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历史的改写,中国教育的另一种悲哀
九年义务教育历史的改写,中国教育的另一种悲哀
覃世传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使公民都具有初中文化水平,这当然是中国几千年教育历史的进步。然而,国民九年义务的历史将要被改写了。
改写历史的,不是因为要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而是九年义务教育被缩短了年限,变成了八年义务教育。各位看官一定认为笔者胡言乱语,若无真凭实据,谁敢违天下之大不讳?这段历史的改写,当然归功于十二年义务教育的过渡论。国家为了使初中毕业的学生能够继续升学,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为的是让一部分考不上高中,成绩偏下的初中生能有再教育的机会,为全面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农村的子女就读职业学校,还通过银行给学生发放一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金,这无疑让占人数比例较高的非高中生对象有了发展的希望。然而,今天看来,这样的教育方式,和党中央的意愿是背离的。原因是,有很多刚刚进入初中九年级的所谓差等生,就已经分批次的被送往当地的职业中学。他们当中,其实是刚刚读完了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八年,有的甚至只是七年,就被各种职业教育的政策攻了心,提前进入了职业中学。整个过程,也不是有固定时间的,反正发动一批,就走一批。真不知道职业中学的教师,如何应付频繁出入的学生呢?而在职业中学,当然也没有多少固定的学习时间,学生可以半年走人,也可以一年走人,反正只要有工厂要,随你的便。可想而知,这样的历史改写以后,中国人的素质不但不因为职业教育的存在而高起来,反而有下滑的危险。一个学生,连中学都没有毕业,在职业学校里也只不过是接受一些技术教育的皮毛,我们还指望国家的人口素质提高吗?
究其改写义务教育历史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现在的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为了转移教育的压力,让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差生尽快走人,使教学秩序更趋向良好而已。但这不能怪老师们,他们只不过是这些政策之中的牺牲品,一种被迫传达某种意志,被迫实行某项政策的工具而已。试想,改革开放都三十年了,我们已经要为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庆功了,为什么还存在着,尖子班和普通班?为什么一个中学教室核定的人数应该是不多于五十,而现在却坐着七八十个学生?这难怪中学的老师们,想快点让部分学生转到职业中学。职业教育其实也是一块巨大的教育蛋糕。为了限制个别初中教师私自推荐学生到外地读职校要高额回扣的不良现象,更为了使这块蛋糕不至于在学生中学毕业后流失到别处,于是,在中学老师谁将生源介绍到外地职业中学谁有事的恐吓下,承诺给学校回扣(但这钱不会属于广大教师)提前让学生毕业,在他们还在中学的教室里坐着的时候,就把他们从教室里拉到车上,进了职业教育的陷阱,上了职业教育的贼船,应该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
国家要发展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如此提前结束学生的九年义务教育,让其进入如此不规范的职业学校,其实不久的将来,就会难遮其丑了。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即学生该完成几年义务教育,又该完成几年职业教育,这是应该有规矩的时候了。九年义务教育历史的被改写,终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另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