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考1997》有感
我是一名教师,看了《高考1977》之后,我感触颇深,原来教育制度的缺失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的——
看里面的人物便一目了然:张国强,典型自私自立的小人,一切为了私欲,当听到能改变自己命运的高考的消息,他是最活跃最积极的,那一副丑陋嘴脸我看了直呕,这样的人上了大学,只能变成现在的“精英”,将国家,将自己所从事行业的领域搅得一塌糊涂。那一年参加高考的不止一个张国强,就是这些张国强们扰乱了我们国家健康的秩序。
还有那个连长,就是隐藏在我们内部的修正主义分子,嘴上不说,甚至刚到农场,信誓旦旦的对革委会主任老迟说要扎根农场,可一旦有能离开的机会,便蠢蠢欲动,但隐藏的很深。这样的人最危险,对社会破坏性也最大,见风使舵,给每个人都留下好印象,可是对每个人都具有危险性。一旦这样的人从政后,必定会将国家引向歧途,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再有那个根宝,懦弱而又自私,总想着为什么好事轮不到自己,不想着改造思想,发挥自己的特长,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的人天生就是汉奸的雏。
陈琼,一个可怜虫,甘愿为那个修正主义连长献身,一心想着如何改变自己的出身,让组织重新信任,先不要赞美,她的目的也一样是为了自己。
电影里的一切情节的设置都是为主人公们如何表现自私,离开农场而设置,扛麻包,偷书……所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主题。所以一切人物都是自私的,除了革委会主任老迟。他有一句经典的我非常欣赏的台词:难道农场就该我们退伍军人、农民、工人来种,说你们是知识青年你们就有知识了,狗屁!大概就这意思,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条,他要扎根边疆,他要建设边疆。
由此,我联想到现在的学校教育,说是培养精品,其实连成品都没有,简直就是制造垃圾。
应试教育所灌输的就是“学而优则仕”的老一套理论,考上大学的毕业后成了资本家的高级打工仔、打工仔,甚至连打工仔都当不了,只能毕业就失业。没考上学的,或者成了街上的古惑仔、古惑女,或者成为资本家的包身工,一丁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
一个国家有一批这样的年轻人怎么能够振兴,我情绪比较激动,先写到这里,等心情平静了,我一定写一篇现在真实的基础教育的帖子,我们的确该醒悟了,再不走回头路,再不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教育,我们国家真的就要衰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