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堵车反映片面思维与畸形发展
李克勤(jixuie)题记:去给故去的亲人扫墓,还是乘的专线车,并且还再三研究错开高峰,但是错开了扫墓的高峰时间,还是错不开市区内的堵车,因为这个堵车就是到了晚上十点,有些路段还是要堵的,我们应该称之为恶性堵车。恶性堵车反映片面思维与畸形发展。
所谓恶性堵车,就是这个毛病不是良性的,良性的毛病好治,恶性的毛病需要综合辨证医治才能医治,有时候还得来点猛药才行。
恶性堵车,是长期积累的问题,一旦毛病发出来,用“贴膏药”的办法,根本起不了作用。
北京的路恐怕是全世界大城市里,首屈一指的,然而堵车也是首屈一指的。
令人不解的是,全国这么多城市怎么都要步北京的后尘,靠多修路来缓解,结果,还是恶性循环。
由此,想到当下中国普遍的问题,到处都或多或少有的问题,就是片面思维,导致畸形发展。
片面思维,就是只考虑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甚至对其他方面装聋卖傻,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私营企业里,就是“老板永远是对的”,只盯着老板做事是不会错的。
公共管理领域,看谁官大,看谁说话算数,就听谁的。
企业,到底有多少真的是跟着市场需求走的?
为什么有那么多商品生产过剩却还要涨价?
为什么那么多私营企业主,经常搞得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企业却出了大事?
公共管理部门的问题,就不必多说了。
只说关于堵车问题,有几个城市敢像重庆那样,公开把“畅通重庆”作为一个醒目的目标,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片面思维,配上高速发展,必然的结果就是有些方面发展的迅猛异常,而相应的配套设施,完全跟不上,就像汽车工业为GDP带来如此辉煌,而道路建设,以及城市综合配套管理总是跟不上一样。
这就像一个人在成长期,胳膊像泰森,腿却象冰棍一样。
这正常吗?
这不是畸形发展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什么意思?
以人为本,不是以物,更不是以GDP为本;
全面发展,不是片面发展;
协调发展,不是畸形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是不顾自然社会承受力的连续的高速发展;
发展的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不是置大局于不顾。
最近中央领导强调“关键在落实”,全社会到了切切实实行动起来,落实一下我们应该有的“行”之通畅,这是每一个人的生活之必需。
参考:两位美国资深记者对“重庆实践”的采访报道(续1)[2011-01-16 07:08]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28628D7DA5.html
两位美国资深记者对“重庆实践”的采访报道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282C767DA5.html
毛泽东到底开放,还是不开放[2009-09-13 07:08]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86EE091FDAD.html
席勒: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迫切的需要[2011-01-11 15:19]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268478FDAD.html
学习毛泽东,把握科学发展观[2008-09-24 10:33]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4175370FDAD.html
城市文明要有城市文化支撑:读新民大哥一文有感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462A547DA5.html
建议市长多学学李瑞环的作风、作法和作为[2008-10-03 17:04]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4279EF07DA5.html
在大方向上要讲做什么,还要讲不做什么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479537FDA5.html
http://www.like-qin.com/shownews.asp?id=768
精神不会多余或者不够用:企业家素质漫谈8[2011-03-09 10:16]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3FA8E0FDA5.html
欢迎交流:历史印证了毛泽东 - jixuie.home.news.cn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原文地址:恶性堵车反映片面思维与畸形发展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49E716FD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