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几个观点
列宁的观点
1. “没有国家的有计划的组织,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最严格地遵守统一的准则,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第三百一十四页)
2. “如果对于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不实行全面的国家统计和监督,那么劳动者的政权、劳动者的自由,就不能维持下去,资本主义压迫制度的复辟,就不可能避免。”(《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第二百三十二页)
3. “列宁说,只要产生资本家和资本主义的个体农民经济在国内还占优势,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就会存在。显然,只要这种危险还存在,就不能真正地来谈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的胜利”。(《斯大林全集》第十一卷,第七页)
4. “工业无产阶级如果没有工业保护是绝对不能恢复我国的工业、使俄国成为工业国的;这里的工业保护指的只是对外贸易垄断制,决不是什么关税政策。”(《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第四百一十五页)
5. 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
6. “政治上的谩骂往往掩盖着谩骂者的毫无思想原则、束手无策、软弱无力、恼人的软弱无力。”(列宁《谩骂的政治意义》)
7. “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能取得统治地位……培养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信的党的领袖,这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事情。但不这样做,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8. “任何直接或间接地把个别工厂或个别行业的工人对他们各自的生产的所有权合法化、或者把他们削弱或阻挠执行全国政权的命令的权利合法化的做法,都是对苏维埃政权基本原则的极大歪曲和完全放弃社会主义。”(列宁:《关于苏维埃政权的民主制和社会主义性质》)
9. “没有国家的有计划的组织,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最严格地遵守统一的准则,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第三百一十四页)
10.“如果对于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不实行全面的国家统计和监督,那么劳动者的政权、劳动者的自由,就不能维持下去,资本主义压迫制度的复辟,就不可能避免。”(《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第二百三十二页)
11. “工业无产阶级如果没有工业保护是绝对不能恢复我国的工业、使俄国成为工业国的;这里的工业保护指的只是对外贸易垄断制,决不是什么关税政策。”(《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第四百一十五页)
12. “如果欧美工人的反资本斗争不把被资本压迫的亿万‘殖民地’奴隶充分地最紧密地联合起来,那末,先进国家的革命运动事实上只不过是一场骗局。”(《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第二百三十八页)
13. “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如果不同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密切联系起来,就是一句骗人的空话。”(《列宁全集》第二十二卷,第二百九十五页)
14. “(帝国主义政府)都是口头上高谈和平和正义,而实际上却在进行掠夺性的侵略性的战争……(修正主义者的和平主义)无非是对人民的一种安慰,无非是使各国政府便于在今后的美帝国主义大战中驯服群众的一种手段!”(《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二百三十页;第二十三卷,第二百三十七页)
15. “否认在帝国主义时代有发生民族战争的一切可能,这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在历史上显然是错误的,而在实践上则无异于欧洲沙文主义”。(《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第七十四至七十五页)
16. “国内战争也是一种战争。谁承认阶级斗争,谁就不能不承认国内战争,因为国内战争在任何阶级社会里都是阶级斗争的继续、发展和尖锐化的自然表现,而且在一定情况下是它的必然表现。所有的大革命都证实了这一点。否认或忘记国内战争,就是陷入极端的机会主义和背弃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第七十五页)
17. “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某些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第七十五页)
18. “不武装保卫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就不能存在”。(列宁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列宁全集》第二十九卷,第一百二十八页)
19. “无论按国际帝国主义的客观地位来说或按它所体现的那个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来说,它都不能和苏维埃共和国和睦相处。”(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第八十页)
20. “苏维埃共和国和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并存是不可思议的。其结局不是这个胜利就是那个胜利。在这个结局还没有到来的时候,苏维埃共和国和资产阶级国家间的一系列最可怕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列宁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列宁全集》第二十九卷,第一百二十八页至一百二十九页)
21. “所有工人和农民都应当记取的教训,就是要时刻戒备,要记住我们是被那些公开表示极端仇恨我们的人、阶级和政府包围着的。必须记住,我们随时都有遭受任何入侵的危险。”(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关于共和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第一百二十一页)
22. “这是常有的事情,你打痛了敌人,他就会来讲和的。我们曾不止一次地向欧洲帝国主义者老爷们说我们同意和平,但是,他们却幻想奴役俄国。现在他们懂得他们的幻想是一定不能实现了。”(列宁:《在全俄党的农村工作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三十卷,第一百二十三页至一百二十四页)
23. “(同美国保持和平的基础是)让美国资本家不要触犯我们……我们这方面没有任何障碍。像其他任何国家的资本家一样,美国资本家方面的帝国主义才是障碍”。(列宁:《答美国〈纽约晚报〉记者问》,《列宁全集》第三十卷,第三百三十三页至三百三十四页)
24. “即使是最开明最民主的资产阶级,也已经不惜采取任何欺骗和犯罪的手段了,不惜屠杀千百万工人和农民来挽救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厄运了……凡是以为可以用和平方式使资本家服从大多数被剥削者意志,可以通过和平的、改良主义的道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都不仅是极端的市侩的愚蠢行为,而且是对工人的公然的欺骗,对资本主义的雇佣奴役制的粉饰和对真理的隐瞒。”(《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第一百六十三页)
25. “同先进国家的革命者和一切被压迫民族结成联盟,反对所有的帝国主义者,这就是无产阶级的对外政策。”(列宁:《俄国革命的对外政策》,《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第七十二页)
26. “哪里大多数觉悟工人在明确的决议指导下团结起来了,那里就有统一的意见和行动……(而机会主义者)就其最无耻地违背大多数工人意志这一点来说,恰恰就是分裂主义。”(列宁:《论高喊统一而实则破坏统一的行为》,《列宁全集》第二十卷,第三百三十三、三百三十五页)
27. “(受资产阶级贿买和扶植的机会主义流派)在没有被‘消灭’即被推翻以前,在它对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的一切影响没有被清除以前,它是不会死亡的……正像资产阶级在未被推翻以前不会死亡一样……(因此)要同机会主义流派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法国社会党人的正直呼声》,《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三百三十四页)
28. “由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派别活动家来维护资产阶级,比资产者亲自出马还好”。(列宁:《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第二百零三页)
29. “虽然只是李卜克内西和吕勒两个人对一百零八个人,但是这两个人却代表千百万人,代表被剥削的群众、大多数的人民,代表人类的未来以及日益发展和成熟的革命。而那一百零八个人只是代表在无产阶级队伍中一小撮善于拍马的资产阶级走狗罢了。”(列宁:《给波利斯·苏瓦林的一封公开信》,《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第二百零二页)
30. “(修正主义者)最不愉快、最不乐意和最不能接受的,莫过于弄清理论上、纲领上、策略上和组织上的主要意见分歧了。”(列宁:《再论社会主义国际局和取消派》,《列宁全集》第二十卷,第三十八页)
31. “只有坏蛋或者傻瓜才会认为,无产阶级应当首先利用资产阶级压迫下和雇佣奴隶制压迫下进行的投票方式取得多数,然后才去夺取政权。这是绝顶的愚蠢或绝顶的虚伪,这是用旧制度旧政权下的投票来代替阶级斗争和革命。”(列宁:《向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共产党人致敬》,《列宁全集》第三十卷,第四十页)
32.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一次不经过国内战争的大革命,并且也没有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会认为,不经过国内战争就能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预言》,《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第四百六十四页)
33. “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一段很长的‘阵痛’时期,暴力永远是替旧社会接生的稳婆”。(列宁:《被旧事物的破产吓坏了的和为新事物而斗争的》,《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百七十五页)
34.“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是不能经过‘自行消亡’来实现的,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靠暴力革命来实现……必须不断教育群众,使他们这样来认识暴力革命,而且只能这样来认识暴力革命,这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二十五卷,第三百八十七页、第三百八十八页)
35. “(帝国主义)最不爱和平,最不爱自由,最大限度地到处发展军国主义……竟然‘不注意到’这一点,那就等于堕落为资产阶级最庸俗的奴仆了。”(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第二百二十一页)
36. “为了通过选举和各种党派在议会中的斗争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参加资产阶级的议会活动,对革命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把阶级斗争局限于议会斗争,或者认为议会斗争是最高的、决定性的、支配着其余一切斗争形式的斗争,那就是实际上转到资产阶级方面去而反对无产阶级。”(列宁:《立宪会议选举和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全集》第三十卷,第二百四十一页)
37. “任何改良如果没有群众斗争的革命方法的支持,都不可能是巩固的、真正的、认真的改良……(工人阶级的政党)如果不把这种争取改良的斗争同工人运动的革命方法结合起来,就可能变成一个宗派,就可能脱离群众,而这对于真正革命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来说,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威胁。”(列宁:《给“社会主义宣传联盟”书记的信》,《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四百零五页)
38. “在觉悟的工人看来,任何民主要求都是服从社会主义的最高利益。”(列宁:《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第五十页)
39. “他们(修正主义者)为了保存现行治安法所允许的组织,为了占这点小便宜,而出卖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权利。”(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二百二十八页)
40.“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束,剥削者就必然存着复辟希望,并把这种希望变为复辟行动……消灭阶级要经过长期的、艰难的、顽强的阶级斗争。在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以后,在破坏资产阶级国家以后,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后,阶级斗争并不是消失,而只是改变它的形式,在许多方面变得更加残酷。”
41. “无产阶级专政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而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中的继续。无产阶级专政是取得胜利、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来反对已被打败但还没有被消灭、没有绝迹、没有停止反抗、反而加紧反抗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为反对旧社会的势力和传统而进行的顽强斗争,即流血的与不流血的,强力的与和平的,军事的与经济的,教育的与行政的斗争。”
42. “如果不进行有系统的和顽强的斗争来改善国家机关,那我们一定会在社会主义的基础还没有建成以前灭亡。”
43. “一个阶级专政,不仅一般阶级社会需要,不仅推翻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需要,而且,从资本主义过渡到‘无阶级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都需要,只有了解这一点的人,才算领会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
44. “马克思从社会主义和政治斗争的全部历史中得出结论:国家一定会消逝;国家消逝的过渡形式(从国家到非国家的过渡),将是‘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
45. “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当然不能不产生多种多样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个,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46. “绝大多数人享受民主,对那些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分子实行强力镇压,即不允许他们参加民主生活,──这就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民主制。”
47. “‘纯粹民主’不仅是既不了解阶级斗争也不了解国家实质的蠢话,而且是十足的空谈,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民主将变成习惯,消亡下去,但永远也不会是‘纯粹的’民主……发展的辩证法(过程)是这样的:从专制制度到资产阶级民主;从资产阶级民主到无产阶级民主;从无产阶级民主到没有任何民主。”
48.“能不能同显然不善于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严肃的问题的人严肃地谈话呢?同志们,难,很难!然而某些人不善于严肃地谈论的问题本身是非常严肃的,所以也不妨分析一下对这种问题的显然不严肃的回答。”
49.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
50. “一个想存在下去的政党,在它存亡的问题上是不能容许有丝毫动摇的,是不能容许同那些可能把它埋葬掉的人作任何妥协的。”
51. “这种‘资产阶级工人政党’,在马克思主义受到工人欢迎的一切地方,都会拿马克思的名字来赌咒发誓。要禁止他们这样做是不可能的,正如不能禁止一个商号使用任何一种商标、招牌和广告一样”。
52. “如果从实质上来观察问题,难道历史上有一种新生产方式是不经过许许多多的失败和反复的错误而一下子就发展起来的吗?”
斯大林的观点
1.“只要资本主义包围还存在,敌人就会派遣间谍和破坏分子到我们这里来。”
2. “这里有两条道路: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走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向后退到资本主义的道路……所谓第三条道路,其实就是第二条道路,就是回到资本主义去的道路……因为:回到个体经济去和恢复富农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恢复富农盘剥,恢复富农对农民的剥削,使富农有权势。但是,能不能恢复富农而同时又保持苏维埃政权呢?不,不能。恢复富农的结果必然是成立富农政权而取消苏维埃政权,因而,必然是成立资产阶级政府。成立资产阶级政府的结果又必然是恢复地主和资本家,恢复资本主义。”(《斯大林全集》第十三卷,第二百一十七页)
3. “对外贸易垄断制是苏维埃政府的政纲不可动摇的基础之一……(取消对外贸易垄断制)就是放弃国家工业化……就是让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充斥苏联市场……就是使我国由独立的国家变成半殖民地的国家。”(《斯大林全集》第十卷,第九十八、九十九页)
4.“(帝国主义奉行的和平主义)只是追求一个目的:为了准备新的战争而用和平这种响亮的词句来欺骗群众……许多人认为帝国主义的和平主义是和平的工具。这是根本不对的。帝国主义的和平主义是准备战争的工具,是用虚伪的和平词句来掩盖备战的工具。没有这种和平主义及其工具国际联盟,在目前情况下要准备战争是不可能的。”(《斯大林全集》第六卷,第二百四十八页;第十一卷,第一百七十四页)
5. “要消灭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就必须消灭帝国主义。”(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二十七页)
6. “只要双方有合作的愿望,决心履行所承担的义务,遵守平等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资本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的和平共处是完全可能的。”(斯大林:《答美国报界一些编辑提出的问题》,《真理报》一九五二年四月二日)
7. “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革命,不应当把自己看做是独立自在的东西,而应当看做是用以加速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胜利的助力和手段……它是世界革命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基地。”(斯大林:《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斯大林全集》第六卷,第三百四十四页,第三百四十七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1. “无产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所有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首先把生产资料转化为国有财产。”(恩格斯《反杜林论》)
3. “必须先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可能实现这种变革,而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争得自身解放的权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七卷,第四百六十八页)
4. “无产阶级的运动必然要经过各种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都有一部分人停留下来,不再前进。仅仅这一点就说明了,为什么‘无产阶级的团结一致’实际上到处都以彼此进行生死斗争的各种不同党派的形式来实现。”(《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第三百一十五页)
5. “(美国、英国)工人们可以采取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即使如此,我们也应当承认,在大陆上大多数国家中,暴力应当是我们革命的杠杆。”(马克思:《海牙代表大会闭幕后在阿姆斯特丹群众大会上的演说》) “英国资产阶级在它还垄断着表决权时,总是表示准备接受多数的决议。但是,请您相信,一旦当它在自己认为是生命攸关的重大问题上处于少数时,我们就会在这里遇到新的奴隶主的战争”。(《马克思同“世界报”记者谈话的记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七卷,第六百八十六页)
6. 如果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只图一时的成就而不顾后果,为了目前而牺牲未来的运动,那就是机会主义,而且是危险的机会主义。(恩格斯)
7. “阶级斗争必然要引导到无产阶级专政……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间断革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把这种专政作为必经的过渡阶段,以求达到根本消灭阶级差别,消灭一切产生这些差别的生产关系,消灭一切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改变一切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观念。”(马克思)
8.“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是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马克思《批判哥达纲领》)
9. “如果有其他阶级中的这种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那么首先就要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
编者:以上资料皆摘自中共中央1963~1964年的《九评苏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