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评『财富论』网友的人民公社失败论

火烧 2010-02-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人民公社的探索与失败展开,分析其对共产主义实践的影响,探讨大锅饭、平均主义及公共食堂等现象,反思集体化生活变革的得失。

人民公社是现实版的共产主义【mkszyz评:这样说是不对的,只可以说人民公社是一种探索,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种探索。而探索是对是错是需要后人思考和研究的。有些人所以认为共产主义失败了,就是因为他们把对共产主义的一种探索,比如说苏联的探索,当成了就是共产主义了。】

人民公社这个响亮而神圣的音符,曾经激励着无数人满腔热情,随着时间的洗涤,也将逐渐淡漠在人们的记忆中,虽然人民公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停留的脚步是十分短暂的,但是留给人们的思考是沉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人民公社开创了“吃饭不要钱”的神话时代,把“平均主义”【mkszyz评:未必是平均主义吧,因为毕竟有的人吃的多,有的人吃的少啊】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人性在“大锅饭”里得到历练,人的觉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使人们深刻的感受到人性善变的奇迹。人民公社在全国上下一片欢呼声中建立起来了,人民公社有哪些特点?是怎样运作呢?

人民公社具有一大二公的特点。所谓大,就是公社的规模大,人多地多,便于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性的生产建设。有利于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建设中型水利工程和较复杂的厂矿,有利于建设较大规模的道路和住宅,有利于兴办中等和中等以上的学校等等。所谓公,就是人民公社比农业生产合作社更加社会主义化,更加集体化,更加公有化。也就是说,农业社和社员的生产资料与财产无代价地归公社所有【mkszyz评:公社是由人组成的,不可以说属于公社的,就不再属于个人了,应该说是大家一起所有的,而不是大家的无。比如说大家有一杯水,那就真是有一杯水,而不是说大家都没有水,当然,如果平均,每个人没有多少水,但不可以说没有,甚至有时候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杯,因为这杯水是为每个人准备的,需要的时候可以给任何人喝的。】,多者不退,少者不补,由公社统一经营、统一核算。例如:人民公社建立后,自留地归了公,建立公共食堂后社员私人不便养的猎和羊,将这些送给公社,鸡鸭也变成了集体统一喂养,老年人进了幸福院,吃饭到公共食堂,因此,粮食也不用在社员家保管了,住房也不用那么多了,房子也自然要加以调整,这样进一步消灭了私有制。生活集体化,社员真正以社为家,以国为荣,将来以全世界为家,世界大同。总之5亿中国农民抛弃了各自生活了多年的小灶,集中到了公共食堂吃饭,这不仅是亿万农民生活方式上一个前所未有巨大变化【mkszyz评:确实是比较大的变化】,也是农村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名副其实的“大锅饭”见证了公共食堂的兴衰成败,“吃饭不要钱”瞬间在全国成为家喻户晓令人振奋的口号,“平均主义”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mkszyz评:其实这是探索,因为谁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吃饭不要钱。敢干这事的人是很有魄力的,也是人类多少千年美好欲望推动的结果】

当年人们对以“吃饭不要钱”为主要内容的“平均主义”大唱赞歌,天真地认为中国离共产主义只在一步之遥了。可是,此时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mkszyz评: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但也不是绝对的关系,主要还是人们的行为模式的问题。】,还远远不具备“吃饭不要钱”和“放开肚皮吃饭”的条件;农民现有的觉悟水平也低【mkszyz评:为什么觉悟低呢?原因是什么呢?我想你又归咎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你把一切都归于经济水平问题了,好像只要经济水品和上去了就行了,其实不是的。这里面有行为模式的问题】,不足以防止吃饭攀比和粮食浪费现象出现【mkszyz评:任何社会都不可以出现这样的现象的,都是无法支撑的】,更不足以刺激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于一部分从“平均主义”中得到好处的人来说,他认为吃的是公社的饭,得的是公社的好处,对集体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而那些劳多得少的农民明显地感到自己吃亏,觉得干多了也是给别人干,积极性大挫。这样一来,过去的懒人更懒了,而原来劳动积极的人一看自己吃了亏,也积极不起来了。【mkszyz评:还是一家一户的行为模式在起作用,为什么毛泽东他们要在延安整风,为什么在文革中说要整掉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其中也有改变行为模式的问题,当然我不认为像延安整风或文革那个人整人你的改变行为模式的做法是正确的】

人民公社成立后不久,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四多四少”的现象。一、吃饭的人多,出勤的人少;二、装病的人多,吃药的人少;三、学懒的人多,学勤的人少;四、读书的人多,劳动的人少。没病装病,小病装大病,没月经装有月经或借口照顾小孩而不出工的也大有人在。一些原来劳动态度差的人现在更差,原来劳动态度好的人也因受影响而消极。原来每天可送200担肥的,现在只送五六十担;过去能挑100斤的,现在只挑50斤;过去一个人能挑的,现在则要两个人抬。【mkszyz评:还是一家一户的行为模式在起作用,还是没有脱离一家一户的行为模式——有时也被称为小农经济意识,非无产阶级意识】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史无前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不合理。于是群众说:“干不干,三餐饭”,“做多做少,一样吃饱”,甚至出现了“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和“吃饭打冲锋,做事磨洋工”的现象。【mkszyz评:这个原因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应该说,在农村,人们世世代代都是按照一家一户的行为模式生活的,他们的行为模式是适应一家一户那样的模式的,让他们突然进入集体的生活中去,而且还吃饭不要钱,这对他们就是又陌生又新鲜了,他们当然是手足无措,难以适应的。他们依旧会按照他们一家一户的行为模式去生活,所以才会出现许多问题。而如果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人们适应了集体的生活,那时候再搞就要好一些。比如说成为工人,到工厂上班,人们的行为模式就会有所改变。就死这个道理。毛泽东他们的问题是操之过急了。】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如果说人民公社是一个梦,那么这个梦总有醒的时候。“大锅饭”持续了几个月就满目疮痍的草率谢幕,永远退出了人类历史舞台。“平均主义”像一根充满神奇力量的魔棒,指引着亿万苦难中的人们找到了寝食无忧的天堂,但转眼间又把酣梦中的人们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在得与失的较量中,个人的利益总是放在第一位,体现出人类社会狭隘的自然欲求性;在扼住人性的贪婪欲望的同时,也唤醒了人性的懒惰自私;在“平均主义”的大熔炉里,人的觉悟显得苍白无力,丑陋不堪,人性的脆弱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几乎没有任何制度约束的“自由化”状态下,社员已经不是戴着“具有共产主义觉悟”面具的完美社员,在他们的灵魂深处人的自然欲求性已经占了上锋,而且根深蒂固,人本身就有生存和延续生存的欲求,由此而衍生出懒惰、自私、贪婪、依赖的本性【mkszyz评:前面说了,其实这是千百年来的一家一户的行为模式决定的,而不是什么人性之类的东西。如果行为模式改变了,那么人们的行为就会改变的。你的观点让人感到,人性是脱离社会的,是完全独立的,完全孤立的。】。因此人民公社已不是亿万热血健儿为之无私奉献青春和力量的美好家园,而是成了人们索取慰藉在世态炎凉中受挫心灵的借口,修身养性的渡假村。人已非人,事已非事。人民公社崩溃了,一泻千里,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人民公社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参考的价值。

人民公社的失败说明如下三点:
1、人民公社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物。空想是不科学、不实际、无法实现、毫无实用价值的一种社会性的学说,是在人们对社会还没有完全认识,或者说认识不透彻时产生的,这种错误的学说是错误的、荒谬的,以这样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民公社,无疑是要失败,是要受到惩罚。

2、人民公社违背了客观规律。人民公社的基本单位,换句话说,人民公社的主角是社员,社员是人,人就有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要生存、要生存得更好等,因而人都有惰性,有依赖思想。人民公社里的社员被人为的认为觉悟高,这是错误的根源所在。【mkszyz评:评论同前。按照我所理解的你的逻辑,由于不具备条件所以失败了,其中一个原因及就是经济发展水平低,那么我要问了,为什么经济发展一高,你说的这些人的本质属性没有了呢?就改变了呢?】在生产和分配上,违背了能力的转换和传递规律——财富规律,从而出现了生产与消费完全脱离,这里的生产是形式上的生产,“干多干少一个样”,这里的消费是满足性的消费,“放开肚皮吃饭”,“吃饭不要钱”。

3、人民公社的失败是对供给制,对平均主义,包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极大讽刺,也预示着任何否认规律的制度都必将重蹈覆辙。

【mkszyz评:所以,不同的人会对人民公社的这段历史有不同的解读,那么到底谁解读的对,谁解读的不对呢?我想,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似乎都不对。我对吃饭呢不要钱是肯定的,但我也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吃饭不要钱的肯定,有的人是要对我嗤之以鼻的。不过这没关系 真理历来一开始是不为大多数人所认识的,总有人要先认识的。

如何实现吃饭不要钱的社会,我认为是不可以操之过急的。首先要改变人们的一家一户这样的行为模式。而且这是不可以强迫人们改变的。因为这是与家庭的存在相联系的,只要家庭存在,那么就会存在与一家一户相联系的行为模式。如同每家只有一个孩子,于是孩子什么都是要最好的,都是大人围着孩子转,所以形成了孩子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

所以要吃饭不要钱 ,根本上还是要建立博爱的社会,充满爱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是天下一家的,也就是说不再有一家一户这样的形式。当然也不会有一家一户这样的行为模式。

实现的方法是先建立小的吃饭不要钱的社会,内部充满爱的社会,内部非强制的财产合在一起的社会,然后逐步扩大,吸引更多的人进入,最后在全世界都实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