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出国了,为什么更爱国?

火烧 2009-06-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出国后为何更爱国,分析留学生在海外经历国家命运共同体感及西方偏见,强调中国崛起对海外华人爱国情怀的影响。
看到最新一期《新周刊》,不由心中一动。做为一份以新税著称的杂志,这一期恰是第三百期,因此还出了特大号。但吸引我的不是这期的主打“中国怎么想?-- 中国对世界的八十八个看法”,而是其中的一个调查:中国的人十爱和十怕。进入这个调查视野的只有一位八零后的留学生,来自伦敦的王笑黎。而名列她“十爱” 第二位的是国家,并在后面加上了这样的注解:出国之后才知道自己很爱国。我想,这位年轻的八零后留学生给出的选择,应该可以解答国内自由派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何以来到号称自由民主的西方世界的中国人,经历欧风美雨之后,反而表现出更加炽热的爱国情怀,更加坚定的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对西方持鲜明而深刻的批判态度。这一点在2008年东西方对抗中尽显无遗,并诞生了类似五四青年的“四月青年”。
  中国人无论什么原因来到海外,都往往会猛然发现,自己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如此相连,如此的密切。自己在侨居国的地位、尊严和自己国家息息相关。在异国他乡,你的国家印记是如此明显而强烈,在生活中,也往往是先被认定为一个中国人,随后才是一个人。这应该是海外华人滋生出在国内都无法体验到的强烈情怀的原因。2000年我到法国的时候,总是首先被问是日本人吗?如果不是,就会一个个猜下去:台湾,来自香港,直到最后才是中国人。而仅仅几年之后,就是日本人都抱怨被误认为是中国人。2000年的时候,著名景点、商务场所提供汉语手册的极少,现在别说语言,甚至特别聘用华人来服务。就是宾馆都有专为中国人提供的烧热水的壶。在法国,会说几句汉语已经成为时尚。我曾因为工作关系,每年都要帮法国朋友代为申请签证。从过去廖廖数人无需排队,到现在早已演变成日日长龙。就在我写文章一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新规定每天仅办理150个签证。9点30上班,9点45分号就发完。看到这些,没有华人不由衷的感到骄傲的。其实,中国的强大和进步,在海外体会的更直接。这和国内自由派一直唱衰中国不同。西方世界公认,只有中国才能够挑战西方,是唯一可以超越美国的国家。今年 4月本人应邀参加在法国众议院举行的关于中国“韬光养晦”战略的研讨会,这一观点一再被提及。
  当然,来到海外后与国家产生强烈命运共同体只是“出国外更爱国”的一个因素。更为不可忽视的是西方社会给予海外中国人的逆向“教育”。
  来到海外生活的华人(不是受邀请的访美学者之类的群体),不到三个月,都不可避免的遭遇到西方的三个“意想不到”。一是西方人骨子里的傲慢和优越感,尽管他们表现的可以非常的客气,友好。这种他们从十五世纪崛起后就渗透到骨髓的优越感,不仅表现在经常无意识的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当然也包括对中国的看法。更体现在他们对中国的无知。留学生在学语言阶段,介绍中国时,法方老师往往很惊讶:什么,中国也有高楼?什么,中国也有很多汽车?什么,中国也有......?可以想象,抱着“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理念来到法国的中国留学生面对这一切会做何感想。
  二是西方对中国崛起的不快、忧虑甚至敌意以及不愿接受。在这种敌意中,可以让你感到他们对中国的真正态度。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法国书店在最醒目的位置摆满了有关中国的书籍,除了极个别外,大都是从反面来表现中国。其中不乏极端反华之作。可是,一旦中国出现一本类似的图书(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可以说不》和现在的《中国不高兴》),马上就会被扣上极端民族主义的帽子。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让海外中国人相信他们向中国推销普世价值的用心和动机。曾有无数中国留学生对我讲:西方用民主搞垮了俄罗斯,现在又来搞中国。
  三是在西藏这个中国核心利益上大做文章。来到海外的华人无法理解西方对西藏狂热的关注和对达赖的一边倒的支持。尽管西方政府都是公开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在民间,却毫无二致的认为西藏是独立的国家,是中国的殖民地。更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西藏被中国占领前是民主政体。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当去年 “3.14”暴力骚乱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造假就毫不意外了。面对西方民众被洗脑后的偏执表现,没有人不对西方的新闻自由产生怀疑。特别是当许多中国人投稿试图为中国辩护时,均石沉大海。去年曾因在巴黎“4.19”华人大集会中发表演讲而声名大噪的一位留学生(后担任北京市的奥运火炬手),曾告诉我他亲身经历的稿件事件:他在多次投稿后终有一篇被采用。不料第二天,即收到负责编辑的电话,告知由于同意刊登他的文章,这位编辑已被训斥,认为与报纸的价值观不符。并通知这位留学生,以后也不会再刊用。在这种情况下,还希望海外华人对西方自我宣扬的民主、言论自由、平等产生认同感怎么可能呢?
  显然,正是这种离开祖国后产生的强烈命运共同体感受以及西方的现实,从而使得“出国后才更爱国”成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身居西方却对西方持批判态度的原因。我想从历史上看,这也是中国的政治伟人周恩来、邓小平等来到法国后却走向共产主义的原因。也是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之称的索尔仁尼琴流亡到西方却依然批判西方的原因。
  记得当年有位西方记者曾不怀好意的问周恩来总理:你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还是共产党人?周总理毫不迟疑的说:我首先是一名中国人。不知道这个回答对于沉醉于“国际民主主义”(仿国际共产主义)的自由派人士来讲是否堪称振聋发聩?
  附:当然海外华人对西方民主的质疑,更多的来自他们对这个制度的了解和切身体会,这些也绝不是国内自由派人士所能体会到的。这可以从他们想尽办法为落后的印度、混乱的泰国等进行牵强辩护可见一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