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邓小平的文革经历典型地反应了真实的文革

火烧 2011-04-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分析邓小平在文革期间的政治、生活待遇,揭示其文革经历如何反映真实文革情况,结合纪录片内容探讨文革时期的实际状况。

邓小平的文革经历典型地反应了真实的文革

   

根据凤凰网的一贯立场,其精心编排的5集纪录片《忘不了邓小平》,绝对不会真心实意地说文革一个字的好话,本片主人公曾对日本前首相中曾根说,自己一生最痛苦的时候是文革时期。可想而知,高度肯定邓小平的纪录片《忘不了邓小平》,对文革会持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

   

邓小平作为毛泽东《我的一张大字报——炮打敌军司令部》锋芒所指,即文革期间“中国第二号走资派人物”,文革批斗的头号人物之一,1969年10月到江西后的生活,他的文革际遇应该能典型地反应真实的文革,究竟是什么样子。

   

那么,《忘不了邓小平》(第3集http://v.ifeng.com/documentary/figure/201009/6b4c9aee-a65b-4bdd-807a-0e6e01255082.shtml)中,邓小平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工资待遇待遇是怎么样的呢?

   

一,政治待遇:

   

1,  干部规格仍然很高。  他是被“停职”,而不是免职、撤职,没有受到任何揪斗;去江西时,由于东西太多,运送东西的飞机居然因而“超重”,“一半的东西”仍滞留在北京住处。给汪东兴去信后,当时未带走的行李、书籍居然也从北京送了过来。

   

2,  尚享有安全保卫。  住陆军步校,住处特意为他重新选择,为他独辟铺垫田埂小道,都是安全起见。同时,地方、工厂敢这样安排,也似乎说明,“红色恐怖”不存在或没那么严重。

   

   

3,  1972年,邓小平获准在江西四处考察,地方按上级“省级干部待遇”接待指示接待。并且,邓小平着中央常委才穿的防呢丁全毛服装,毛泽东将之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

   

二,生活待遇:

   

1,  红砖房,有围墙,独门独院居住。当时,中国红砖房还不怎么多,更别说宽敞明亮了。

   

2,  有照料邓小平一家三口的专职人员(江西新建拖拉机厂女工程红杏)。邓小平一家三口是指邓小平、卓琳和年龄与邓小平相仿的邓小平继母夏伯根。1971年,不忍批斗跳楼致残的邓朴方到江西,后到医院住院治疗。

   

3,  根据邓小平的要求,党中央、毛主席特批,邓家“小的子女”后全部在江西上了大学。不是说文革摧残教育“不读书”吗,这怎么回事,我不太明白。

   

4,  邓小平在工厂工作期间,工人们不但专门为邓小平在车间旁边盖了个红砖砌的厕所,工人们还每天用水冲厕所,好让他“用起来干干净净”。

   

三,工资待遇:

被打倒后,在北京时,邓小平享受的仍是“行政二级”(这工资级别我怀疑凤凰-乌龙搞颠倒了错了)工资待遇,月404元,卓琳享受的是“行政四级”工资待遇,月120元,两人加起来月共524元。到江西一个月后,所有工资停发,每个月两人共有205元的生活费,月共花销60元,余下的全部积给子女。

1968年,毛泽东的工资月404.8元,江青月243元。当时,工人平均工资月约30元,高的不过100元。就在该纪录片中也说到,1972年邓小平在江西考察时,江西革命老区老百姓的年收入才三、四十元。

因此,邓小平一家可谓衣食无忧,卓有余裕。按照邓小平对经济极端重视的习惯,这个待遇怕也不算怎么少。

   

综上种种,联系邓小平当时的特殊标签身份“中国最大走资派第二号人物”,属于批判斗争对象的头号人物之一,尚安然无恙级别还不低的生活着,可想而知,那些次要人物、次次要人物,如果没有其它实质性的严重错误或犯罪,又如何会遭到无情批斗、揪斗,真正被冤枉的又有多少。

妖魔化文革的人,往往把面对苏联的严重军事威胁之下,为防万一,中央统一部署,将中央领导纷纷向全国各地疏散的行动,说成是有计划的大规模“迫害”。同时被疏散的还有无数工矿企业及干部职工,总不能把这个也说成是迫害吧。

邓小平实际就是被疏散到了江西,不然,仍享受那么高的各种待遇就无法解释。

 

邓小平的文革经历,实际上也旁证刘少奇等到河南的真实原因,与妖魔化文革人说的“迫害”根本就不一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