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二元论的诡辩手法
警惕二元论的诡辩手法
黄尔文
二元论的提法最初发生在哲学领域。
对于世界的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些哲学家提出世界有两个本原,物质和精神都是第一性的,都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企图用这种方式对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进行调和。但这两种观点是不可调和的:要么你是唯物主义,要么你就是唯心主义。所以,从本质上说,二元论仍然属于唯心主义范畴,并在一百多年前,就受到了深刻批判。
但在中国,一个曾广泛宣传过辩证唯物主义的国度,二元论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三十多年时间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屡屡出现在一些大人物的著作中,或者出现在一些带指导作用的纲领性文件里,给思想领域造成极大混乱,引起非常恶劣的后果。
当然,现在中国出现的二元论,并不像一百多年前那样公开地宣称世界有两个本原,也没有公开宣传唯心主义,而往往是作为一种诡辩手法,把具有决定被决定关系,主要次要关系,原因结果关系,统帅被统帅关系的不同概念,并列陈述,或者罗列出来,以便掩盖不同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把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货色偷偷塞到贴着马克思主义标签的一些理论文章或重要文件当中,这就带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并且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应当引起我们特别关注和警惕。
下面是一些例子和简单的评析:
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
“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制建立以后,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中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一个相当长的社会发展时期仍将存在,从而决定了消费资料私有制仍将存在。由此在人类社会中出现了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制和消费资料私有制长期并存的社会时期。这种社会特征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
———《整个社会主义论》刘志达2009年4月25日
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和社会生活资料的分配方式不是一种并列关系。分配方式是由所有制决定的。尽管人们很容易把目光集中到分配上,抱怨社会分配不公,但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理论工作者,总是不忘记引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到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方面,因为这才是根本——不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根本无法真正解决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也无法杜绝官僚阶层的腐败。
此外,我们说“私有制”,总是指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而对生活资料说个人所有比较贴切。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真理其实是非常简明的,但也是有条件的。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可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对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所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有一条: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不提这一条,把一些具有因果关系的或只有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不同概念并列堆放在一起,实际上模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仍然深入人心的时候提出这种理论,利用多种政治手段推行这种理论,自然很容易受到某些当权者的追捧。于是,在这种理论引导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终于发生了变化。工人重新变成资本的奴隶。大部分劳动者仅仅把劳动当成谋生手段,开始从内心深处仇视劳动,毫无积极性可言,而不像这种理论提出来之前自觉地投身到生产实践、技术革新和科学实验当中——解放生产力变成了十足的空话。直到把中国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研发能力几乎丢失殆尽,两极分化变成了世界第一,再回想“本质论”中“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很容易判断,去掉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剩下的只有彻头彻尾的谎言。
在党的建设方面: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总纲 2007年10月通过
党是有阶级性的,是阶级的先锋队;人民和民族是没有阶级性的;把这两个概念并列起来,是迈向“全民党”的第一步。但“全民党”也是有阶级性的,是官僚特权阶级的先锋队,只不过打着“全民”的口号企图掩盖阶级先锋队的实质罢了。
类似的例证非常多,俯拾皆是。还有一些大块的文章,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也提出反修正主义的口号,或者提出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但在关键的地方,总是用这种两元论或多元论的诡辩方法,模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贩卖修正主义的东西。在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只需要抓住要点,抓住实质,而不要被那些过渡和铺垫迷住了眼睛,以免浪费我们的时间。这里的要点和实质是如何看待阶级和阶级斗争以及政党的阶级性质,如何认定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如何看待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在这些问题上如果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不管他打着什么旗号,摆出多么权威的架式,或者自称是要对马克思主义有所发展,一般来说必然是修正主义的货色。
2009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