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扬:“小官贪腐”现象必须根除等五则
“小官贪腐”现象必须根除
郭扬
昨天,北京市纪委公布2015年前四月办案“成绩单”。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北京查处“小官贪腐”力度加大,4月新查处50人“小官贪腐”,数字接近前3个月的总和。
另外,上月5名局级干部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今年以来,北京已处分350名干部,增长幅度达到45.8%。(5月8日《新京报》)
“小官贪腐”的一大特点就是涉案人员职务级别不高,但权力集中。涉案人员主要集中于单位主要领导和部分“实权”岗位。其共同特征在于均具有经手财务的便利条件。这样的现象,充分暴露了发案单位及各职能部门监管严重缺位问题和漏洞。
因此,笔者建议,要让“小官贪腐”无处藏身,就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把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紧,堵住监管的漏洞,只有监督更细化才能减少“钻空子”。
相关部门要建立可操作的制度,监督应越来越细,才能制止“小官贪腐”,“阳光下无腐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要不留一处死角,将权力运行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应当有专门机关的监督,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加强各级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职能机关自身建设,让不良现象无所遁形需要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需要发挥制度的震慑作用。(郭扬)
用手机APP反腐是再添反腐利器
郭扬
去年8月,河北秦皇岛市纪委通过“掌上秦皇岛”设置了“四风问题人人拍”板块。群众只要发现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干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行为,用手机拍下来传到指定客户端上,纪委工作人员收到后会迅速调查。
目前,秦皇岛已有2万多名手机用户下载使用该软件,纪检部门已收到300多件涉及“四风”问题的投诉举报,办结200余件,30余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5月8日《北京青年报》)
信息化时代,反腐机制体制创新,反腐技术手段也应该创新,而现在人人都有一部手机,在手机中安装软件,使人人都能成为社会监督员,让每个人都成为反腐的一份子,人人都参与其中,才能使反腐无死角。
小手机也能“抓”出大问题,每一个手机都是一部暗访器材。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监督员。积极探索举报渠道,体现着反四风、反腐正从“打老虎”到全民“打苍蝇”,从群众举报信箱、电话举报再到网上监督、人脸识别打卡等,监督方式是一个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
“制度+科技”预防腐败的做法,体现了党和政府坚定的反腐决心,通过技术手段创新促进官员改作风,让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监督渠道更加畅通。(郭扬)
称“国家规定是狗屁”汗颜了谁
郭扬
“国家规定就是狗屁,我就不执行”、“我是搞法律出身的,我知道法律是干啥的,我就不讲法”……以上“惊人语录”,出自山西太原古交市交通运输部门干部任长春的嘴里。连日来,这段视频在网上热传,任长春被网友戏称为“任我行”。
昨日,新京报记者从古交市委宣传部获悉,任长春为古交市汽车客运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客运办”)主任,目前已被停职。视频所涉场景发生于去年4月30日,目前有关部门已立案调查,同时派工作组进驻该单位。(5月12日《新京报》)
“有权不可任性”,语言是思想的窗口,这位官员的口出狂言,俨然国家的法律在他的心里什么都不是,充分说明了官僚主义、官本位思想的严重性,这也反映出在我们的一些干部心里根深蒂固的“官老爷”思想。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干事业,要将“三严三实”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和行为准则,不断加强完善干部的党性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涵养。深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进一步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人民公仆意识,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要用好手中的权力为群众谋福祉。
必须要用“三严三实”严格教育党员干部,要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要大力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党性教育,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有权绝不可任性。(郭扬)
花公款23万买工作服说明个啥
郭扬
北京市纪委通报9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涉及多个单位违规发津贴、购物卡、土特产等。
通州一村委会因公款斥资23万购买工作服,被北京市纪委通报。昨天,市纪委再通报9起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件,涉及多个单位违规发津贴、购物卡、土特产等,一校长公款给教师买水果被予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据悉,进入5月以来,北京市纪委已分两批通报15起违规案例。(5月12日《新京报》)
通报显示,2014年1月,永顺镇乔庄村为村委会全体工作人员统一制作工作服,共计230160元,费用由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支付。2014年1月至9月,乔庄村委会购买高档烟酒及食用油,用于村务活动,共计7.27万元。乔庄村党总支书记王金华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公款购买工作服、高档烟酒和食用油的行为都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要采取坚决的措施予以制止,近年来,发生在基层的腐败屡见不鲜,老百姓对发生身边的腐败深恶痛绝,因此必须要予以遏制。
基层的村委会虽是自治组织,但也掌握着一定的公共资源,这些公共资源也是国家和人民的资金,涉案人员主要集中于单位主要领导和部分“实权”岗位。这样的现象,充分暴露了发案单位及各职能部门监管严重缺位问题和漏洞。
因此,笔者建议,要让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腐败无处藏身,就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把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紧,堵住监管的漏洞,只有监督更细化才能减少“钻空子”。
相关部门要建立可操作的制度,监督应越来越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要不留一处死角,将权力运行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郭扬)
担起扶贫攻坚任务是党员干部的责任
郭扬
5月6日至8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范锐平在达州市调研时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省委关于扶贫开发的部署要求,努力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扶贫攻坚、富民强市新路子,让人民群众在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中有更多获得感。 (5月11日《四川日报》)
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我们也必须要清醒的看到,我们国家还有一些地方的人民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在一些地方连一口干净水都喝不上,党员干部的责任就是要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那么就要担起扶贫攻坚的责任来,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奋斗,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最终胜利。
要在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上实现新突破,用政策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建立以贫困地区和农户为核心的利益形成机制,推动优势资源就地转化利用。 坚持精准扶贫分类扶贫,集中有限资源解决好群众反映的行路难、饮水难、重建新居难、就业创业难、均衡教育难和因灾因病农户脱贫难等突出问题。
部署开展精准扶贫,就是要集中力量帮扶那些最困难的群众。县、乡、村要严格按照国家、省确定的贫困村、贫困户识别标准,进一步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信息,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切实通过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众精准脱贫,走上致富路。(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