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茅于轼:不要拿我交的税去建航母
茅于轼先生说:今年3月6日《参考消息》报道了一条不大为人注意,却又非常重要的消息。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宣布,台湾不与大陆搞军备竞赛。这条消息的重要性在于:一,台湾的百姓是理性的,懂得搞军备竞赛对自己不利;二,马英九得到台湾广大百姓的信任,敢于做出看似对百姓的安全不利,而实质是有利的决策。并以此推断:这也说明台湾的百姓和政治家更成熟,更有理性,能够冲出习惯的约束,开创新的对外关系的格局。
得出这种判断也是值得商榷的。台湾自从民进党执政以来,经济面临多年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现实,马英九执政以后也没有太大的转变,与之相反的是,大陆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独立经济体,以台湾目前的实力,就算他拼死拼活,也拼不过大陆。与其鸡蛋碰钉,毋宁苟且活着,这是连小孩都知道的道理,怎么说能够“说明台湾的百姓和政治家更成熟,更有理性,能够冲出习惯的约束,开创新的对外关系的格局。”何况,台湾没有大国负担,没有来自敌对国家的军事压力,就算有来自大陆的军事压力,可他们一方面有美国的《台湾关系法》的保护,还有大陆领导人的郑重承诺,只要台湾不宣布独立,内战就不会发生。另外,中国的领土被周边国家蚕食,它不必为此担责,相反,他还有可能指责大陆。
文中说:设想如果大陆领导人胡锦涛也决定不搞军备竞赛,会是什么结果?很可能首先是军工部门反对。这样做无异是夺了他们的饭碗。我国的武器工业养活了许多人,也有巨额利润,这个部门活得很滋润,还有大量出口,能够赚取许多外汇。消减武器生产显然对他们不利。其次老百姓也未必同意。过去中国很穷,建不起航空母舰,因此受人欺侮。现在我们有钱了,有了航母可以免受欺侮,更能扬威天下,这是一个大国应该有的气派。持有这样想法的人有多少,不知道。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大家都这样想,就会出问题。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宣称自己不称霸,但是霸权思想还是有的。总想耀武扬威一下,过过瘾。小国的百姓中持这种想法的人大概会少一点。这大概只有街头小民才会有的街市语言,不知道怎么会出自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学问家之口,我实在想不通。一种行为如果存在多种可能,我们就不能因为一种行为存在某种可能,就一定把他说成是这种可能。为了“耀武扬威”,仅仅是一种可能,但是,当建造航母成为国防建设的必须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认为是在耀武扬威。那么,文章后面围绕“耀武扬威”所说的一大推话,就是空话了,不必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