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2010-3-29)
网络时政文摘(2010-3-29)
政绩亮丽百姓苦 整治污染先治官
被自杀疑案频仍 公信力荡然无存
南韩军舰爆炸扑朔迷离
军舰离奇沉没 南韩战力存疑
龙吟大地:鹰鸽公开论战对美策略
朴南基被处决 军方正在全面接管朝鲜
鲁迅投枪:西南抗旱灾孩子打头阵
强词有理:救灾如做骚
关心集:千秋功罪
昆明骚乱数百人袭城管烧车 官方通报「打砸烧」
长沙房产局数据掺水 官员斥记者写"狗屁"文章
.................................................
政绩亮丽百姓苦 整治污染先治官
太阳报
本文重点
* 阳奉阴违 消极抵制
廿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刚开始,中国便接连爆发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悲剧。单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大规模铅中毒事件,便先后在四川内江、湖南郴州嘉禾,以及陝西凤翔等地爆发。其中湖南嘉禾县铅中毒儿童的数字,更飙升至超过三百人。无辜稚童用他们一生的健康,甚至脆弱的生命,为权贵的贪婪、官员的无能和政府的失误埋单。社会不仁,以弱者为刍狗,怎不令人扼腕?
无独有偶,英国着名医学杂志《刺针》日前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后沉重的环保代价算帐。报告称,环境污染正成为危害中国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中国每年死于因空气污染所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人数,高达一百三十万。
除了空气污染令蓝天消失外,水污染同样导致绿水不再。中国二百条主要河流中,目前仅有一半的水质适合饮用;而在二十八个主要湖泊和水库中,更有逾四分三的水质不适合饮用。
残酷的现实,恐怖的数据,既让人哑然失语,更惹人痛苦反思。多年来为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不惜牺牲国人的生活质素和身体健康,过度耗费宝贵的自然资源,更让环境蒙受无可挽回、不可逆转的破坏,甚至威胁到民族的存亡,这种以牺牲后代福祉为代价,要钱不要命的发展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长期以来,GDP数字在地方官政绩考核体系中佔据了主要位置。经济愈上得快,升迁的机会愈高,手中掌握的权力也愈大,藉机谋取私利也愈容易。
阳奉阴违 消极抵制
相比之下,环保则变成可有可无,甚至连「花瓶」也算不上,许多地方官更将之视作负累。前几年当局推动的「绿色 GDP」因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消极抵制而无疾而终,推动环保阻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内地不少地方,环保仍未列入政绩考核体系,可见整治污染、改善环境的最大障碍,其实在官场。
以湖南嘉禾的血铅事件为例,被指是污染源头的两家企业,从建厂到生产,环保部门一直在干预,并先后十次处以罚款甚至责令停产,然而十道「令牌」如同废纸,毫无阻吓作用。直至去年底,当地陆续有小朋友被验出血铅超标,惊动全国,政府才不得不下令污染企业停产。
嘉禾属于贫困县,政府急于招商发展经济,对污染企业放软手脚,甚至刻意放纵。环保部门虽有执法权,但其本身归地方政府管,一切须以「经济大局」为重,结果有法不能执,有权变无权,只能眼睁睁看着铅毒四处肆虐。
经济发展优于一切,GDP数字代表一切的政绩思维,其实正是当下中国最大的「污染源」,毒化官场,遗害百姓,殃及后代。整治污染,首先要从整顿官场开始,不严惩那些只求GDP数字光鲜亮丽,懒理百姓断子绝孙的无良官员,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将永远与中国无缘。
被自杀疑案频仍 公信力荡然无存
东方日报
本文重点
* 急功近利 刑讯逼供
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孟建柱日前表示,最近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严重损害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这是公安部门最高负责人首度公开承认公安机关内发生众多疑犯离奇死亡事件。
就在孟建柱讲话前几天,湖北襄樊市一个派出所内又发生疑犯猝死事件。死者傅某涉嫌哄抢物资被传讯,数小时后就伏尸派出所厕所内。警方坚称,傅某是服毒自杀的,但家人怀疑他在审讯过程中曾遭毒打。
近年公安机关内发生疑犯死亡事件后,当局通常宣称是自杀,但事件都疑点重重。例如前年十月,一名风水先生在河南汝州市一个派出所内用皮带上吊身亡,其左臂上写着「脸比金贵,一生清白,天大冤枉」十二个字。又如河南省周口市一名下岗工人因与他人口角被拘捕,数小时后就在派出所楼上堕下死亡,警方结论是「跳楼自杀」,但其尸体有明显被殴打痕迹。更奇怪的是,参与审讯的几名警员在一夜之间集体蒸发,不知去向。
在这些所谓自杀事件中,派出所都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要跳楼的,肯定被关押在楼上;要上吊的,很容易找到皮带之类的工具;要服毒的,派出所内就会有滴滴畏等毒药。最匪夷所思的,莫过于昆明市小南派出所那宗疑犯自缢案了,疑犯本来戴着手铐,却能自缢死亡。警方称疑犯是用一张纸币打开手铐,然后用自己的鞋带自缢。这哪里是自杀,简直是在变魔术!
急功近利 刑讯逼供
很明显,这些死亡事件大有可能是刑讯逼供的结果。近年,公安部门将升职加薪与破案率挂鈎,一些急功近利的公安人员为追求破案率而不择手段,刑讯逼供、侮辱人格事件不断发生,有疑犯受不住酷刑而丧生,也有人不甘受辱愤而自杀。更不堪的是,有些警员充当黑势力保护伞,利用职权杀人灭口,毁灭罪证。
对这些事件,当局往往草草调查便宣布是自杀。确实捂不住了,也只对有关人员给予行政处分,鲜有追究刑责。当局的纵容令枉法者更肆无忌惮,公安机关内「被自杀」事件日益增多。
此次孟建柱公开承认「非正常死亡」频仍,显示当局已不得不正视问题。他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加强教育,引导干警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格,体现人道。然而,光教育是不够的,一定要查清真相,追究涉案公安人员的责任,对刑讯逼供导致疑犯死亡者要追究刑责,对利用职权杀人灭口者更须从重打击。
公安内部的玩忽职守行为,已令警民关係空前紧张,上海前年发生凶徒持刀闯入公安局,砍杀多名公安人员的恶性凶杀,就是血淋淋的教训。可惜不少公安人员拒绝吸取教训,依然贪赃枉法,草菅人命,长此以往,悲剧必然一再重演。
虎视寰球:南韩军舰爆炸扑朔迷离
本文重点
* 海域划界 纠纷不断
* 海上冲突 由来已久
南韩军方最近有一艘军舰离奇爆炸,原因至今未明。南韩军方称,二十六日晚九时四十五分左右,在西海白翎岛西南方一点八公里海域,南韩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所属的一艘巡逻舰因原因不明的爆炸事故而沉没。经证实,这艘战斗舰是排水量一千二百吨的「天安舰」。之所以称之为离奇爆炸,是因为在南韩海军历史上,巡逻舰级以上大型战斗舰因爆炸而沉没这还是第一次,且似乎没有北韩介入的迹象。
爆炸如此离奇,只有两种可能:技术故障与敌方偷袭。当局暂时认为可能不是北韩所为,但从战斗舰突然沉没来看,并不能排除北韩用潜艇鱼雷或水雷攻击的可能性。联合参谋本部称:「巡逻舰的船底遭受不明原因的破坏。」
海域划界 纠纷不断
据悉,当天肇事海域没有发生南北舰艇交战。南韩媒体围绕事故传出各种猜测:「几乎可以确定是因为遭受北韩攻击而沉没。」有人提出:「对排水量一千二百吨巡逻舰的攻击不同于过去对虎头海凋舰的攻击,这实际上等同于宣战。」但有分析认为,北韩用鱼雷攻击的可能性很小。还有人提出不确定消息称,南韩海军向北韩船隻开炮射击,故推测「可能是南北交火造成沉没」。不管如何,目前仍未有明确迹象显示事件是北韩军方所为。不过,南北韩早前海上冲突频生倒是不争的事实,偏偏在这方面北韩态度相当强硬。
北韩海军司令部日前通过发言人声明宣布:「北韩军方决定将西海军事分界线我方水域界定为海岸及岛屿炮兵队的『平时海上射击区』,以应对韩军好战狂的盲目军事挑衅行为。」北韩单方面主张的西海军事分界线,比现有的西海北方界线(NLL)更加靠近南侧。据南韩媒体分析,北韩所公布的「平时海上射击区」与韩方海域重叠,因此北韩军队的射击演习给韩方船隻构成直接威胁的可能性增大。
海上冲突 由来已久
其实,北韩军方早于一九九九年六月,就在第一次延坪海战后举行的板门店将军级会谈上,主张划定新的西海海上分界线,并于当年九月通过总参谋部的「特别报道」宣布现有NLL无效,单方面公布了「人民军海上军事控制水域」。北韩军方在当天声明中也称:「再次向国内外宣布,在北韩西海不存在非法的『北方界线』(NLL),而只存在我们宣布的海上军事分界线。」
此外,当时北韩官方则内部宣称,北韩在早前的「大青海战」中获胜。当时侵犯西海北方界线的北韩警备艇被南韩海军炮火击中后退回北方水域,且有多名北韩官兵伤亡。另外,北韩军部的「实权人物」、人民武力部部长金永春一个月来没有公开露面,也引起媒体猜测。也许,真相不久就可以大白。
邱震海
军舰离奇沉没 南韩战力存疑
太阳报
南韩海军天安舰日前发生离奇勐烈爆炸沉没,数十名海军官兵失踪,生死未卜,南韩军方和官员之间在交代意外起因方面欠缺沟通,以致出现多个版本,令失踪官兵家属无所适从,怒气攻心。无论今次事故因何而起,美国应否按原定计划将作战指挥权交还南韩的问题,相信变得更为棘手。
南韩当局目前正与时间竞赛,由于肇事海域水温相当低,随着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失踪官兵存活机会更见淼茫,有家属就要求南韩政府动员军方以外的潜水员加入搜救行动。南韩军方称,不少失踪官兵被困船舱与天安舰一同沉进海底,似在暗示家属不应抱太大期望,但南韩总统李明博敦促救援队伍坚持下去,抱着失踪者仍然存活的信念执行任务。
搜救失踪者固然是争分夺秒,查明意外起因同样刻不容缓,盖南韩军方和官员解释今次事故时不停改口风,令人怀疑意外别有内情,有失踪者家属更怒斥军方是骗子,表示有生还官兵透露天安舰船身有破洞,需要整修。今次意外因内部爆炸抑或是外部攻击而起,相信要待天安舰残骸被捞上水才有结论,有南韩军方官员透露,打捞工作可能需时一个月。各方林林总总的揣测,令军方承受更巨大的压力。
其实,无论意外成因为何,南韩海军的实际能力难免被打上一个问号。若爆炸于舰内发生,这可能与船员处理反潜武器和爆炸品失当有关;若说天安舰撞上礁石导致舰上武器发生爆炸,「舵手」也难辞其咎,盖南韩军舰是肇事海域的「地头虫」,经常在附近一带演习或巡逻,天安舰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居然撞上固定障碍物,实在说不过去;若果天安舰因撞上水雷爆炸沉没,难免令人怀疑当中涉及人为疏忽因素。有分析指,北韩海军力量有限难以击沉天安舰,若今次事故因北韩发动攻击所致,外界不得不重新评估南韩的海上作战能力。
南韩海军早前于釜山作战司令部举行第七机动战团建军仪式,意味着南韩摆脱以北韩作假想敌的传统防衞型任务,向「大洋海军」道路进发,有军事专家泼冷水,指南韩海军一向以近岸舰隻做主力,短期难望培训出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先进的舰艇和武备。观乎今次天安舰离奇沉没事件于南韩熟悉的水域发生,第七机动战团向广大的海洋进发,又是否「未学行先学走」呢?
更重要的是,南韩是否准备好从美国手上接回作战指挥权?虽说南韩希望在国防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减少对驻韩美军的依赖,但想与做是两码子事,面对来自北韩林林总总的军事挑衅,南韩一旦应付不来,朝鲜半岛以至东亚局势的安稳难免受损。待南韩政府查明天安舰事件,美军才决定是否如期将作战指挥权交还对方也不迟。
龙吟大地:鹰鸽公开论战对美策略
本文重点
* 鸽派:共同利益大于分歧
* 鹰派:以冲突性利益为主
笔者认为,中美关係今年的决定因素是看人民币汇率战,而汇率战的一个决战点是在四月看美国是否真的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此役全球关注,如果美国当局真如财长盖特纳所言,「我们不能强迫其做出改变」,那就事缓则圆,反之战火升级。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北京对外智库出现鹰鸽公开论战。事实上,军方强硬的声音早就震耳,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大校新书《中国梦》,提出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甚至称「要丢掉对美国的幻想、要和美国进行世纪对决」。由于军方的特殊智能,可不以为怪,但当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也加入鹰派行列,人们就另眼相看了。他与鸽派代表中国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针锋相对,笔者认为,两人其实背后各有人,两人的论战是决策层相争的反映。
鸽派:共同利益大于分歧
阎学通和吴建民论战,概括而言,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中美利益关係的判断;二、北京应对美国新攻势的策略。
吴建民认为,中美当然有分歧,比如台湾、售武问题,中国人非常反感向美国人进行交涉,西藏的问题美国人有些表态中国人也很不赞成。但回头看这三十一年,这些问题并没使两国关係停顿甚至倒退,这就说明双方都考虑了大局。从邓小平到胡锦涛,中美有共同利益,也有分歧,但共同利益大于分歧。
吴建民用「反感」、「不赞成」,轻轻带过中美矛盾,最为鹰派诟病,但是他聪明地引用领导人的话来论断中美利益关係,同时,他也是这样去讲目前对策。一九八九年中美关係跌入最低谷,邓小平讲了十六个字:「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吴说今天也要这样做。
鹰派:以冲突性利益为主
阎学通则说:「我觉得中美之间冲突和对抗的利益远远大于共同和互补的利益。」他指中美都不愿公开承认双方的冲突性利益大于共同利益,双方都想维持目前这种虚假的友谊,而让中美关係非常不稳定。
阎学通认为,政治方面,中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不一样,中美关係以冲突性利益为主,美国同情达赖、「台独」、「疆独」;安全方面,中美的冲突性战略利益更远大于共同利益,美国对台军售以防止中国统一台湾。与此相比,在世界其他地区防止核扩散、反恐和维和的共同利益显得非常间接。中美经济虽然利益互补,但在汇率问题和贸易不平衡问题有冲突,有需要时,汇率战和贸易战会配合遏制中国战略而战。他说,基于美强我弱,要採取「明确战略」,告诫对手不要越过底线。但他也说,明确不等于不做任何妥协。
综合而言,笔者相信北京高层目前是八字方针:「不搞对抗,守住底线」。
古吕
朴南基被处决 军方正在全面接管朝鲜
明报
早前媒体广泛报道,北韩(朝鲜)主管货币改革的官员朴南基,因为改革失败引起民愤,被金正日作为代罪羔羊,毅然处决。报道一出,各界对「北韩主要官员问责制」的钢铁纪律无不震惊,有网友戏谑地建议内地或特区政府效法,评论也对金正日如此重视民意感到不可思议,认为这反映了北韩劳动党的统治出现变数。
笔者接触了美国一些长期观察北韩的专家,却对上述分析颇有保留,只是他们不愿当时事评论员,才鲜有透露观点予坊间。概括而言,据他们了解,朴南基作为一位 77岁的北韩资深老干部,一直被当作经济沙皇,重要性从他百多次陪同金正日视察全国各地可见一斑。但原来朴南基过去曾多次被金正日整肃,二人就经济问题的意见经常不合,金正日每过数年就会把他下放到合作社或其他基层组织,「接受群众再教育」,然后又把他迎回中央,这成了二人相处的常态。某程度而言,这根本是金正日和高层官员的一般关係,要是朴南基只是因为货币政策出问题,金正日只会沿用一惯习惯把他整肃,不会下如此重手。他们对朴南基是否真的死了,甚至也存疑问。
此外,他们也认为金正日并不会担心民愤,认为相关报道都是流亡海外的北韩异见人士散佈开来,用来宣传北韩民怨沸腾。事实上,北韩民怨在目前体制下也是沸腾不起来的,因为当局那互相监控的管治模式依然奏效;货币改革引来的不满,只和计划经济更改配给带来的不满差不多,不会造成全面崩溃。据这些专家透露,过去两年北韩农产品大丰收,起码民心比前数年稳定。
从上述逻辑推论,假如朴南基真的被处决,也不会是因为货币改革,亦不是因为「北韩问责制」发挥作用。能真正刺激金正日神经的,只是他头号关注的接班人问题。这些专家相信也许朴南基被认为在结党营私,捲入了金家三子的权力斗争,甚或被认为在代表美国或中国利益,这才被借故干掉。基于这分析,他们认为这案例和北韩经济政策没有真正关係,也不能期望在金正日任内有大幅度变革;要是有改变,也只会在接班人身上当作政绩工程出现。
无论他们的观点是否接近事实,笔者一直相信真正能令北韩经济出现变数的,恰恰是最强硬的军方。当朝鲜局势风雨飘摇,军方去年却公然接管国家出口,并负责对中国大陆输出矿石资源,直接掌握外汇,这根本就是苏联崩溃前,一些国家资源逐步被私有的翻版,不过前苏联的主角不是军人,而是政府官僚罢了。此后,北韩把海外负责间谍工作的机构与人民武力部的侦察局合併,扩编为「侦察总局」,将之归入军方监管范围,也就是将有能力得到外汇的人都由军方操控,希望把国家主要资金来源都交予军方。此外,北韩军方不时调派卡车,前往各地的国营农场,运走当地收成供部队使用,据说有时比率抽取高达1/4,与其说这是国家的额外税收,倒不如说是军方为增加自己转型的资本进行的前期工作。当北韩军队有自己的谋生能力,特权阶级必然出现,对国家市场化不一定反对,反而只要兼顾了自己的利益,还可能在关键时刻出乎意料的支持。由于北韩是那么封闭的国度,我们更不能以正常逻辑阅读当地的一举一动。
鲁迅投枪:西南抗旱灾孩子打头阵
本文重点
* 宁赠友邦 不与家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西南地区发生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逾千万同胞处于生死边缘,各地民众自发捐款捐物,「血浓于水」令人感动。但与此同时,我听说有人乘灾打劫,不断哄抬物价;更有官员藉救灾大出风头,提出不切实际、得不偿失的主张。
共青团中央及全国少工委近日发通知,要求发动全国共青团员及少先队员每人捐一瓶饮用水,透过「送水突击队」送往灾区,其动机及成效就备受质疑。以中国之大,共青团员及少先队员达二亿之众,每人捐一瓶水,如何收集、如何运输?怎麽保障水质的安全?二亿个胶瓶会不会沦为环保灾难?只要是头脑稍微清醒的人,都不会出这种劳民伤财、利小本大的「馊主意」。
更何况,捐献属于慈善行动,只能倡导、号召,不能强迫,而且形式不拘,要求每人捐一瓶水显然违背了自愿原则,舆论必然质疑这不是捐水,而是公然的摊派、索取。即使灾民收到水,喝起来也不是滋味。
抗灾是一场硬战,应该由成人上阵,由官员身先士卒,然而这次却由少先队员、共青团员打头阵,可见主事者是将抗灾视为表演,视为政绩工程,他们在乎的不是灾民,而是表现自己。是的,共青团中央及少工委这次确实是出了名,但恐怕不是美名,而是恶名。
孩子先捐水,接下来就轮到大人。我发现,每次发生灾难,当局总是要求百姓节衣缩食,捐钱捐物,难道政府缺钱吗?非也,为节省十分钟路程,当局一掷数百亿元建造磁悬浮;各地鳞次栉比的豪华办公楼,令白宫、白金汉宫都相形见绌;每到年底,各级机关要求突击花钱、分钱;光是公款吃喝嫖赌每年就高达万亿元……当局平时总是财大气粗的样子,救灾却打起老百姓腰包的主意。
宁赠友邦 不与家奴
这也罢了,世界各地发生灾难,中国为体现「大国责任」,总是打肿脸充胖子。印尼海啸,中国捐了好几亿人民币;海地地震,捐了约两千万美元的资金及物资;上月智利大地震,当局先紧急捐款一百万美元,接着从各地调集二百万美元的物资,用大飞机运过去。然而,对于国内受灾同胞蒙难,为甚麽不能同样调动大飞机运水呢?对外国人讲责任、讲仁义,对自己人就不需要吗?
「宁赠友邦,不与家奴」,这是当年慈禧太后的名言。看样子,这句话似乎还没有过时。
周绍兴
强词有理:救灾如做骚
西南大旱,赤地千里,数千万人受灾,其中一千多万人连饮水都困难,经济损失超过二百亿元人民币。由于家乡实在呆不下去了,单是云南和广西两地就有百万人外逃求生,在大国崛起、和谐社会的讚歌声中,人们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的大地和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悲剧。
都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何支援呢?当局号召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每人捐一瓶饮用水,再以「送水突击队」等方式送到灾区,令人啧啧称奇。今次旱灾是百年一遇,这种救灾方式大概也可以称得上是百年一遇吧。
一人捐一瓶水就能为灾区解渴?开玩笑,莫说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单是那麽多塑胶瓶所带来的环保问题就遗害无穷,难怪网民讥讽这是形式主义作祟,救灾有如做骚,有姿势无实际。
人们不解的是,如今的中国政府并不缺钱,为何要以这种不切实际的方式救灾。较早前海地发生大地震,中国政府第一时间送钱送物,估计前后总共捐了约二千万美元的现金和物资,据说这是为了树立甚麽「仁者大国」形象。然而,这次西南地区大旱,政府当局又拨出多少款项赈济灾民呢?中国政府可以派专机万里迢迢地把物资送到海地,为甚麽就不能派专机或火车为西南灾民送水送物呢?难道对外人要讲仁义,对自己的子民就不需要?
慈禧太后说过一句话:「宁赠友邦,不予家奴。」这句话现在似乎还没过时。
陈竞立
关心集:千秋功罪
西南地区发生罕见大旱灾,农田龟裂,赤土千里,上百万灾民大逃亡。灾情之严重,为中共建政六十年来所罕见。
这令人想起了毛泽东时代,那时也经常连续数月滴雨不下,却很少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究其原因,就是那个年代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建了大批水库,蓄备了充足水源,在旱季可以放水灌溉。
说实话,这应归功于当时的人民公社制度。当局可以从农村无偿抽调劳动力从事水利建设,才建成那麽多水库。
然而,时代不同了,人民公社早已寿终正寝,分田到户后,劳动力都进城打工去了。更重要的是,政策已改变,再不能随便抽调农民修水利,要筑水库就要由政府拨款请民工。
本来现在库房有的是钱,拨款修水库根本不成问题。可惜地方官多数急功近利,钱都用在政绩工程上了,谁会想到那些既无即时效益,也不会名传后世的水利工程!于是,这些年不但罕有新水库落成,原有的水库也多数年久失修。例如广西等地就有不少被荒废了的水库,而当地亦是今次大旱的重灾区。
世间事就是这麽奇怪,当年秦始皇拉壮丁筑长城,搞到天怒人怨,甚至有人编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来骂他,但最终为后人留下了长城这个世界奇观。
同样,毛泽东当年下令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要农民饿着肚子修水库,以致怨声载道,却为神州大地留下了星罗棋布的水库网,直到他离世后仍在发挥作用。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关松
昆明骚乱数百人袭城管烧车 官方通报「打砸烧」
明报
内地首次因小贩与城管队(类似小贩管理队)发生冲突而酿成大骚乱。昆明市城管人员被指打伤一名摆地摊的妇人,数百民众怒而掀翻10辆城管车和警车,并烧眦3辆汽车,事件中有9名城管队员和4名警员受伤,也有在场记者和途人被打伤。官方通报为「打砸烧」事件,带走40人调查。
综合云南传媒报道,前晚8时许在昆明北仓仓农贸市场前,56岁云南昭通籍妇女杨胜秀正在摆卖炸洋芋(类似薯条),目击者张先生说,突然驶来一辆城管执法车,「车上下来4个穿制服的,3男1女,下车后就把炸洋芋的车给掀了。」
误传小贩被打死 人群失控
杨胜秀试图逃跑,但被城管拉住,溷乱中她受伤倒地,人群中爆出一声高喊「城管打人了!」数百民众上前围住城管车辆,不让其离开,要他们将杨胜秀送院,并要求交出「凶手」。9时许,人群情绪愈来愈激动,有持棍民众将城管车砸烂,有传言称杨胜秀被打死,令民众更加愤怒。警方到场试图维持秩序,封锁部分路段,用扬声器喻谕人群离开,但场面仍然失控。
掷石追打城管车 狂殴警员
11时许,十多名手持盾牌、警棍的防暴人员到场增援,护送3名城管队员从车上下来,人群中有人喊:「不能让他们走!」大量石块、砖头飞向城管队员,其中一名城管员头部流血,由同事扶上车离开。约有100人仍继续用石块追掷车辆,用1.5米的长棍打砸车窗。
一名持盾牌的防暴人员被十多人打翻在地,有人劝说「不要打了,再打他就要死了。」人群才散去,有两人搀扶伤者离开。至昨日凌晨1时40分许,数十人戴覑手铐,被警察押上警车离去,砸坏的车辆被拖走。至凌晨2时30分,事态才平息,骚乱持续了6个多小时。
骚乱持续6小时 40人被拘
昆明市五华区政府昨日通报称,摆档的杨胜秀「违法佔道经营」,拒绝接受处罚并骑车逃避,「在城管人员与其拉扯中,致使杨胜秀倒地」。官方表示,事件中有9辆城管被掀翻,其中3辆被纵火;4辆警车被砸烂,1辆被掀翻,有9名城管和4名警员受伤,警方带走40名「涉嫌打、砸、烧的人员」调查。
事件中,云南《生活新报》採访中心主任熊熊遭执法人员打伤,现时仍需留医,官方指熊熊不听劝阻,强行穿越警戒线,所以要「进行强行处置」,但《生活新报》否认指控并表示强烈抗议。另有一男一女两名途人受伤。
长沙房产局数据掺水 官员斥记者写"狗屁"文章
红网3月28日报道连日来,记者通过暗访长沙二手房交易市场、专访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有关领导,对二手房“权威”统计数据偏离实际、“阴阳合同”监管、“掺水数据”被高价出售等问题予以了连续报道。26日,即有一自称是长沙市房产局的曾姓官员,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我们已经警告过你,再警告你一次”,恐吓记者“你以后给我注意一点”,并充斥着“狗屁”等言语,极其粗俗。
记者根据电话号码、声音源等进行多方查证和辨认,确认来电号码(0731—8***2658)系长沙市房产局信息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曾锋的办公室电话。(注:长沙市房产信息中心与长沙市房产研究中心,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是长沙市房产局下属单位。)
官员“雷人”电话:否认+警告+骂人+恐吓
“你们这是乱报道!瞎报道!”电话响起,记者询问来电人是谁,曾某没回答,他第一句话就对报道内容予以否定。
但是,曾某承认部分内容确属有偿服务。他说,“我们有些内容不可能对所有的服务对象都免费的,我们是有偿服务的,我们该公示的公示,该公开的公开,不该公开的就不公开。我们单位做事,每个公司都有个规矩,制度。”
“我们自己专门的报告是不公开的,本地的成交价格、交易行情我们都公开了,有什么不对的呢?我们对他们提供专业的服务,做服务、上班,不要钱的吗?”曾某解释收费没有错。
同时,他否认“权威”数据被“掺假”出售。“你怎么能说我们的权威数据‘掺假’被以万元高价出售呢?你有点知识没有?我们每天该公开的东西都已经公开出来,有些东西不是说公示,也是供参考,是吧?包括我们的二手房价格有交易价格、有挂牌价格,我们不都是在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参考的?有什么老是在这里炒来炒呢?”
当记者再次询问来电人是房产局什么职务时,曾某开始“警告”,并辱骂。他说:“你不管我的职务,我对你的做法我们公司已经警告过你,再警告你一次。你这个,这个是什么报道嘛!你讲房价就讲房价,讲二手房就讲二手房,又说什么权威‘掺水’数据,哪里掺水了?我们对不同的类型的价格,网上都进行了公示,怎么掺水呢?你以为只有你会写几个狗屁(骂人的话)文章是吧?”
停顿片刻后,电话里传来近乎怒吼的声音。他对记者威胁道:“所以,你以后给我注意一点!再搞我就找你们的、你们的老总,跟你们老总谈一谈,到底你这个报道是什么意思。”
律师:“官本位”思想已不符合法治旋律
“政府部门某些行为遭到广大百姓质疑、拷问的时候,媒体作为监督力量,对相关事实进行披露、曝光,是正确行使新闻报道权和新闻监督权。相关政府职员利用职权,威胁、恐吓媒体记者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干扰新闻媒体正常的行使监督权利的违法行为,在依法行政上,是违背政府的‘民本位’的宗旨和基石,这种 ‘官本位’思想,已经不符合当今法治的旋律。”红网《百姓呼声》栏目联动律师、湖南弘一律师集团律师尹兰英表示。
尹兰英说:“面对任何媒体和民众的质疑,政府能够做的就是如何用事实来回应,或澄清事实,用公开透明来回应质疑,发现了问题如何在制度上及时的改进,向媒体、向社会公布真相,这是政府部门的义务,而不是‘政府官员’以‘警告记者’的方式进行干预。”
在接到恐吓电话的当天下午,长沙市房产局另一位官员反应迅速。他表示,愿意就网友质疑、新闻报道逐一作出专门解释与整改,并对曾某的言论表示歉意。
评论:房产局或想分享房地产暴利的一杯羹
在记者报道“掺水数据”被高价出售的当天(26日),评论员蔡晓辉就此在红网“红辣椒评论”发表评论。
他总结说,“核心三点,一是当地房管局作为权威数字公布的二手房交易价格数字严重偏离实际,相差一倍多,已经失去了统计意义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误导公众、误导宏观决策。二是当地房管局将这些虚假的‘权威数据’进行销售,本身就背离了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涉嫌将纳税人供养的政府职能二次变现;第三,虚假的数字还可能成为房地产集团操控房价使房价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的口实。”
“当地房管部门的解释是,数据是真实的,但这个真实是由于买卖双方故意填低交易价格,目的是双方逃避交易税。但既然房管局能计算出符合市民实际感受的二手房住宅挂牌价,为什么还默认买卖双方报低的交易价,还将之作为服务经济社会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权威数字进行公布呢?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何从谈起?”
他指出,“统计的意义,在于检测当地社会经济运行情况,为政府决策、为行业经营、为公众生活服务,所以真实性是统计的生命。失去真实性的统计非但起不了上述作用,更可能加深错误。甚至,让人怀疑,统计部门本身就是这错误决策的得益方。”
比如长沙市房管局房产研究中心的服务条款中这样写道:“借助于与其他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房地产企业的合作,帮助房地产企业解决地产策划、方案论证、市场调研、整合推广、销售代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对此,蔡晓辉甚至认为,“我们就有理由说这样一句话:房管部门借力于虚假权威数字,分享房地产暴利的一杯羹。”
网友热议:“数据只是供你看的,不是让你信的”
“房产局这些统计数据只是供你看的,不是让你信的。”一位网友在“房奴阿”《长沙市房产局二手房交易价格,全是“权威”假信息》一文后跟帖直言。
“政府部门要对公众负责,主管部门要起到监管的作用,如果不能如实反映情况,那统计又有何意义?”网友“asdff”认为。
网友“老马迷途”很迷惑:“到底该相信哪个呢?”网友“撒哈拉的流沙”说,“被统计又不是头一回,大惊小怪啦!”
“用虚假的数字,欺骗了上面的领导,欺瞒了公众,问题很严重!”网友“周渊博”担心,“政府的公信力就是这样被一点一点的被蚕食掉的……”
网友“我抗议”则对长沙房价数据表示忧虑,他认为,“政府的领导如果知道使用这些数据是虚假的,不知道会是什么心情?真担心假数据会影响到市长和其他市领导的决策。”
新闻回顾:网帖曝长沙房产局公布二手房价格造假
日前,网友发帖称长沙房产局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二手房均价为每平米2227元,但是在二手房网公示的房源中,却基本都是每平米5000元以上。该网友据此称房产局作假。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