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乌有之村”记者对听婵释禅先生的访谈录之二

火烧 2009-07-27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本文为听婵释禅先生关于重构世界文化体系与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访谈,探讨其理论逻辑与实践意义,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乌有之村”

 

    记者对听婵释禅先生的访谈录之二

 

 

 

               “乌有之村”不知名准记者

内容提要:

                一是“重新架构世界文化体系”是怎样的一种理论?其理论与实践的意义是什么?

 

         二是“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架构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什么?

 

         三是“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与“重新架构的世界文化体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四是对中国"市场经济运行实践"能给一点怎样的理论意义上的建议和意见参考?

 

     

           “乌有之村”记者:  先生,您好!年初3月27日对您进行了一次很愉快的采访,转眼已经过去四个月了,这期间先生的学术研究不仅取得了很大进展,而且学术成果也出人意表,令人惊叹。尤其是把您的“重新架构世界文化体系”融入到对“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思考之中,并形成了比较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我很感兴趣,但由于一些原因,人们对这个理论还不是那么太清楚明白,希望先生能给解答一下!

 

     先生提出的“重新架构世界文化体系”是怎样的一种理论?其理论与实践的意义是什么?

 

 

      

     听婵释禅:说句实在话,本来我是没有做“重新架构世界文化体系”这样一个天大课题的思想准备的,但考虑到当今人们对文化的困惑和迷茫,特别是我所敬佩的思想家缠中说禅有这样的一个愿望,我也就勉为其难地试着去做一做了。总的来看,我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看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还是很对的。

 

 

 

      从“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到“重新架构世界文化体系”这样一直的云山雾罩地走下来,不要说没有多少理论和历史文化基础的人要迷糊,就是有一定的理论和历史文化根基的人也要给弄的迷离迷登的。这倒不是说这理论有多么高深莫测,而是因为这种由于“文化和经济理论”上的重新组合基础上的总结、提炼、概括和重大创新,把原来人们固有和固守的“思想理念体系”给打碎、折散、重新整合后再进行创新了,并且还是从原来的中微观层面一下子提到了宏观思考的层面,这就给原来那些适应有如马恩列斯毛、孔孟老庄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的学派、学说、学技等“中微观层面”思考问题和固守原来“思想理念体系”的人们以一种很大的不适应,并也很难转过来这样大的思想理念的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有些一根筋或是被某种思想理念彻底洗脑的人,固守某种“思想理念或是思想理念体系”一辈子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往高尚了说,这叫信仰,住低下了说,那叫顽固不化。人有信仰总的来说是好的,起码能使人活的劲劲的。但这信仰一旦是邪恶的,害已是小事,关键是害别人。影响越大的人,社会危害性就越大。比如:那些对充满邪恶的私有化顶礼膜拜的主流精英们的这种信仰,其对全社会的危害性就非常之大的。这个社会上的每个社会成员都认为自己所掌握的“主义或是思想理念”是正确的,是真理,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性的,都想用自己所掌握的“主义或思想理念体系”去影响别人并要求别人按照去做。这在一个“思想理念”多元化文化的国家里,则必然要形成每个人或是每个利益集团谁也说服不了谁的“一盘散沙”式的文化现象。而“重新架构世界文化体系”的重大意义,就在于要把世界上这“庞大的系统和非系统的思想理念的多元化体系,也即文化” ,进行深刻解析折碎,让人们看个明明白白,了解个透透亮亮,然后再按着其“规律性、主次轻重、影响力大小”等进行“秩序化、规范化”等的重新组装、整合,并在重新组合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概括和重大创新、创造,再往后人们就可以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分不清主次轻重缓急地“拾进篮里就是菜”地进行各取所需地去学习和应用了。

 

 

      “架构”的意义,打个比方,就象当今工业化时代建设一栋楼房时的用钢筋混凝土等把楼房的“框架” 先搭建起来一样,然后再用各种有如砖头、水泥、管道、房间厨厕、门窗、家具等的“具体思想理念”的建筑、装修、装饰材料等去建设、结构完成,以供人们居住生活。比如:我通过“级别类型划分理论”对文化进行了划分或是叫分类,“架构”的文化体系是:

 

 

      第一个层次是:“最高级别类型”的文化是封建主义“官本位”主流文化、资本主义的“金本位”主流文化、社会主义的“人本位”主流文化等。

 

 

      第二个层次是:“次级别类型”的文化,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英雄主义、科技主义或是叫现代主义、国际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教条主义等的“服务服从”最高级别类型主流文化,并也自成体系的“思想理念”的多元化体系。当然,其也要从“第三级别类型”的众多学派、学说和学技等的文化中吸取营养以滋补这各“次级别类型”的文化得以身强力壮、长盛不衰。

 

 

      第三个层次是:“第三级别类型”的文化,是诸如马恩列斯毛学、儒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科技学、玄学等等的各门各派的学说、理论、观念体系、技能体系等。

 

      以上所划分的这三个大的层次,就是听婵释禅所“重新架构”的当今“世界文化的基本纵向结构体系”。

 

 

      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思想理念”的多元化文化体系,都被“框定、结构”在这个宏观巨大的“基本框架或是架构的网络”之中了。“最高级别类型”的主流文化,就是这个世界文化大厦的基本钢筋混凝土“大框架”; “次级别类型”的文化,就是这个世界文化大厦里风格各异、结构千差万别的房间厨厕、门窗家具等组合体; “第三级别类型”的文化,就是建设这个世界文化大厦的所有各种建设、装修、装饰等的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最基础和最基本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第三级别类型”的文化,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上升、实践并体系化为“次级别类型”的文化,甚至上升、体系化为“最高级别类型”的主流文化,如“马恩列斯毛”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说,就被社会主义国家上升、实践并体系化为社会主义“人本位”的主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马克思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说或是叫《资本论》等,也被上升、实践并体系化为资本主义的“金本位”主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这原本是马克思为了揭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黑暗、腐朽、末落而著述的学说,但却不幸地成了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实践并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学说);儒家、法家等的学说曾被封建社会上升、实践并体系化为封建主义的“官本位”主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但必竟这些学说、学派、学技等,仍然只能是“第三级别类型”的文化,其会随着各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进程的“社会形态”不同而不断地被人类所高举或是丢弃。但不管这些学说、学派和学技等是如何地被“主流文化”或是高举或是丢弃,其不仅不能影响这些学说、学派和学技等的客观存在,而且也丝毫不能影响“最高级别类型”的主流文化架构下的各“主流文化思想理念体系”的客观存在,区别只在于各个国家能否把其“主流化并实践化”罢了,但各自的“文化地位”是没有什么根本改变的,用不用是各个国家的问题。

 

 

 

     “乌有之村”记者:  上次采访,先生虽然大致谈了一点您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架构和意义,并且在以后的多篇文章里也进一步深化了这个理论,但时至今日,却并不为当今理论界和实践家们所认可并实践,能不能再用更通俗的语言或是例证去检验和证明一下您这理论“准确合理地解释和正确有效地指导实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听婵释禅:“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是一个在吸收人类各种最优秀文化思想理念的精华、精髓和精神的“集大成”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提炼并进行宏观意义上理论创新的“解释当今”所有的人类经济生活现象的“基础兼应用” 的理论。其理论基石是“市场经济”的定义,也即“市场经济者,马克思所描述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和演变过程也”。 谁能打倒做为这一理论的这个“理论基石”的为“市场经济”所下的定义,那听婵释禅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也就等于自动消失了。还有“社会市场经济”的这个定义,等等。正是由于有了这许多有着严格意义上的定义、结构分类、理论和实证等的诸多东西,才构建了一个具有稳定夯实的基础,具有完整内涵和外延,及内在逻辑关系,并可以“准确合理地解释所有经济实践现象”的理论体系。当然,如果你用他去“指导市场经济运行实践”,肯定要比当今的所有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有效性”强百套。

 

 

      就一个可以“准确合理地解释所有经济实践现象”的完整经济理论体系来说,其“理论结构体系”必须得象一个有着严格秩序和规范的“有着诸多抽屉的装中草药的大柜”一样,能把所有的经济实践现象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地装进去,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内在逻辑关系,然后才能谈得上去“准确合理地解释所有经济实践现象”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人类进行“衣食住行用”等的赖以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本依托和基础,人类的所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活、争斗、矛盾、纠纷、斗争、战争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维绕着这个中心在旋转和运作运行。

 

 

     为了更通俗化地理解这个理论,下面就举个例子来对“各种经济实践活动、现象或是经济概念”等来具体地装一装。

 

 

     首先,就市场经济之“生产”环节来说,进行服务和实际商品“生产”的有:一是对商品“生产”提供政策法律法规等服务的有如政府的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科技部、环保部、检验检查等的对商品“生产”进行宏观规划、计划、管理、监督等的部门;二是具体对商品进行“生产和服务”的有各种各样的商品生产和服务企业,及所有的对市场经济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设备、设施、工具、手段的“加工制造服务”等。  三是规划、计划、投资、出口、GDP、商品供需均衡、经济周期、生产资料、生产线、机器设备、效率等的经济概念或是思想理念。  而以上这三个方面都是属于市场经济之商品“生产”的范畴。 

 

 

 

     其次,就市场经济之社会财富“分配”环节来说,进行服务和实际社会财富“分配”的有:一是对社会财富“分配”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有如政府的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银行、证券资本市场、税务局、审计局、纪委监督司法等的进行宏观的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支持和服务,和进行具体实施国民经济二次分配的社会财富“分配”,及其对这两方面分配活动进行指导、监督、检查、约束、执法”等的部门;  二是具体对企业和家庭等“财富”进行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企业和家庭”,及企业和家庭等设置的相应分配和指导、监督、检查、约束、执法” 等部门。  三是价格、价值、竞争、利息、财政、税收、金融、股市、银行、信贷、货币政策、保险、社保、供需货币均衡、货币保值、汇率、效益等经济概念或是思想理念。 而以上这三个方面都是属于市场经济之社会财富“分配”的范畴。

 

 

      其三,就市场经济之商品“交换”环节来说,进行服务和实际商品“交换”的有: 一是对商品“交换”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有如政府的商业部、外贸局、铁道民航公路、纪委监督司法等对商品“交换”活动进行宏中观政策法律法规等的支持、服务、管理、监督、约束、执法等的部门;  二是具体的企业、家庭和个人等的对商品的“交换”活动,及运用有如飞机、轮船、高速路、公路、铁路、商厦、互联网等的设施、工具、手段等进行的“交换”活动等。三是交通、航运、营销、运输、效率、第三产业、服务业,物流、特快传递、互联网等经济概念或是思想理念。 而以上这三个方面都是属于市场经济之商品“交换”的范畴。

 

 

 

      其四,就市场经济之商品“消费”环节来说,进行服务和实际商品“消费”的有: 一是对商品“消费”提供支持和服务的有如政府的旅游局、银行、商业部、商品检验检查计量、工商局、纪委监督司法等对商品“消费”活动进行宏中观政策法律法规等的支持、服务、管理、监督、约束、执法等的部门;  二是具体的企业、家庭和个人等的对商品的“消费”活动,及运用有如饭店、旅店、旅游地、信用卡、房贷、车贷等等的设施、工具、手段等进行的“消费”活动等。三是信用、超前消费、扩大内需、扩大外需、服务业,通胀、通缩、银行、信贷、货币政策、储蓄、外汇等经济概念或是思想理念。而以上这三个方面都是属于市场经济之商品“消费”的范畴。

 

 

 

       从以上的大致且不是很准确的划分上我们可以看出,做为一个经济学理论其必须具有如此的“容纳、包括、包容、含盖”的“大容能容天下之物”能量和器量,否则你就只能根据某个经济学门派的局限性思想理念去“东一扫帚,西一耙子”地远离人类的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用”等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个“中心”,进行随心所欲并屁股决定脑袋地瞎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并给经济实践带来危害性。当然,这样的分析和演示,只是想从理论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过程中,让人们看清楚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等是一个怎样的布局、结构和内在机理,让人们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有一个理论上的遵循、依据和依托,而在实践中政府各个部门的实际规划计划、管理检查、监督约束、行政执法等,往往是多职能、多功能、交叉运作的,完全专业化是很难做到的。比如:发改委管市场经济之商品“生产”的宏观规划、计划等,但有时也运用引导资金的市场经济之“分配”功能去引导企业向某个方向的“生产”进行投资,有时也管市场经济之“交换”环节的商品“价格”的涨跌,同时也对一些有如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消费政策发挥政策推动。而环保部虽然不管市场经济之具体的如何进行商品“生产”,但却是管理、调控、监督、约束、执法、检查、检验商品“生产”所带来的后果的,其一个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就可以关闭成千上万家高耗能、高污染的众多大中小企业。如果有人非要谈“计划经济”,那环保部的这个“计划”的力度够可以了吧。  再拿一个“商品生产企业”来说,其虽然主要功能是进行市场经济之商品“生产”,但其也要进行对企业主和工人等的社会财富的工资奖金等的“分配”,也要进行购买原材料等的“交换”活动,还要进行切实的消耗原材料等的“消费”活动等。

 

 

 

     其实,所有的政府经济管理、调控、监督、约束、执法、检查、检验等工作,从宏观的意义上讲,都是一种 “计划”、都是在不停地“计划” 。即使在毛泽东时代,那也是一种有着“严格”管理、调控、监督、约束、执法、检查、检验等的“市场经济”,也即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哪有什么所谓的“计划经济”,谁能给“计划经济”下一个准确并具有如此的“容纳、包括、包容、含盖”的“大容能容天下之物”能量和器量的定义,并象听婵释禅这样把所有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现象都秩序性、规范性地装进你那个“计划经济”定义下的筐里。如果不能,就不要把还没有对“经济规律性”认识清楚的所谓的“计划经济”拿出来瞎掰。也正是由于人们对以前所谓的“计划经济”也即“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的经济理论的“优点”认识不清,才使人们把其“优点”丢弃而被“新自由主义思想理念”钻了空子,并给中国的现实经济发展带来危害。而从根本意义上讲,只要庞大的政府存在,那这个“有计划”就永远存在。区别只在于这个政府对“市场经济”能不能“计划”到点子上的问题。

 

 

       综上,市场经济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也是很难有明显的界限的,也是很难做到完全专业化的,其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于“理论上”的市场经济之各个环节来说,其只是在解释和指导实践过程中能给人们一种轮廓比较清晰、一目了然,并各环节又各具有不同特点和功能的理论分析工具和手段罢了,但正是由于人们有了这样的轮廓比较清晰并使人们一目了然的理论意义上帮助,才使其对“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指导充满了生命活力和正确有效性。这就是听婵释禅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体系”能够“准确合理地解释和正确有效地指导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意义!

 

 

 

      “乌有之村”记者:  先生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与“重新架构的世界文化体系”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听婵释禅: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与“重新架构的世界文化体系”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帮助、互相包含、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听婵释禅的《论“社会”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指导(13)》一文中所谈的问题,正是与“重新架构世界文化体系”大有关系的一篇文章。 “市场经济”是客观存在的,并存在于人类的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在封建主义社会形态中,是用封建主义的“官本位”主流文化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指导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是用资本主义的“金本位”主流文化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指导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是用社会主义的“人本位”主流文化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指导的,等等。 “重新架构世界文化体系”的意义,正是通过这种对“世界文化”的重新梳理和重新架构工作,来找出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所蕴含的丰富“思想理念或是思想理念体系”,并用以指导现代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活动的。文化,在没有进行严格梳理和级别分类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各执已见地非要用“第三级别类型”的一些枝稍末节的学说、学技等中所包含的某个或是某些思想理念,或是非要用“次级别类型”的某个或是某些国家主义或是自由主义等所包含的某些思想理念等去指导“市场经济运行实践”,虽然这其中的“某些思想理念”运用于指导“市场经济运行”是胜任并也是有一定效果的,但这点东西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那些无论是“第三级别类型”的各门各派的学说、学技、理论,还是“次级别类型”的各种“主义或是思想”,都是要把其中的精华、精髓和精神提炼出来,并体系化为“社会”所蕴含的指导“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思想理念体系,也即成为指导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主流政治文化,主流经济文化,和主流社会文化”。而不是教条主义地固守某个或是某些已不能“准确合理地解释和正确有效地指导”,或是很吃力地指导“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已经退化、僵化或是力不从心的主义、思想或是学说,而是要与时俱进地把人类最优秀的文化在“市场经济运行实践”中进行播撒。这即是“重新架构世界文化体系”的重大意义,更是为了给“市场经济运行实践”找到科学合理有效的“思想理念体系”的理论依托和依据。

 

 

 

        但归根到底,“重新架构世界文化体系”的目的,还是为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把“社会”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体系”更加丰富完善起来,使“良性循环和合理演变”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为人类造就更多的幸福,带来更多的人间欢乐。这不仅是听婵释禅的追求和理想,而且也应该是全人类为之奋斗努力的追求和理想。有人强调实践,但在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科学合理的理论的指导下,除了是盲目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走哪算哪外,再就是耽误了太多的保贵时间和浪费了太多的资源,并痛苦了太多的困惑和血泪。这就是理论“困难户”的弱点、缺陷和不足之处。世界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在各种文化思潮进行大冲突、大矛盾、大斗争、大交锋等基础上的文化大复兴、大融合、大互补时代,一切都表现的是那样明明白白,一切都有应在掌握之中的年代,如果说我们再犯“摸着石头过河”那样的雾打雾撞的低级错误是完全不应该的。

 

 

 

     “乌有之村”记者:先生既然对自己的理论这样有自信,能不能运用您的理论对当今世界和中国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给一点理论意义上的建议和意见参考?

 

 

 

     听婵释禅: 对于当今世界和中国“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建议和意见,其大都散见于我的几十篇文章之中了,如最近发表的《论现代主义文化冲击下的就业形态(30)》等文章。因为我不是一个实际的政策制定者,许多建议和意见也只能提一个大致的运作运行方向、目标和原则等。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具体的政策建议,如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和股市房市经济杠杆调控等的具体措施。从宏观理论上讲,该讲的都讲到家了,关键的是,是否有实践的政策制定者对这个理论有所认识。一个再好的理论如果缺乏发现,缺乏共识也是什么用也不起的。如“马列毛主义”在西方社会所受到的不公待遇。

 

 

      当前中国的主要经济问题,是出在市场经济之“分配”环节上了。一是商品“生产和产能”相对过剩,有钱不愁买不到东西。二是商品“交换”的渠道是非常的畅通无阻,交换设施是大型豪华完备且功能齐全,交换工具是先进、高效、快速、便利。  三是商品“消费”的设施、工具、手段是遍地开花、高中档应有尽有、方便快捷,没钱还有预支未来、超前消费的各式各样的贷款,等等。面对“市场经济四个环节的循环和演变过程”给人们提供了如此的“生产、交换、消费”的丰富、方便、快捷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服务,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差的就是个钱。所以,扩大内需的工作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关于扩大内需的诸多“具体实现方式”,我已在前面的诸遍文章里都讲多次了。在此就不多说了。

 

 

      下面谈两点对当前“具体”经济政策的看法。对于当前中央采取的经济政策“不变”的举措,我认为是比较明智、理性并客观的。“股市和房市”现在是“市场经济运行或是经济发展”的龙头,特别是房地产业是各级政府的财税收入“生命线”。

 

 

       一是加快开征物业税步伐。就房地产业来说,虽然其可以使社会财富不断地向房地产商等人的手里集中和转移,但其在房地产业还没有征收物产税,各级政府还没有稳定的财税来源,不保持其稳定发展有能怎么样呢?而股市又是保持房地产稳定发展的强心剂,股市的繁荣稳定上涨,可以使股市泡沫化的印钞机把其从股市流出的大量资金与信贷资金一起共同保持房地产的稳定繁荣。这也是“股市与房市”之间的互相推动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也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应对世界各国普遍的通货膨胀发展趋势的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总是这样显然是不行的,所以就要充分地利用当前这个有利时机,加快“物业税”出台的步伐,给予各级政府一个稳定的财税收入来源,并使各级政府不再成为“只靠”推动房地产业发展而求生存的各级政府。现在建立“社会公共福利保障体系”需要大量的财税收入,没有真金白银的“硬通货”是什么事也办不成的。而政府不在“股市和房市”这两个大富户身上吸点血,其它行业就更不忍心下手了。

 

 

       物业税,最好形成全国一个标准的每人30到50平方米范围内不征税,或是与外国接轨的象征意义地征点税。这样即有利于保民生,又有利于破除阻力加快推行这项税制改革。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实行累进递增税率制,而不再以房子的“数套”论征。也就是说,不管是谁,一个人名下只有30到5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是优惠的物业税,一个家庭三口就一处房,和一家三口三处房,优惠或是不征税的面积都是一样的90或150平方米,其它不管是还有多少处房子或是多少平方米房子,“一律”按多出的平方米数,按“累进税率制”征收。为了限制一个人或是一个家庭占有太多的住房资源也即土地资源,一定要加大优惠面积以外的物业税累进征收税率。目前,有关方面制定的物产税最高才6 %的税率显然是太低了。中国的土地资源有限,靠房地产业是靠不了多少年的,住房做为投资产品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是被“税收”等各种法律法规所严格限制的。要投资就引导往股市等证券资本市场和外国这类不浪费资源的行业方面来投资。

 

 

      二是改变股市税收调控办法。最近,我提出的对“房市和股市”征收“价格和指数”杠杆调节税的目的,除了为了发挥证券资本市场的除了“分配功能和筹资功能”外,也是为了要大力发挥其的“税收功能”的目的。一个证券资本市场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税收功能”是不应该的。但还不能因为征税把股市搞得死水一坛,因此,就要采用一种灵活的经济杠杆税收手段进行调控,而发挥房地产业的税收功能也是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意义。现在深沪两市的股市指数是不同的。

 

 

    

      如何按“指数”征收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首先,是为了在短期内尽快实施,可采用以“上证指数”为标准,不管深市的成份指数怎么走,就以上证指数为标准。最好以2000点为基准,并以1000点为一个累进递增税率制,每一个档次递增千分之0。5的税。 其次,是从长远看,可以把深沪两市的上市的所有流通股加权出来一个“综合指数”,并以其再制定一个征税标准。对于非流通股份上市或是流通股退市的部分,可以在每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加减法的增减。而以“所有流通股”进行加权计算,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股市的实际资金运行“流动性、能量和力度”等的实际状况,有利于政策的跟踪和调整。 

 

 

      目前,好在“股市和房市”中的社会财富都是在富人之间“兜圈子”,还有大多数人没有参与进来,只要保持其相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其虽可以造成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但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却是具有缓慢性的。但股市和房市在不影响其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发挥其“税收功能”和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通过转换税收的征收方式,形成一种税收征管的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则是刻不容缓的。先采用这种“长效的自动调控机制”在那等着,股市和房市涨,政府多收税,股市和房市跌,政府少收税。不要等到股市涨到7000点,甚至一万点了,房价涨到平均每平方米一万元了,才想到调控,那时不仅政府弄不到多少税,而且还会给市场经济运行造成硬伤和更大的损害。为了经济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事先做好超前性预防调控政策措施。

 

 

   

   乌有之村”记者:还有许多问题想向先生请教,但已经占用了先生这么多宝贵时间,真不好意思。希望有机会再来请教。谢谢!

 

   

   

      听婵释禅:有机会再见!

 

 

 

     (“乌有之村”不知名准记者模仿明星大腕根据录音整理,并请示听婵释禅先生审定后发表)

 

                                2009年7月27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