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回到昨天

火烧 2015-05-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时光,对比现代孩子的学习压力与缺乏陪伴,揭示童趣消失的现状,强调童年快乐与现实教育问题的冲突。

  有人曾说,人之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这自然是极富哲理的观点。而草民在此所言的“昨天”,与之不大沾边,因我不是哲学家。草民所指的“昨天”只是草民的少儿时期而已。

  跟今天的少儿们相比,一言难尽。若比物质享受,草民自惭形秽;倘比生活乐趣,草民非但毫不逊色,反而大有过之而无丝毫不及。不管是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还是在物质匮乏(确切地说应是“相对匮乏”)的昨天,各人自有各人的活法。严格地说,今天的贫富差距远甚于草民所度过的昨天。当然,今天的小学生使用手机已非新鲜事,可是,手机不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欢乐,玩、打手机也非他们的“主业”,山包似的书包,做不完的校内外作业,冷不防的抽查(实为抽考,尽管三令五申不准进行,但市、镇教育管理部门自有应对之策;抽查,即“检查教学效果”总可以吧?),早令学生们苦不堪言难负其重,就连老师们也叫苦不迭了。于是,童趣不存,换成了童苦——读书、孤独之苦。

  还有另一番景象哩。请听:【“爸爸,你工作一小时能赚多少钱?”答曰:“40元吧。”“爸爸,那你可不可以借给我10元钱?”不解地:“什么?”儿子:“你借给我10元钱,我就有40元钱了。我想请你借给我一小时,陪我吃一顿晚饭,好吗?”】又,【“爸爸,你什么时候下班回家?”答:“我工作很忙”。“我等你回家一起吃饭。”答:“我很忙,乖,啊,挂了。”】还有,【爸爸妈妈,你们再不陪我,我就要长大了!】以上绝非草民原创,是某省级电台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而一日播出大约二十几次的公益广告。天晓得,爸爸妈妈们也难啊,为了响应“让更多的人富起来”的号召,决心挤入有钱人的行列,他们在拼命工作,加班加点;即便是不想拼命工作、加班加点,那也得丢掉饭碗而另谋生路。只可惜孩子们不懂这些,而可惜、孤独的也是这些孩子们。比这些孩子更“凄惨”的当数据公开报道的数千万因父母一方或双双外出打工而留守故土的孩子们。

  草民小时候是愉快的,一年四季都愉快,春夏秋冬各有玩头玩法,充满了儿童少年本应有的种种乐趣。虽然一周读书五天半,但作业量正常,就是在漫长的暑假里,暑假作业也不多,我们有着充足的玩乐时间,从操场、河水里,一直玩到山顶上,而且,昼也玩,晚也玩,玩得很安全很尽兴,只是有时候中午下河玩水时,得知此事的家长大人们会用长长粗粗的晾衣杆来“打击”。

  ……

  精神不能当饭吃,而物质更换不来孩子们的长久快乐,尤其是无法替代孩子们与身俱来的童趣,以及童年人特有的希冀和要求。假如真有来生,草民宁愿再度本生的“昨天”,不愿做“背山、夜作”的当今“小皇帝”。

  一代更比一代富,一代更比一代苦;春夏秋冬年年转,童不如叟嚎啕哭。

  2015.5.3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