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德强就<我支持梁稳根进中央>一文答复网友》有感
我读《韩德强就<我支持梁稳根进中央>一文答复网友》的时候,内心一片羞惭,虽然这篇文章批评的并不是我。写这篇读后感,不过就是立一面镜子,照照韩德强老师,照照我自己,也照照读到本文的网友。
韩德强老师的文章,我读过一些,感受很深,尤其觉得他在许多方面都有创见,比如《和谐社会及其实现过程》《文化大革命的失败与理论创新》等等。正如韩老师所说,他是“非主流中的非主流”,观点鲜明而与众不同。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在阅读别人的文章的时候静下心来,做到不断章取义。我理解韩老师的心情,古往今来,多数耐心的倾听少数的声音的例子似乎并不多。
我是一个年轻的的大学毕业生,无论学识还是阅历都在许多网友之下,阅读韩老师这篇文章的时候还不明白什么叫“取消主义”。所以尽管我读了不少文章,却没能很好的消化,所以也出了不少问题。中国已经这样,世界已经这样,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帝国主义很可能狗急跳墙。面对紧张的局势,我们难免会产生一种焦急浮躁的情绪。改良成功的希望是比较渺茫,然而暴力革命的代价更加惨重,而且就算侥幸成功,防止革命变质的问题还要从头做起。况且据燕风过赵的看法,我国的群众大多数在追求生活的改善而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怎么关心。左派尚未组织起来,又分散在各地,如果诉诸暴力,又得不到大部分群众的支持,恐怕会像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那样被各个击破,更不要说帝国主义的干涉了!
燕风过赵虽然一直在告诫自己理论要结合实践,但还是出现了做宣传的时候文不对题、没有把握人民群众的脉搏、一味灌输以致于宣传成效不佳的问题。韩德强老师在文中批评的“自命一贯正确,连自己的亲戚都不能团结”,我也有一份。现在想想,只有关注群众的基本利益,与他们共呼吸,才能建立鱼水关系,才能避免辛亥革命那一代革命者的悲惨命运,埋怨群众的不理解是没有用的。
一个左派,如果不能有清醒的头脑,不能经常的做自我解剖,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观点,怎么会进步呢?怎么能更好地完成历史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