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一国两制“为啥HOU不住了?
“一国两制”为啥HOU不住了?
老 骥
香港特区立法会,18日否决了有关修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议案,70名议员中,大部分建制派议员在投票前离场,在场的37名议员,共8票赞成,28票反对,0票弃权,立法会主席曾钰本人按惯例未投票。建制派只有8票支持,而泛民派28名议员全部投了反对票。所以,不但议案被否决,而且否决的很难看。我觉得,不要小看了这件事,它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港独”已经成了气候。 什么是“港独”?就是在重大问题上香港不听中央的,另搞一套。香港在如何产生行政长官这么重大的事情上,竟然和中央对着干,而且还干成功了,这不是闹“港独”是什么 ?当然“港独”并不是分裂出去了,它还没这个能力,因为我们有驻军,但“港独”是可以独立出去的,就是变成国中之国、独立王国。“港独”并不是只指这一件事,它的表现形形色色,有目共睹,最不能容忍的是许多香港人至今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所以,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迎接“港独”掀起的更大的风浪。
香港闹成这个样子,原因若干条,如:殖民地情节啦,美英插手啦,精英政治啦,重资本轻民生啦,强调两制忽视一国啦,爱国教育没到位啦,等等。诚如斯言这都是造成“港独”的原因,但却都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是“一国两制”。众所周知“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香港回归提出来的办法,意思是香港回归后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必效仿大陆的社会主义,形象的说法是“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目的是减少回归的阻力,保留香港作为资本主义的窗口作用,为大陆改革开放服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和平统一台湾,并且条件更优惠,大陆不驻军,台湾可以有自己的军队,马英九说:“一国两制其实是为台湾量身定做的。”不过,台湾的历届领导人都不接受这个方案。
“一国两制”被认为是邓小平的伟大创举,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在当今世界上也找不到。但伟大不伟大,实践来说话,香港回归18年结果闹出个“港独”,足以证明“一国两制”并不成功,试想,在香港玩不转,在台湾还有戏吗?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我认为:
首先,“一国两制”不是创举而是想当然。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在当今世界上也找不到就一定是创举吗?不见得,社会主义是伟大的创举,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但在现实世界上还有别的国家。但凡历史、现实都找不到的东西,是创举的几率不大,最大的可能是想当然。一个国家搞两种制度的本身 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什么是国家?按照标准的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专政工具。中国实行“一国两制”,必然形成这样的格局,地方和中央不仅制度上不相容,并且政权上始终处于对峙状态。如大陆是无产阶级专资产阶级的政,香港、台湾则是资产阶级专无产阶级的政,完全是乱套。这不是想象而是现实,香港泛民派不就是要坚持资产阶级专政吗?选自己的人当特首目的不就是要更好的专政吗?如果他们认同中央共产党政权,就绝不会和中央对着干。这种互相冲突的现象让我们明白了一番道理:为什么历史上不搞这种制度,为什么当今世界上不搞这种制度,为什么最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不搞这种制度,为什么最落后的国家如柬埔寨不搞这种制度,为什么最战乱的国家如伊拉克不搞这种制度,为什么最分裂的国家如乌克兰也不搞这种制度。唯独中国搞这样的制度,真是奇葩。
其次,“一国两制”不是迫于形势而是另有所图。
人们可能认为,“一国两制”是因为香港回归的难度太大不得已采取的权宜之计,其实不是。当年英国的确不想归还香港,但邓小平明确告诉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如果谈不好,到时候中国将用武力收回香港。撒切尔夫人没辙,她向反对归还香港的国会议员们哀叹道:如今英中两国的实力再也不是鸦片战争时的状况了,双方倒了个个儿。邓小平保留香港资本主义制度,也并不是怕香港人不同意回归,可以说谁也挡不住香港回归,顶多香港的富人跑路,这也没啥了不起,后来他们的确跑过,但很快又回来了,大不了不回香港,但来投资,就像到大陆投资一样。实行“一国两制”的真正原因可以从邓小平的谈话中找到答案,邓小平说:“香港回归后,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有人问,50年以后呢?他说:“既然50年不变,50年后就不用变了。”当时人们对这句自相矛盾的话不甚理解,现在看到大陆的变化应该明白了。
不要迷信社会制度的魅力。不要迷信“一国两制”,“一国两制”HOU不住香港,更HOU不住台湾,这是毋容置疑的,必须直面现实。同时我们也不要迷信“一国一制”,如果认为通过改革开放,大家社会制度都一样了,就可以实现“一国一制”的和平统一了,那更是在犯傻。现实是无情的,大陆今天的社会制度比当年和香港、台湾的制度接近了许多,特别是经济制度和它们并无二致,都是市场经济,可是,香港闹“港独”,而台湾也离我们越来越远。80年代台湾80%的人支持中国统一,今天支持统一的还不到10%,看来,社会制度的作用在统一面前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其实,几百年前清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清朝和台湾都是封建社会,都是地主阶级的统治,但台湾并没有因此而觉得和尚不亲帽子亲,而是坚决抗拒统一,清朝也没有一味怀柔去搞“三通”,而是“禁海”,并用武力将台湾纳入了版图。我们主张和平统一,但我们绝不承诺不使用武力,我们不但要这么说,也应该这么想。
在统一问题上,我发现存在着股市和房市效应。大家知道,股市是逢低买进,逢高卖出,房市则相反,是买涨不买落。统一双方中央一方像股市,他必须尽量让地区一方越来越弱,在它最虚弱的时候将它吃掉,这就叫做乘虚而入。而统一双方地区一方像房市,你越提高门槛,它越想进来,你越降低门槛,它越不搭理你,这就叫做敬酒不吃吃罚酒。所以,了解了这个规律,我们在统一问题上就要多动脑筋,遇事悠着点,不能一根筋,不能把对方宠坏了,更不能把对手养的越来越强壮,这不是智慧,而是愚蠢。说到底,还是老祖宗的办法好:恩威并施,缺一不可。总之,既然“一国两制”HOU不住了,我们是不是该换个思路了呢?
201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