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毛泽东在困难面前为进而退的行为
《周易》和毛泽东在困难面前为进而退的行为
《周易》在蹇卦九三爻辞中说:“往蹇,来反。” .
这大意是说,往前走遇到特大困难,或者说,往前去战胜特大困难,明知不能战胜,就应当反回来,以创造和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进,也就说,这时的退,正是为了进。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说:“革命和战争是进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进攻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1)
关于为了进而退的问题,尤其在军事上,毛泽东从认识到运用,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举例如下:
(一)为什么要实行战略退却?毛泽东指出:“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因为顾到不能迅速地击破其进攻,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注2) “退却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处在强敌的进攻面前,若不退让一步,则必危及军力的保存。”(注3)
(二)关于退却的目的,毛泽东说:“战略退却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军力,准备反攻。”(注4)“战略退却的全部的作用,在于转入反攻,……”(注5)
(三)关于退却的时机,毛泽东说:“退却过早或过迟,当然都有损失,但是一般地说来,过迟的损失较之过早为大。……”(注6)
(四)关于退却的终点问题,毛泽东说:“造成或发现利于反攻的条件”(注7)这个地区或地方,就可以作为退却的终点,等等。
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就使“退”的含意比在《周易》中所体现出的这个含意充实得多了。
注:
(1)《毛泽东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第190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第197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第200页。
(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第200页
(5)《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第208页。
(6)《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第207页。
(7)《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l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第2 04页。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