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网络时政文摘(115)2009-08-31

火烧 2009-08-31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深入剖析官场腐败现象,揭示官员因升迁无望或权力诱惑而堕落的过程,讨论中央反腐工作成效与廉政教育不足问题,涉及跨国受贿案调查及官员沉沦过程解析。

网络时政文摘(115)2009-08-31

官场本是大染缸 放纵沉沦不足奇
果敢战事添乱 北京左右为难
中纪委将查央企跨国受贿案


太阳报:官场本是大染缸 放纵沉沦不足奇

内地官场腐败愈演愈烈,有中央传媒日前惊呼,连一些本来不错的干部也走入歧途。文章称,有些官员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口碑也不错,只是因为提拔无门,就沉沦迷失,放纵自己,结果「病菌」乘虚而入,最终自我毁灭。

因升迁无望误入歧途的官员的确不少。当中有不同情况,有些人本来就不是好人,所谓严格要求自己,只是伪装,当野心受挫,就原形毕露。但大部分人原来是好的,有能力、有理想,无奈在官场浸淫一番后变了。

其实,沉沦的不仅是失意者,那些曾经飞黄腾达的人,包括近期揭露的郑少东、陈绍基、黄华元、许宗衡等高官,哪个没有辉煌的过去?但最终都走上腐败不归路。

当局把干部大规模堕落的现象归咎于教育做不好,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当今官场已变成一个大染缸,官员想独善其身十分困难。事实上,大小官员千方百计用手中权力敛财,然后又用所获钱财换取更大权力。他们夜夜笙歌,在觥筹交错中完成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是正常,廉洁奉公反是异数;包养情妇非丑事,二奶愈多愈光荣。他们拉帮结派,盘根错节,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白着进去 黑着出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纯情的干部掉进这染缸,都会「白着进去,黑着出来」。数年前,广东一名当局精心培养的年轻官员调任粤东某县县委书记,他刚抵埗,就有人带一提包钞票来探望,来人不讳言代表当地一个由官员和商人组成的圈子,邀请新书记与他们「有福同享」,并半开玩笑地说「要麽收了这钱,要麽和我们斗过」。

有「草原巨贪」之称的内蒙古赤峰市长徐国元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是从下乡知识青年成长起来的厅级官员,有魄力、有魅力,他也曾努力过,有过不俗的政绩,但最终抵挡不了诱惑,成为受贿数千万元的巨贪。

平心而论,当局在反腐败方面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中共十七大把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列为重大政治任务,两年来,几乎每天都有贪官被揭露的消息见报。

然而,官场腐败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致有人质疑:贪官怎麽愈捉愈多?对此,当局开出的处方是「切实加强对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教育」。问题是,近年当局在廉政教育方面并没少下工夫,纪委已把工作做到官员家属身上,为何仍不见成效?

归根结柢是欠缺监督机制,人大政协如同政治花瓶。至于舆论监督,当局强调要加强,但最终却是叶公好龙,不痛不痒揭一下还可以,要动真格就犯大忌。

犹如一缸污水,用棍子在缸里搅动,是永远不会变清的。如何加强监督,让官场这缸水变清,是对当局政治智慧的重大考验。

东方日报:果敢战事添乱 北京左右为难

缅甸政府军与果敢地方武装近日在中缅边境燃起战火,中国南大门告急。枪炮声起,逾三万难民涌入云南,令缺乏救济难民经验的中国当局疲于应付。北京既不愿意看到友好邻邦爆发全面内战,危及自身战略利益,又不满缅甸当局围剿境内汉人政权,伤及同胞之情,但又受制于「不干预内政」的外交原则,爱莫能助,左右为难,只可隔岸观火,静观其变。

位于缅北的果敢地处金三角地区,过去为缅甸共产党根据地,长期仰赖中共支持,一九八九年缅共解体后,与政府谈判成立特区。当地人说汉语,使用人民币,行政体制与中国相彷,连手机都是用中国电讯供应商号码。近年来,中国帮助当地停种鸦片改种橡胶,鼓励企业到当地投资经商,而果敢等多个特区与缅甸军政府相互牵制,既斗又合,中国在其中扮演仲裁者角色。其实,果敢为缅甸「国中之国」已是公开的秘密。二十年来,缅甸当局与果敢特区表面相安无事,其实矛盾不少,尤其是果敢地方武装力量更是当局一块心病。明年缅甸将举行大选,当局为消除隐患,欲将这支军事力量纳入边境安全部队,实施兼併,近期的武装冲突由此而起。

消极旁观 爱莫能助

果敢战事延烧至云南边境后,大批难民涌入中国境内。当地人心惶惶,商业凋零,物价飞涨,昔日繁华的边境贸易已陷入停顿。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却相当温和,要求缅甸当局妥善解决国内问题,保证中国公民安全和合法权益,维护中缅边境稳定。一些学者也表示,个别事件不会影响中缅关係和地区稳定。

事实上,时局发展难以让人乐观,今次缅甸政府军主动向地方武装发起围剿,攻势凶勐,明显具有「除恶务尽」的战略意图,双方对抗激烈,随时引爆全面内战,难民潮持续有来,中缅边境紧张局势短期内难以平息,边境贸易势必重挫。更重要的是,边境烽火还将恶化中国西南大门安全环境,牵制军队防务力量。因此,中国没有理由不保持清醒头脑,防患于未然,作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北京的低调显示其立场之艰难。一方面,缅甸对中国极具战略地位,既是南下印度洋通道,也是苦心经营的能源要地。目前,中国对缅投资额逾十三亿美元,一条年容量为一百二十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将于二○一二年从缅甸向昆明输气,北京不希望缅甸内战威胁自身利益。

另方面,果敢受中国影响很深,除有大批汉人外,还有许多中国公司,中国尤不愿看到当年「输出革命」培养的「自己友」惨遭剿灭,因此希望在缅甸军政府与汉族武装之间保持平衡。

中国自称已进入「大外交」时代,但从「果敢战事」在家门口突然爆发来看,中国外交苍白无力,十分被动。既然中缅战略利益攸关,而果敢又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繫,外交部为何不早介入,提前预警,而是让「不干涉内政」原则束缚手脚,无所作为,到头来只能消极旁观,尽失泱泱大国的尊严。

中纪委将查央企跨国受贿案

大公报/由美国控制组件公司(CCI)引发的中国国企跨国受贿案,震动朝野。据国资委调查,中国石油集团跨国受贿事实已经查实,额度不到1万元人民币,且为下属公司。这与美国公布的动辄数百万元的金额,相去甚远。但此事引起了中纪委的高度重视,中纪委将派出调查组,对CCI国际贿案进行调查。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8月21日国资委成立CCI贿案调查组后,中石油便是其调查的首个央企,据了解,调查组由国资委纪检组及相关部门的官员组成。目前,调查刚开始,至于何时结束全部调查尚未有定论。

中石油员工被指受贿166万

国资委一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国资委查实的贿赂,有中石油下属公司的,但是这些公司都是中石油的三四级公司,最多的贿赂也不过七八千元人民币,连1万元都没有。根本就不是外界传的动辄几百万美元的贿赂。

此前,美国司法部公布的相关CCI贿案的资料显示,中石油员工的两次受贿金额达166万元人民币左右。美国检方的起诉书则显示,受贿主角是一名中石油官员和被告人CCI负责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销售业务的高管RCARSON。

“如果这些事情都属实,那么调查起来也比较困难,比如中石油下属物资装备集团原本是个二级企业,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中石油一内部人士表示。据了解,该集团原先有装备生产、物流及采购等多项业务,现已拆分。其采购业务已由中国石油物资公司负责,而中国石油物资公司的上级是中石油集团物资采购管理部。
 
另外,公开资料显示,涉嫌受贿的名单中,中石油集团的下属公司已展开自查。针对上述国资委调查组调查情况,记者向中石油进行求证,该集团新闻处以不知情为由拒绝回答记者的问题,而国资委新闻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除了派出调查组调查外,没有新的消息可供通报。

与中海油、大唐发电等其他被牵连的央企相比,中石油至今一直缄默,到目前为止,没有公开表示过与“CCI贿案”的关系。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中石油总部一些员工至今还未听说自己公司已经被牵连到CCI的行贿事件之中,更不知道国资委已派调查组到公司调查。

报道称,作为中国反腐权力的中枢,中纪委也将组成调查组,对此案进行调查。

律师称司法部门应尽早介入

对此,国资委也已经听到了风声。“中纪委已经在高度关注这件事情了,可能尽快派出调查小组介入。”前述国资委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前,由国资委派出检查组对CCI贿案涉案企业进行调查,已经引来各方非议。

资深律师马光远认为,中国的司法部门应该尽早介入,采用国资委调查央企有点“老子查儿子之嫌”。

根据美方公布的资料,涉及CCI国际贿案的中国企业有9家,分别为大唐电力、中石油、中海油、华润电力、定州电力、东方电气、中石油物资装备公司、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国华电力。这其中,大唐电力、中石油、中海油、东方电气为国资委中央直属企业,而华润电力归属的华润集团、中石油物资装备公司归属的中石油,亦属国资委中央直属企业。

按照中国惯常干部任用原则,中央大型直属企业的主要领导任免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与国资委共同负责,而在此之前,亦有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腐败案由中纪委介入的先例,中纪委对CCI贿案进行调查,既不例外,亦在既有反腐框架之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