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改革:重复的权力安排,反而造成政令不畅
文章指出当前行政体制存在重复权力安排,导致政令不畅、腐败滋生等问题,提出改革方案,强调分层管理、职能分化,以实现中央统一领导与基层务实治理,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行政体制:重复的权力安排,不解决问题,反而造成政令不畅
(本文为朱云川著《科学发展观与信仰重建》第五章 第二节 第一小节)
A.当前公共事业中的行政存在什么问题?主要有:
其一,中国行政体制不合理。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过多重复的职能要求,重复的权力安排,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造成政令不畅、政出多门、个人独断、官员腐败等恶性循环。其实,在中央到群众之间,只需要一个层级的职能部门,就能把事情办好,何必设置那么多上下重复的层级呢?在过去交通落后、通讯不畅情况下,按地域设置独立的地方管理层级,方便地方管理和应付战争内乱是十分必要的,但也经常造成地方诸侯割据对抗中央的不利局面。现在,交通建设与通讯技术早就改变了落后状态,落实服务群众、促进科学发展、简化地方层级、实行职能分化、巩固中央政权的行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其二,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干部考核存在问题,现行政策存在偏差。一些地方官员脱离群众敌视人民,打着“为党说话”的幌子,敢于公然与人民为敌。一些政府官员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面对邪恶势力,推诿怕事不敢作为,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不作为;在面对群众情绪失控的场合,包括在城管这样的小事上,滥用暴力镇压采取不当作为,以作为“维稳”成果向上级邀功。司法不公腐败严重,警察与违法犯罪分子同流合污;黑社会猖獗,欺行霸市,无恶不作。
B.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纠正措施:
其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应提前加速,取消重复设置的职能与权力,建立这样一个科学结构:
一是中央政治局管统一领导,中央各部委负责职能分工,配合中央政治局领导全国工作,搞好五个统筹;二是地方(省市)职能公益化,主要从事科技、教育、卫生、公共事业等文教工作,不再具有管理经济与政治的职能,由中央财政全国统筹安排;三是基层(区县)职能务实化,主要从事农业、工业、商业、金融等经济工作,经济利润全部上交中央财政,实行全国统筹;四是社区(镇村)职能民主化,主要从事学习、宣传、组织、服务等政治工作。
特别地,按行政级别高低序列,在上级(中央)暂时丧失管理职能时,下级(省市)将自动代行本区域独立管理职能,当上级恢复管理职能时下级代行权限自动中止。在国家遭遇外敌、社会动荡或重大自然灾害时,全国实行军管,按战时状态分级准备与分区管制。(详情不议)
这种科学结构有三个好处:一是中央巩固,地方职能单一化。国家大事都由中央统筹安排,地方难以对抗中央,防止地方分权及民族分裂势力滋生,侵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分层管理,各司其职。文教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经济落地到基层企业、政治下探到群众身边,全部国家大事都有政府进行分层管理,防止“应该管的没人管,不该管的多头管”的治理混乱;三是本末有序,精兵简政。没有重复的职能要求,就没有重复的政府文件;没有重复的权力安排,就没有重复的指示精神。再也没有重复繁冗的文山会海、政出多门的个人指示出现,真正为基层社区工作减压减负,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快捷、实惠、满意的优质服务。
其二,配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重建权力体系和干部队伍。在权力体系上,省市、区县、社区(镇村)不再具有上下级关系,它们都分别隶属于中央相关部委直接领导;在行政级别和管辖范围上,省市、区县、社区(镇村)又存在着大小关系。省市还具有落实中央统筹、协调地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职责。在干部队伍上,首先要端正思想路线,落实正确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考核公正,纠正政策性偏差。对官员提前打招呼,加强纪律教育,不搞“不教而诛”。对继续违纪、违法、犯罪的官员要坚决拿下,绝不姑息,决不手软。
特别地,由于政治职能下探到社区,中央政策和政治学习就能够真正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有什么意见和实际困难,通过网络和社区组织,能够迅速反映到中央,就不会受到地方和基层官员不正常的压制与遮蔽。人民群众、普通党员与中央之间,就能上下接通,不再有信息阻塞和心理隔阂,中央意见就不会被扭曲、权力就不会被架空,人民群众也能实实在在得到利益和实惠,基层民主才可能真正得到正确领导和具体落实。因此,各级官员们不作为和不当作为,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司法腐败得到根治;没有腐败官员的保护伞,黑恶势力无处藏身就难以猖獗,整个社会就能实现稳定和谐、安定有序。
(本文为朱云川著《科学发展观与信仰重建》第五章 第二节 第一小节)
A.当前公共事业中的行政存在什么问题?主要有:
其一,中国行政体制不合理。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过多重复的职能要求,重复的权力安排,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造成政令不畅、政出多门、个人独断、官员腐败等恶性循环。其实,在中央到群众之间,只需要一个层级的职能部门,就能把事情办好,何必设置那么多上下重复的层级呢?在过去交通落后、通讯不畅情况下,按地域设置独立的地方管理层级,方便地方管理和应付战争内乱是十分必要的,但也经常造成地方诸侯割据对抗中央的不利局面。现在,交通建设与通讯技术早就改变了落后状态,落实服务群众、促进科学发展、简化地方层级、实行职能分化、巩固中央政权的行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其二,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干部考核存在问题,现行政策存在偏差。一些地方官员脱离群众敌视人民,打着“为党说话”的幌子,敢于公然与人民为敌。一些政府官员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面对邪恶势力,推诿怕事不敢作为,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不作为;在面对群众情绪失控的场合,包括在城管这样的小事上,滥用暴力镇压采取不当作为,以作为“维稳”成果向上级邀功。司法不公腐败严重,警察与违法犯罪分子同流合污;黑社会猖獗,欺行霸市,无恶不作。
B.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纠正措施:
其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应提前加速,取消重复设置的职能与权力,建立这样一个科学结构:
一是中央政治局管统一领导,中央各部委负责职能分工,配合中央政治局领导全国工作,搞好五个统筹;二是地方(省市)职能公益化,主要从事科技、教育、卫生、公共事业等文教工作,不再具有管理经济与政治的职能,由中央财政全国统筹安排;三是基层(区县)职能务实化,主要从事农业、工业、商业、金融等经济工作,经济利润全部上交中央财政,实行全国统筹;四是社区(镇村)职能民主化,主要从事学习、宣传、组织、服务等政治工作。
特别地,按行政级别高低序列,在上级(中央)暂时丧失管理职能时,下级(省市)将自动代行本区域独立管理职能,当上级恢复管理职能时下级代行权限自动中止。在国家遭遇外敌、社会动荡或重大自然灾害时,全国实行军管,按战时状态分级准备与分区管制。(详情不议)
这种科学结构有三个好处:一是中央巩固,地方职能单一化。国家大事都由中央统筹安排,地方难以对抗中央,防止地方分权及民族分裂势力滋生,侵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分层管理,各司其职。文教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经济落地到基层企业、政治下探到群众身边,全部国家大事都有政府进行分层管理,防止“应该管的没人管,不该管的多头管”的治理混乱;三是本末有序,精兵简政。没有重复的职能要求,就没有重复的政府文件;没有重复的权力安排,就没有重复的指示精神。再也没有重复繁冗的文山会海、政出多门的个人指示出现,真正为基层社区工作减压减负,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快捷、实惠、满意的优质服务。
其二,配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重建权力体系和干部队伍。在权力体系上,省市、区县、社区(镇村)不再具有上下级关系,它们都分别隶属于中央相关部委直接领导;在行政级别和管辖范围上,省市、区县、社区(镇村)又存在着大小关系。省市还具有落实中央统筹、协调地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职责。在干部队伍上,首先要端正思想路线,落实正确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考核公正,纠正政策性偏差。对官员提前打招呼,加强纪律教育,不搞“不教而诛”。对继续违纪、违法、犯罪的官员要坚决拿下,绝不姑息,决不手软。
特别地,由于政治职能下探到社区,中央政策和政治学习就能够真正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有什么意见和实际困难,通过网络和社区组织,能够迅速反映到中央,就不会受到地方和基层官员不正常的压制与遮蔽。人民群众、普通党员与中央之间,就能上下接通,不再有信息阻塞和心理隔阂,中央意见就不会被扭曲、权力就不会被架空,人民群众也能实实在在得到利益和实惠,基层民主才可能真正得到正确领导和具体落实。因此,各级官员们不作为和不当作为,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司法腐败得到根治;没有腐败官员的保护伞,黑恶势力无处藏身就难以猖獗,整个社会就能实现稳定和谐、安定有序。
很赞哦!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