灾害。但平心而论,这场政灾虽然伤了马英九政府的元气,但并没有伤及支援马英九政府的根本盘,老百姓的愤怒虽然激烈,也并非不可抚慰,而且马英九还有两年多时间,完全可以在今后时间内交出一份漂亮的执政成绩单,将功补过,让老百姓澹忘这段不幸的灾难。
但如果马英九不能立定脚跟,反而跟随绿营的脚步起舞,面临的政治困境将会愈来愈深。就以今次达赖访台为例,是由陈菊等绿营七县市的行政首长联袂提出,目的就是要让马英九难堪,开罪对岸,这其实是请君入瓮之计。
立场摇摆 决策草率
但马英九显然不知是计,欣然接纳,这其实已埋下祸根。虽然马英九以达赖宗教领袖的身份,准其入境,为灾难死难者做法事,但这未免太过牵强。
台湾有众多的得道高僧,由他们主持法事,顺理成章,有何必要让达赖远涉重洋呢?而绿营的邀请,更彰显达赖此行不同寻常。
北京对马英九的这个决策想必不会高兴。在北京眼中,达赖是一个披着宗教外衣的政治和尚,此人近年来活跃在国际舞台,就是为西藏独立鼓与呼。当年民进党政府是西藏流亡政府最重要金主之一,马英九今次准其入境,自然会让北京心生疑惑,是不是马英九要回到民进党时的路线?
最重要的是,马英九此举很可能破坏两岸来之不易的互信。这两年两岸外交休兵,侨务休兵,刚刚建立了一丝脆弱的互信,但马英九今次的草率决策,让北京感受到马英九的立场摇摆不定,耳根子软,难成大事。此举甚至会影响到北京对马英九人格特质的判断。
事实上,今次风灾之后,北京看到马英九处境艰难,为助其一臂之力,不遗馀力地伸出援手,不但捐款数字破了历史纪录,领导人更高调表态。但没想到,到最后不仅没有收到马英九片言谢词,反而又被他在背后插了一刀,对这种恩将仇报的做法,连同属蓝营的立法委员邱毅也看不过眼。
作为领导人,处乱不惊、处变不慌是基本的素质,但马英九在今次风灾应变中,惊慌失措,且错误频频,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太阳报:中投眼高手低必吃亏
内地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十分低调,董事长楼继伟曾表示要以现金为王,但随着经济回暖,现在又再蠢蠢欲动。中投总经理高西庆接受日本《朝日新闻》访问时透露,今年的新增海外投资将达到数百亿美元,较去年多约九倍,并会积极物色日本的企业及地产投资机会。中投事先张扬准备扫货,最高兴的自然是投资界,内地十三亿人的血汗钱则危危乎。
在二○○七年九月成立的中投,当时正值全球投资泡沫见顶,真是生不逢时,加上运作时间短,外界理应不会太苛求。不过,经营一家主权财富基金,总不能像个购物狂,买一大堆「唔等使」的东西,必须精挑细选。市场近期有关中投的传闻确实不少,例如传出中投有意投资美国银行业的有毒资产、收购英国的酒商、入股荷里活的製作公司等,姑勿论孰真孰假,仍可看到各方都想打中投的主意。
翻开中投最近发表的年报,成绩乏善可陈,虽然资本回报率有百分之六点八,但海外投资组合却录得百分之二点一的亏损。在全球投资组合近三千亿美元的资产中,八成七属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百分之九是固定收益证券、股权投资只佔百分之三点二。这个组合确实是现金为王,根本没做过甚麽,只是输少当赢而已。再者,主要盈利来源是旗下汇金公司持有的内地上市银行分红,变相由政府补贴海外投资亏损。
以这样一份成绩表,很难令人对中投的海外投资有信心。当然,全球的确有做得很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假以时日,中投是否一样成功呢?机会并非没有,但先要清除两大障碍。首先,要克服坐拥巨资、急于求成的心魔。那些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资产规模是慢慢累积起来的,中投却一开始便有二千亿美元要花,赶快入市的压力可想而知,匆忙作出决定,欠缺深思熟虑,难免买错货,被人搵笨也不出奇。
其次,釐清投资策略,否则将难以驾驭。中投在今年四月作了架构重组,把投资分为四个部门,分别是相对收益投资、策略投资、私募投资及专项投资。每一个部门都需要相当专业的投资管理经验,而中投管理层则要把不同部门的策略整合起来,扮演「超级基金经理」,难度更高。坦白说,就连一些全球知名的基金也不会同时兼顾这麽多范畴,中投内那些由政府部门过档的管理层是否有能力驾驭,不无疑问。
中投目前的处境十足投资新手充大头,总是眼高手低。财雄势大却没有多少投资历练;急于做出成绩,样样资产都想沾手,却始终看不到一套完整的投资策略。这样一家像百货公司一样的主权财富基金,是否最合适呢?最根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几百亿美元的新投资就算不致化灰,恐怕也难有理想回报。
豪言隽语:美国人怎爱中国?
香港去年上演了一场副局政助「八国联军」治港的闹剧,想不到相同戏码又在内地上演。中共建政六十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讲述抗战胜利至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一段历史。演员名单不得不用老掉牙的一句「星光熠熠」来形容,可是仔细一看,乖乖不得了,据报道,多位主要担纲的演员竟然拥有外国国籍,其中又以美国最为人强马壮,加拿大次之,德国、新加坡等「外国人」应有尽有。这还不要紧,但据说饰演宋庆龄的演员竟入了日本籍,堂堂孙中山夫人居然还是个日本人,教人情何以堪?
早前的《南京!南京!》,打正旗号是「爱国主义教育电影」,但偏偏要站在昔日敌国一名小兵的视角敍事;如今索性由外国友人帮助咱们完成「建国大业」,有意思,有意思。
内地演员赚的是同胞的钱,却纷纷入籍外国,这已经不是新闻,况且也没甚麽好指摘的,人家要发达,你就别眼红了吧!各位边看边开骂的同时,若给你一张美国绿卡,大家扪心自问,你要还是不要?
不过,要不要做美国人是一回事,但一边做外国人,一边作「心怀祖国」的深情状,就实在让人看不下去矣。有参演《建》片的美籍女演员辩解说:「国籍、护照都只是一个符号,『我是中国人』这个事实是永远改变不了的。」这就说得不地道了,你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他日中美开战,你就算不上前线打中国人,搞不好也要为美国大兵上演文艺节目劳军!
演员接拍一部电影,「剧本有挑战性」、「片酬够吸引」等,不是已有一大堆现成理由了麽?佔了便宜还要卖口乖,硬要往自己脸上贴金,不害臊麽?(太阳报 陆智豪)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