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脑瓜里想的是什么? 马望野
他们脑瓜里想的是什么?
马望野
=====================
这些文字,本来在上半个月就要写出来的。5月4日青年节那一天,我在一张青年人爱读的报纸上,看到了估计是青年人写的两篇报道,报道了两拨好象并非青年人的丑恶行径,脑瓜里马上蹦出了这个题目:文中的那些当事人,他们脑瓜里想的是什么?可是当时在下手头有许多文章要做,只好先放下了。不料近日总还是放不下,只好又捡起来再发点感慨。感慨是从报上的两篇文章引起的,咱们就先读一读这两篇文章吧:
第一篇文章——
+++++++++++++++++++++++++++++++++++++
地质大学50年教学基地面临“流失”
■距离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东北2公里左右有一座太平山,这里由于地貌构造异常丰富而被定为地质大学野外实习基地,然而就是这样一块富含巨石资源、曾被专家建议设立“奇石公园”的区域,其宝贵的地质资源正随着大量的开采而日益流失……
■在太平山地区共有17条教学路线,目前已有4到5条地质资源线路遭严重破坏
++++++++++++++++++++++++++++++++++++++
本报讯(记者 赵媛媛)中国地质大学在北京地区唯一的野外教学基地——周口店实习站太平山地区野外实习基地的地质资源正在大量流失,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徐德兵昨天接受采访时指出,学校在这一带共确定了17条教学路线,每条路线设有4至7个教学点,由于肆意开采严重,目前已经有4到5条线路的地质资源被严重破坏。徐教授断言,如果照这样的速度开采下去,这片被誉为华北地区地质资源最丰富的区域用不了多久将“不复存在”。
据介绍,地质大学(北京)在这里的实习基地有超过50年的历史。地质学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每年夏天都会在这里实习,这里是地质工程师和地球科学家的摇篮。温家宝总理在大学期间曾5次到实习基地考察。
前两天五一假期,徐教授和学院老师再次来到基地附近考察备课,满目疮痍的岩石和正在破坏的现场,让老师们非常震惊。“还怎么给学生讲课,教学点全都被破坏了。”
徐德兵介绍,太平山一带涉及地质学的三大岩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这里的地质构造也十分丰富,包含教科书里提到的褶皱、断层、节理、辟理等所有现象。此外,还可以看到第四纪地质包括河流沉积物、滑坡体、溶洞、溶洞堆积物等。
据了解,每年五一,地质大学的老师们都会来这里备课,由于地貌被破坏,有的教学点不得不取消,今年的情况更加严重。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徐教授一行数名师生在走访中发现,这里的教学点要么已经被覆盖,要么就被挖掉。根据花岗岩的风化地貌命名的“蘑菇石”已经很难找到,根据岩石风化形态命名的“青蛙石”已彻底消失,只得让学生看图片。
“每年被破坏的教学点让老师们很头疼,我们曾经向学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过,但是有关部门的保护力度仍不够大。”徐德兵表示,学校一直努力地打造地质学生实习品牌,可实习基地周边的情况一年比一年差,让老师们无可奈何。教学点在不断减少的过程中又要开拓新的,寻找新的教学点跟不上破坏的进度。
——现场探访——
大型货车争相运送石料
昨天记者驱车沿周口店向东北方向的太平山探访,一路上不时看见遗撒的石料,运石料沙子的重型卡车一辆接着一辆,有的装满长条形的石片,有的车用帆布遮盖着碎砂石,这些运石车每天从这一带运走大量的石料,有些正是在地质学和考古学研究上不可多得的石材。
在教学基地附近有个叫官地的村庄,村支书杜富的电脑桌面上存了一张奇特的巨石照片——他向记者介绍,这个石头就位于太平山上,是一块类似“飞来石”的石头,每次山风大了,石头就会晃动,但几十年来,石头还是稳稳停在那里。然而,就在今年1月份,他发现这块石头基座的一些岩石已经被开采,而在不久前的一天夜晚,一些铲车已经开到这些岩石周边,挖走了下面很多沙化石。杜富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照这样下去,这个奇景难以长久了!如果是在我的任期内被毁掉,作为一个临近山村的村支书,我的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杜富说,村民们都知道这里是大学的研究基地,巨石资源丰富,也曾有规划院的专家建议可以立项申请“奇石公园”,村里甚至计划能够让这里丰富的地质资源搭上“旅游”的快车——也是一条有希望的致富之路啊。所以现在村民们都在尽力保护现有的地貌和巨石,希望将来有一天慢慢进行生态修复。对于地貌被破坏的情况,村里也向上级反映过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加强监管。
——村民声音——
私营石料作坊趁机发横财
在采访中,一位60多岁的山村治保主任回忆起童年的光景:“10年前来这里玩,还有好多形象的石头,观音坐莲啊、领着四个孩子的夫妻石啊,还有海豚石、猩猩石,更有一串一串的火车石……”这位山民惋惜地说,如今,火车石彻底消失在了一片黄沙中,猩猩石、海豚石也都残缺不全了。观音坐莲的莲座就在不久前的晚上被挖掉了,而夫妻石还在,领着的四个孩子却丢了。官地村对面的几座山丘是由整块巨石构成,过去是一片绿色,如今看到的是一块被切割成“凹”字形的石山。
据当地村民粗略估算,现在剩下的石头已经不到以前的10%。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向记者透露,村里有几户私营石料作坊因为开采而大发横财,这些石材通常被河北、山东、北京的卡车运走,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一辆30吨的卡车装满沙子就是几分钟的事,石头和沙子没有成本,一车沙子可以卖800元左右。”一位村民反映,最近几年私自开采在夜里尤其严重。村民透露,一晚上拉几百卡车沙子是最快的赚钱方式,重型卡车晚上排着队能拉走上千吨。
“前期是开凿花岗岩,后期挖沙子,露出的岩石再开采石料,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光靠村民们保护,仅仅也只能劝说,作用实在太有限了。”村支书杜富对盗采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记者了解到,房山区政府也曾经在当地采取监管措施保护地貌,但是由于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加上开采利润颇丰,很容易死灰复燃。对于被破坏的地貌如何更好地保护,记者昨日试图采访房山区相关部门,但房山区政府一直拒绝接听记者电话。
——背景——
周口店地质基础
教学实习站简介
周口店的野外实践教学是中国地质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在完成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学等地质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的野外基础地质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对学生野外基本功的综合性训练,达到能在野外识别主要岩石、矿物和主要基本地质现象,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地质报告编写、地质图件制作的基本能力的目的。
五十年来中国地质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四万多名地学人才,其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数十名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数百名资深地质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地质工程师和地球科学家的摇篮。
中国地质大学1960级校友、温家宝总理在校学习期间曾5次来周口店实践学习,2004年7月17日,中国地质大学隆重举行周口店实习站建站五十周年庆典活动,温家宝总理亲笔题字“摇篮”以示祝贺。
(《北京青年报》2011/05/04 本报记者 赵媛媛:《地质大学50年教学基地面临“流失”》)
第二篇文章——
+++++++++++++++++++
千亩良田挖成人工湖
■近日,云南宜良“租用千亩农用地建造人工湖”事件备受关注。当地政府部门说,这是个建设生态湿地的公益性项目,未改变土地性质。但部分群众则认为,以改善环境之名,低价强租村民承包地,日后便于房地产开发,这是典型的“以租代征”。真相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追踪调查。
+++++++++++++++++++
近日,云南宜良“租用千亩农用地建造人工湖”事件备受关注。当地政府部门说,这是个建设生态湿地的公益性项目,未改变土地性质。但部分群众则认为,以改善环境之名,低价强租村民承包地,日后便于房地产开发,这是典型的“以租代征”。真相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追踪调查。
——部分群众——
租地千亩建湖
百姓失地失业
来到云南宜良“千亩人工湖”施工地点,记者看到大片土地已被挖开,中间有几个水坑,大小不一,一些工人正在施工,新修的道路周边摆放着绿化苗木,项目大开发的架势已经摆开。
记者了解到,项目全称为“南盘江宜良城区段水环境治理人工湿地项目”,经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县规划委员会审定。项目采取租地方式,一亩地每年租金1800元,期限18年,每五年租金递增10%。当地政府提出,项目开发目的一是治理南盘江污染,二是解决部分村民增收问题。
据群众反映,这个项目已租了狗街镇和匡远镇几个村近600户的千余亩土地,其中龙华村的地最多。“一亩地每年租金才1800元,像我们家有5口人、9分多地,只分到1700多元。以前靠种洋葱每年可以净赚3000多元,现在这些都没了。”一位村民含泪说,“我们要赡养老人、抚养上学的孩子,拿走了我们的承包地,今后该怎么生活?”
据村民反映,他们大多数人在上半年种洋葱、下半年种谷子,除去各项开支,每年的纯收入大都在2500元以上。而呈贡等地花卉企业来租地,每亩都在2500元至3000元之间。“1800元一亩的租地标准,政府是怎么定的?18年租地期限满后,我们又该怎么办?”
一些青年村民说,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国家有关政策,土地承包期30年,以后就永久承包了,可现在才12年就被政府拿走了。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是国家给农户的,县政府签订租地协议怎么不找农户?村干部能代替各家各户拿主意吗?
——地方官员——
挖湖不改土地性质
部分手续正在报批
针对群众对用地性质的质疑,宜良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岳平说,这个项目,选址在城市建设拓展区范围内,土地性质是一般农用地,不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用地方式为租用地。“不是搞房地产开发,而是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于2010年6月30日获得了昆明市农业局同意的批复。”
但记者在项目指挥部的墙壁上看到几张远景规划图:在人工湿地周边将建许多楼盘,有高层建筑也有别墅和漂亮的绿化景观,看上去规模浩大。
宜良县委副书记、指挥部指挥长张贵平解释说,在《宜良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中,将规划8平方公里的东城新区,其中除了水产项目、人工湿地和配套的绿化工程外,还有5平方公里的预留建设用地将来是要搞房地产开发的,但开发前会严格按相关政策进行审批、征用、收储、土地招拍挂等。至于千亩湖开发项目,目前一些手续正在加紧报批。
宜良县有关领导同时表示,当前各地都在借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民变市民,这个项目周边的村子很快将成为城中村面临改造。搞千亩湖开发,就是推动城市化,而“城市化将远远大于目前种植几分田的效益”。
针对群众认为补偿过低问题,龙华村党支部书记许建平说,那是村民拿最好的收成和租给花卉公司进行经营的价格来比较的,没有多少代表性。至于部分村民说不知道租地的事,他认为“向农户进行过宣传”。
——有关专家——
项目涉嫌“以租代征”
亟待严格依法规范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俞光斗等专家认为,宜良“千亩农地造湖”事件值得深思。首先,政府无权强迫农民土地使用权发生改变。国家提出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就是为了维护农民土地使用权这一根本权益。
尤其要指出的是,这个项目有“以租代征”、“巧立名目”的嫌疑。云南省圣元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冰表示,虽然项目在名义上是用于水产养殖和生态湿地建设,但实际上是作为开发建设用地的配套景观来实施的,而且客观上将永久对这片田地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这些做法很难让人与政策禁止的“以租代征”区别开来。
截至记者发稿时,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已责成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展开实地调查,若情况属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北京青年报》2011/05/04 ■文/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李倩:《千亩良田挖成人工湖》)
马氏子曰——
随便开山取石、挖沙,不须支付资源费用。载重汽车来回运输、倒腾,只花丁点人工、汽油钱。公家的地盘,私人的财源。谁确定了教学路线,人家不知道;附近的村庄有支书,他也没权监管。三十多年前,就有人发牢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儿究竟是谁家天下?可以胡作非为!我们的当家人哪儿去了?
上好的承包了的农田,转眼将变成美观的人工湖。这儿倒有人管,给你几个租钱,他就拿走保命饭碗;你的田变了湖,他说土地的性质没变。这不是你愚蠢,是他聪明。他想到了湖边的别墅,他想到了地产的收入。唯一没有想到的,是他作为国家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职责。甚至对上级还没报批也不急着去想了。这样的当家人,当的是谁的家?
他们脑瓜里只有一个字:钱!
钱,让一些不从政的人不要科学,不要法规,不顾公众利益,不顾国家资源了!
钱,让一些从政的人不想群众,不想长远,不考虑政策,不考虑信仰了!
钱,威力之大,魅力之强,无法言说,罄竹难书。
我不禁记起了无名氏的——
+++++++++++++++++
《套数·邓通叹钱》
+++++++++++++++++
“[南中吕驻云飞]你是铜钱,里面方来外面圆。生在金銮殿,天下都游遍。钱!眼中把绳穿,四字元丰通宝当空现。你看万里经商只为钱!
[前腔]因为铜钱,终日奔波夜不眠。受尽了多辛苦,半晌也莫休闲。钱!万贯在腰缠,日用家常,须要心勤俭。你看又断情蔬只为钱!
[前腔]有了铜钱,富贵荣华在眼前。住的是高堂院,穿的是绫罗绢。钱!气概甚昂然,红粉佳人,日里常陪伴。醉在销金帐里眠!
[前腔]为了铜钱,父母熬煎妻不贤。朋友都不见,邻里相轻贱。钱!端的有堪怜,我有钱时曾与人行方便,今我无钱谁见怜?休得胡行乱使钱!
[耍孩儿]无钱啊,思量泪打腮边转,愁恨情怀怨什么天!光阴世事多更换,有钱啊红缨白马人称羡。无钱啊罄手空犬骨肉嫌,衣衫褴褛人轻贱。有钱啊胡言乱道全有理,无钱啊说出立国机关总枉然,到如今参透了人心面。有钱的人前说好,无钱的怎敢当先!”
我还记起了西晋鲁褒的——
+++++++++
《钱神论》
+++++++++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钱之为言泉也,无远不往,无幽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肄,厌闻清淡,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以读书,然后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嬴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实;嬴二虽少,以致亲密。由此论之,谓为神物。
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问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始终。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日:‘钱无耳,可暗使。’又日:‘有钱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故日: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
——在上述前人的笔下,钱,比神还神,比鬼还鬼!讲究钱,也是一种价值观啊!金钱至上,惟利是图,就是这种价值观的核心。如果要讲价值观体系,还能够捎带上权、势、力。。。。。等等分支,那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至各种牌号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劣迹恶行,也都可以包括在内了。很可惜,我们诸多自称或自诩为共产党、革命派、开明者的某些同志以至先生们,却并不羞与为伍,反而视之如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甚至乐此不疲,留连忘返。举目四望,何处不是!发展下去,不仅腐蚀了自身,而且在祸害后人;不仅在毒化空气,而且要窒息人类。实在是叫人痛心疾首!其实,对应这种腐朽、逆行的价值观,并不缺少它的对立面。过去历史上的黔首黎民劳动者广大人民的优良的传统价值观,虽然并不是一片空白,但是一时也难以说得完整、周全,这里就暂且先不去议论、探讨吧。只讲现在,讲目前,讲讲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特别是在延安成长壮大以来,所提倡推行和发扬光大起来的革命人生观,也就是而今所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前身。那个价值观的核心,是非常明确、清晰、不可模糊、不好忽悠的,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要讲价值观体系的话,那么,再加上“全心全意”就足够了。“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1957年3月],《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这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何其和睦,何其协调,何其团结,何其安定!对于政府公务员,对于共和国公民,那都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最高尚的归宿。而在这方面,我们也并不缺乏模范人物、典型标兵。比如张思德,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钱学森,杨善洲,等等。。。。。。记得杨善洲这位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老早在入党的时候就是这样说的:“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见《北京晚报》2011/05/16 本报记者安旭东:《林场偶像》)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忘记了他们的言行,忘记了他们的情操,忘记了他们的人生信念,忘记了他们的革命理想,忘记了他们的价值观。在这里我不想说,目前已经提出正在推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有多少什么问题(其实里面也并不缺少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只不过是淹没在核心价值观体系中众多的成堆的核心里面,并不那么突出显眼罢了。核心价值观已经形成了体系,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就分不出主次了,那是当然的),我想说的只是,与我们原来的价值观比较,现在在价值观体系里掺入了太多游离于为人民服务核心的非全心全意气味的水分。说得不好听的话,多到连那些往主菜里添加佐料的人,都记不得添加了多少。仿佛是需要什么就添加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添加,真有点随心所欲的样子。至少,作为一个应该照本宣科、身体力行去实践的个体,对不起,在下的确是记不全也记不起来那体系里究竟都有哪些内涵了。所以,也就希望借此机会,建议有权确定我们价值观内容的机关和首长们,努力给大家一个方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最为核心的核心价值观,重新鲜明显著地定位在为人民服务这句最要紧的大实话上。也好叫大家心中有数,让“为人民服务”这几个金光大字,能够当仁不让、脱颖而出吧!
我的感慨,说到这里,本来就要结束了。不料,又见到了有人也在议论到这个问题,而且他又是一位革命老前辈的革命后来人,我曾经见过他的面也曾经读过他的书,虽然不崇拜但是还佩服的一个学者,因为他总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给人以启迪的见解,所以就愿意接下他的话茬再多说两句。他说,“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母容讳言,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的丰富未能有效填补有些人思想上的空虚和精神上的失落,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尤其需要提升对信仰的守望。有人曾发出这样的叩问:什么时候,我们对金钱崇拜,对财富炫耀,从抑制、批判、抵抗,演变成麻木、默然、包容,进而转换为附和、向往、张扬?什么时候,我们在多样化、世俗化、市场化的现代话语中,将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日常化、合理化?对金钱和享乐的向往,正侵蚀着社会良知,扭曲着人们的主流价值观和信仰。”他这种对现状的概括,我是同意的。他又说,“通过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人一定能从‘权’和‘钱’的异化中解放出来,朝着认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奋进。”他这种对未来的期望,我也是赞成的。因此,请允许我将他的意见,也照录在这里,权充在下这篇文章的“豹尾”吧!(引文见《人民日报》2011/95/17 刘亚洲:《坚守信仰的高地》)
(2011/05/19)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