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是这样创建的?
“文明城市”是这样创建的?
近日回家看到一则通知,看了后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总觉得那么别扭,那么让人感到难过与悲哀。通知是这样说得:
通 知
家属院各住户:
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标的要求,我院家属区部分楼房的单元门,未安装单元防盗门,不符合社区“四防”中的物防要求,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要求近日安装好,望各位住户积极响应,请予 8月15日 安装完毕。
公章
后勤管理处
2011.8.
文明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在我的记忆里,文明是这样表达的:社会风尚首先讲诚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一种时尚;人们的工作表现一般都会用“一丝不苟”、“踏踏实实”、“任劳任怨”来评价。人们在集体劳动中总是争先恐后,谁都怕被批评为落后分子。那时候的人脸嫩,如果被指责为懒汉二流子,是抬不起头来的。劳动模范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奖励虽然不过就是一张奖状,那也觉得自豪,脸上有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集体主义群情振奋;整个社会崇尚节约。“勤俭持家”是家庭美德,多数家庭钱挣的不多,但养的人不少,温饱足矣,还不误赡养老人。当然普通工人、干部等对于住房、看病、教育是不用操心的,这些福利事业由国家考虑。那时候物质条件虽然差,但是人们相信共产党会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对未来充满信心;极高的工人阶级领导地位,让普通工人也牛气的很。在划定的阶级内部,社会政治官民平等,不存在谁剥削谁,谁压迫谁。干部下乡要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走时还要交饭钱。那时有的官不是不想腐败,不是不会腐败,而是不敢腐败,况且也没有合适的社会土壤;社会善恶分明,大家对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深恶痛绝,一旦你对这些坏的东西有染,那你的前途就完蛋了。为官的人正统清廉,言必信,行必果,出些主意能让人服气,百姓顺气;毛泽东的“老三篇”和“向雷锋同志学习”是社会道德风尚的最高规范,创建了一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拾金不昧蔚然成风,这在当时是自觉的行为。文明的改造不是躲在书房里设计、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行动,也可能是社会动荡,人人参与。毛主席曾经进行的“三反”、“五反”、“反右”、直至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曾经使每个人“触及灵魂”。正是这些运动,扭转了民族性格,树立了中国人民改造世界的信心。
“文明”,我觉得是那样建立的,实在没想到“文明”会是“安装防盗门”建立的。更不会想到,“文明城市”是以“安装单元防盗门”为标准,而“未安装单元防盗门”,则不符合“文明”!
我真的不明白,“防盗门”的安装本来是人们对社会治安的一种不信任(或是社会治安本身缺乏安全)而采取的一种预防、防卫措施,是社会不“文明”的一种表现,怎么现在到变成了“符合文明”的标准呢?难道我们的文明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是这样建设的?我们国家创建文明城市,是以“安装防盗门”来实现的?
这样建设的“文明”---不可悲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