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共同富裕”是改革成败的试金石

火烧 2010-10-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共同富裕作为改革成败的试金石,分析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同富裕的演变与意义,强调无剥削、无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共同富裕”是改革成败的试金石  

   

  1、“马克思主义”是个什么东西?  

“马克思主义”这个东西,宣称要实现一种叫“共产主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大家人人平等,共同富裕。  

于是,中国的一些人信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国搞起了革命,并建立了一个穷人的天下。  

穷人的天下,当然穷得很,于人有人称其为“共同贫穷”。  

其实,“共同贫穷”与“共同富裕”是一回事。“穷”与“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了“富”,也就无所谓“穷”;没有了“穷”,也就无所谓“富”。  

将“共同富裕”攻击为“共同贫穷”,不过是心理、品行问题。  

2、“毛泽东思想”是个什么东西?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  

为了更明白,有人又这样解释了一下:  

“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毛泽东思想”。  

因此,“毛泽东思想”这个东西,也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  

3、“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什么东西?  

(1)它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东西。  

因此,“共产主义”这个东西还是它的奋斗目标。  

(2)它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它还坚持。  

(3)“共同富裕”是这个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想。  

4、“共同富裕”是个什么东西?  

(1)“共同富裕”是什么年代下的概念?  

一种说法是,195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提出了这个概念。文件表述的“共同富裕”,是让农民通过集体经济来实现。  

即:“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以便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到1978年,通过集体经济实现的“共同富裕”,结果却成了“共同贫穷”。  

虽然是“共同贫穷”,但平等、平均、公平正义这些概念还是深入人心的。  

因此,当1978年提出第二种“共同富裕”的说法时,大家是在平等、平均、公平正义等理念居支配地位下来理解这一概念的。  

第二种说法的“共同富裕”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个“共同富裕”是没有剥削、没有两极分化的“共同富裕”。  

(2)对“共同富裕”的正确理解。  

从“共同富裕”概念的演革可以看出,不论如何理解“共同富裕”,没有剥削、没有两极分化是基本前提。  

当然,在出现了剥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前提下,谈“共同富裕”不过是自欺欺人。  

(3)“共同富裕”是一项政治承诺。  

改革开放时期的“共同富裕”已不只仅仅是政治理想那么简单,而是一项庄严的政治承诺!!!  

不然,凭什么要让现在这部分“先富”富起来?  

不然,凭什么要让管理层“先富”起来?  

不然,人民凭什么要经受改革的“阵痛”?  

不然,凭什么让那么多工人下岗?  

不然,凭什么进行损害全体人民利益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改革?  

只是因为这些改革措施被告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人民才愿意放弃眼前利益,而追求长远利益。  

一旦“共同富裕”的政治承诺变为政治谎言,其杀伤力可想而知。  

5、“共同富裕”是改革成败的试金石。  

(1)改革是为了“共同富裕”。  

(2)改革的正义性来自于“共同富裕”  

(3)改革的政治承诺是“共同富裕”  

因此,当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时,先别吹嘘什么改革成果。当两极分化严重时,别谈什么“共同富裕”。当存在剥削时,别谈什么社会主义理想。  

没有了“共同富裕”,一切发展都是假的!  

没有了“共同富裕”,GDP是狗屁,财政收入是狗屁,政绩是狗屁,……,一切都是狗屁。  

6、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吗?  

是。  

但,我们还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的问题,而不能拘泥于书本的字句。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中国,我们仍然不能拘泥于书本,仍然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的问题,来寻找“共同富裕”之路。  

只不过在今天的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7、“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什么?  

看问题,总有个角度,总有个站立的地方。  

所谓“立场”,顾名思义,就是站立的地方。  

站在地球上看,太阳围着地球转;站在太空中看,地球围着太阳转。  

其差别的原因,立场不同而矣。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在哪里呢?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在工人阶级(无产阶级)这里,在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利益上。  

8、“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是什么?  

真不知道的话,回去找教师要学费。  

然后去学一下唯物辩证法。  

哈哈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