滠水农夫:阅的是兵,检的是心
轰轰烈烈的胜利日大阅兵落下帷幕,作为一次集中展示军威、国威的作用自然值得肯定,但由此而认为通过阅兵就能达到什么实质效果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更不论说中国的军事、国力达到如何强大,毕竟阅兵不代表实战,中国军队已经三十多年没经过阵仗了,真刀真枪才显真功夫。说是胜利日,但更多只是从前的胜利,当前日本还实际控制着钓鱼岛,南海岛屿也为一些国家实际占领,台湾也还没有收回,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遥遥无期,人民最希望看到的是今日今时的胜利。
国家举办这样一个大的活动,动员了全国人民当然不是为了办成一个嘉年华的样子,政治意义首当其冲。任何军事都是政治的延续,阅兵也不会例外。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对敌人进行威慑,言不由衷地说什么不是“秀肌肉”,不针对任何人对于宣示自己决战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无益,高谈和平也没有错,但前提是决不害怕战争,不光是口头讲,而且言出必行,行必果。做到了这一点,不怒而威,不战而屈人之兵。否则拉大旗作虎皮吓不倒敌人,只会害了自己。
今年俄罗斯先搞了阅兵,看到吴恩远写的文章《俄罗斯历次阅兵 体现了怎样的战略考量?》,写得很好,指出俄罗斯历次阅兵的独特意义,那我们很自然要问,中国此次9.3阅兵的意义何在?然而,到目前为止,所有这方面讨论,几乎都是大而概之,似乎很难说出一个明确指向,相反却引起左右纷争,这也是由于中国独特状况所决定的,预示着自抗战以来历史发展的矛盾斗争一直延续到今天,还远远没有终结。尽管有诸多不足,但透过大阅兵这面三菱镜,还是折射出了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含。可以说,检阅的是兵,检验的却是信心、民心和敌心。
首先是信心。三个自信,理论、制度、道路要以军事来保障,要以国家安全为前提。无疑中国要举办这样一次活动,就是要表现自信力,国内政治的稳定,各阶层人民的团结,本是应有之义,外化为接受检阅的威武之师。我们显然能看到这种自信,但透过表象又能感受到不自信的一面。三十年改革开放不是将人民整合,而是将社会分裂,这种裂痕的扩大越来越对国家造成致命的伤害。随着经济问题的突出,发展面临的困境,从前掩盖或者积聚的矛盾有可能集中暴发的危险性,而应对的方法却是愈来愈捉襟见肘,回旋的空间也愈来愈窘逼,寻求最大公约数变得越来越困难,再很难有什么凝聚人心的力量,借助纪念胜利日大阅兵,提振国家士气,激发人民团结意志,不啻为一种选择,然而不解决深层次问题,效果终是极其有限的,反而容易陷入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幻境。这种自信不是靠阅兵,展示强大的军事力量得来的,而是靠千千万万人民真心实意的支持和拥护,“军民团结如一人,拭看天下谁能敌!”人民战争的精髓是抗战胜利的法宝,也是一切战争胜利的法宝,丟掉了这个就是唯武器论、唯军事观点,失掉去了人民军队的军魂,没有不失败的,当年的蒋介石国民党就是这样的。
其次是民心。民心是最大的信心。为了纪念胜利日,全国放假,宣传口号、标语随处可见,政治的组织能力得到了体现。由于信息的便捷,观看阅兵的人也很多,一些政府机构也举办了各种活动。看起来氛围很浓,但应景的味道也很浓,一切都是程式化的,一般群众只是当成一个节目,组织者也是当作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那种深入人心力量不存在了,那种真正能震撼人的威力也无影无踪,再有意义的东西都被现实消解得淡然无味或者变异扭曲,当然不能不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原因。一方面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另一方面是人民组织起来的共同体和精神信仰都已不复存在,都是在为个人的梦想而活,既然让大众甘于迷醉于小我,又怎能奢望有什么共同的目标值得一致为之付出。庆祝人民抗战胜利的广场上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群众,一场盛大的阅兵式看不到群众的互动,那种过去军民鱼水情的关系已经不合时宜,双方疏远的意义展示得那么深刻,哪里去寻找那曾经有过的凝聚人心的力量。
再次是敌心。谁是我们的真正的朋友,谁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平时冠冕堂皇的场面话能决定的。往往习惯于说场面话,反而连自己都信以为真,这绝对会造成致命的误导。真朋友在关键时刻见分晓,任何侥幸奢望和一厢情愿会被现实的取舍击得粉碎。通过纪念日阅兵,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选择站队的机会,至少在站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的那一刻,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谁是支持我们的朋友,谁是反对我们的敌人。一万句外交辞令比不上关键时刻用脚投的一票,但愿那些对中美国还怀有幻想的人终于醒悟,但也许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关键是私利有没有勇气割舍,从而真正地依靠大多数群众,把群众的力量凝聚和发挥起来,只有人民的伟力才是战胜强大敌人的法宝,舍此无它。即便如现今俄罗斯这样民族主义色彩深厚的国家,西方欲控制瓦解而不得,徒唤奈何,美国不参加俄罗斯的阅兵式倒也情有可原,而对于一心要与美国做夫妻的中国,美国的丝毫不给面子着实让人脸上发烧。还有日本这个真正的无赖国家,同样举办阅兵,对俄罗斯不敢放一个屁,对中国却是说三道四,还借此指责联合国,哪曾把中国这个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放在眼里,无论怎么说都是中国的耻辱,阅兵让我们对日本的和平希望蒙上厚重的阴影,这个必须改变,问题是怎么改变,惟有的可能是用武力制止武力,要让欺软怕硬的无赖之徒信服,只有一个办法,像美国和前苏联那样打得它服服帖帖。平时我们总感觉朋友遍天下,关键时刻才知道敌人才真正不少,真正过硬的朋友没有几个,为什么?照说现在中国经济已经是世界老二,还动不动就救这个救那个,可没有几个人真心支持你,更不用说跟你走。因为你本质上没有自己的东西,一直在跟着别人走,那世界上其它国家又凭什么跟你走。你不敢举旗而别人的旗帜举得高高的,谁会站到你这边来。
问题是如果我们真的也能加入西方俱乐部也可以,可人家保持一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俄罗斯偿到苦头,吸取教训,出了个强人普金,总算让世界呈现一丝亮色,还不至于让美国图谋世界的企图得逞。历史的正反教训已经够多,对中国来讲,还是那话老话: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抗战胜利虽然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世界的本质没有变,帝国主义的威胁一刻也没有消失,反而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如何保护当年胜利的果实,乞求和平没有用,惟有用新的胜利来巩固。
而我们知道,要夺取新的胜利谈何容易。当年蒋介石国民党也是不想失败的,可是日本打来了,就面临一个对内对外轻重缓急的艰难抉择问题,蒋介石选择了“攘外必先安内”,于是国土沦丧,人民遭殃。共产党不存在这个问题,成了抗战的中流砥柱。新中国成立初,也不存在这个问题,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如果今天的形势发展到了那一天,我们还能作出同样从容坚定的抉择吗?
只有人民有了自信,国家才有自信,国家有了自信,才能无敌于天下,至于阅不阅兵,实在无关大局。
20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