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现实实践,建议暂停“专家”们参谋的所有“改革”
鉴于现实实践,建议暂停社科领域由“专家”们参谋的所有“改革”(包括文字改革)
寒江春梦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93858389
鉴于现实实践,建议暂停社科领域由“专家”们参谋的所有“改革”(包括文字改革)
本帖子是想说,近30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在人文社会经济科学领域内的几乎所有基于“专家”参谋的改革,都是失败的或者说是不成功的。
社科领域内这些由所谓“专家”参谋或直接拟定方案的所谓改革,如今大家公认的且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失败案例,不胜枚举,最典型的比如说有:
1、当年的“厂长、经理一把手负责制”,非但没有把企业搞好,反而催生了厂矿企业一把手独断专行、最终搞垮了企业;
2、国企改革中,精英们推荐的改革处方“减员增效、靓女先嫁、吐痰论、冰棍论”等等,非但没有改革扭转好一家经营不善的国企、没有提供新的大量就业机会,反倒是把无数本来势头很好的国企给“改”垮了“改”没了,更改出来来几千万下岗工人,改出了无数“群体性事件”;
3、教育产业化改革,直接导致无数家境困难的家庭子女就学难,一人上学、全家筚路蓝缕,更有不堪学费高得吓人而父母自杀的个例,高校农村生源比例更是直线下降,连教育部最后也不得不出来自打嘴巴不承认搞过教育产业化;
4、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也是在众多“专家”精英们的高参下推行的,其与教育产业化改革一起,到如今成为连温总理都感到头痛并在记者招待会上一再提及的压在民众头上的新“三座大山”;
5、2007年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改革”,除了遭到民间尤其是网络的一片反对外,就是成就了人民大学的一批所谓“节假日改革专家”以及这些专家们耗费国家近百万的课题经费包括到各大旅游城市“开研讨会”讨论改革方案的辛苦;
6、眼下的,则是教育部搞的所谓“几十位专家耗时八年多”搞出来的《文字表》,其中尤其涉及到的几十个“文字整形”,非但不符合汉字发展规律,其“根据美学”的整形依据和理由更是站不住脚,其改革思维简直令国人匪夷所思,从而遭到网络一片唾骂。
举出上面的这些例子,本帖子是想说,近30年来社科领域内由所谓“专家,精英”们参谋的改革方案,可能并不适合我国国情,更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民生状况,所以才导致了如今的普遍性改革尴尬。也即是说,这些“专家,精英”可能要么太浮躁并没有深入研究,学术不精;要么是市场经济意识太浓厚,其实只是想通过课题捞钱而已,并没有考虑到其改革方案的社会影响,尤其是长远影响;要么是肩负有还不为政府和人民所知的特殊使命,比如说就是要搞垮国企,等等。
因此,鉴于几十年的社科领域改革基本上满盘皆败的现实实践,建议中央政府立即暂停该领域内所有由所谓“专家,学者,精英”们参谋的改革,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改革更要慎重和缓行。当然这些“专家”们的课题经费,还是可以继续拨给的,但就是先把他们养起来,同时鼓励他们深入民间,不要闭门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