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的经济观

火烧 2011-10-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结合军事与经济视角,探讨金融战争与资本力量,分析货币作用与生产力关系,强调系统论与控制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体现个人经济观与思想历程。

陆军上尉    方步清

有些时候感到了个人的孤独与无助,面对着芸芸众生,而我只是其中的一颗细沙,是被上帝遗忘的那颗,而我总想让自己不那么悲观,毕竟古人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我捡起了古人的智慧,编织入今人的思绪,在漫漫荒漠中前行,虽做苦行僧,但也许是一份快乐,不求安达于高堂,但求为国效力,虽身着戎装,枕戈待旦,但无位挥剑,遂罢剑挥笔,以兴文安邦。然寻觅中,突入花果山,撂以向学安身,以洞天庭之观火,仗义言行。

人生而立,虽去日苦多,但思维的成熟,不能不说得益于苦难的磨砺。

求学12载的理科生涯,让我认识到了解一道题可以用多种方法,定理规定都是实践的总结,而要治学,必须要深入,心入研究,才能得到方法论。

从军12载的戎装生涯,让我体会了军人的荣耀,和奋斗的艰辛,但更重要的是战术中学会系统论、控制论,要学会精心筹划,细心准备才能有备无患,生命就像战争怕的不是等待,怕的是折戈沉沙。

由于母亲的离世,对象的异己,把自己逼入了文化的殿堂,开启了思绪的波涛。

经济管理讲诉了股神巴菲特的传奇,也让我认识到了,其实股票不仅仅是买低卖高,更是资本家控制公司的运营,来实现个人的盈利。

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讲诉了哲学的初衷,就是在这个世界上要可控,要联系系统的看待问题,要争取信息的对称性。

诸子百家、四书五经讲诉了前秦时期的思想脉络,让我理解了治国理政是通过不同的理论,而儒家思想也并非是牢不可破的。

MBA哈佛经典教材讲诉了企业发展的脉络,从人士的任用到心灵的安抚,从企业的规划到各级职权的分配,从对外的交往到对内的运营,让我有了深刻的认识。

之后两年的岁月,在捕抓部队的敏感点,通过出思想、出见解,做解读感受了做事情要以创新的思维来突破固有的模式,建立特有的系统,才能让别人认可,让自己满意。

而峰回路转,一步踏入了金融的殿堂,货币战争让我真正认识到了,传统的军事战争只是狭小的一系,而在泛滥的经济大潮中,金融战争才是现实的战场,而作为军人不能体会战火的硝烟,但能身临金融的战场,因为货币带来的战争无孔而不入。在看罢了货币战争和谁统治世界,让我理解了资本的势力是没有边界的,反观历史兴也货币,亡也货币。遂把精力放在了金融的战争上。

解读金融,要从货币的效力谈起,货币是什么,是发展的动力,是亡国的杀手,多少历史都在反复上演着不争的事实,而货币的支撑是什么,就是我们所谈到的生产力,也就是生产力要与货币相对应,当这种对应出现问题时,必然会出现危机或者亡国。

而当货币破除的权力的壁垒,成为真正征服世界的工具时,它的流动性就决定了绝杀的战场,就如同潮起潮落,当潮落的时候,不知多少鱼虾丧生在裸露的滩涂上。

而流动性的供应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真金白银的真实价值,来自于主权国家的纸币发行。而世界的流动性就要靠世界的信用货币来推动了,而这些货币主要源自于美元、日元、欧元,它们近乎占据了整个世界,可他们却源自于国债的发行,发行的多少,发行的方式,和国债的利率决定了世界货币的变动,这就是资本征服世界的最大武器,同时,也是美元要作为世界货币的根本原因。而它们的主宰,不是基于货币发行的主权国家,而是背后的资本势力,而它们要征服的对象就是那些,没有被纳入到资本势力的主权国家,而此刻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进入了他们的视野,成为了宰杀的对象。

此刻,为什么也要把这些国家纳入到他们的战争对象呢,一方面这些国家原本都是集权制的国家,不受资本势力的控制。另一方面基于这些国家有强大的自生能力,可以通过自身发展壮大可以成为一个地域或者世界的当权者,而以国家的形式存在,这也就是当年西方势力为什么那么惧怕毛主义的根本原因,他们怕的就是靠自生的模式壮大自己,脱离掉这个资本的世界。而这种自生的系统比资本系统更稳定,更有生命力,而却蚕食的是资本的利益,这也就是资本势力不能容忍的,所以必然在金融的角斗场上拼个你死我活。

记得内森.罗斯切尔德说过“我只要掌握了某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不在乎誰统治着这个国家”。

解读政治。这个首先要考虑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而它们无非就是两种关系,一种是东方的传统视角,就是当前的主权国家,经济是政治的附带品,也就是说所有的经济发展都源自于政治动因,从我国和外国的历史中可以看出,一方商人的崛起,或者哪个行业的扩大,都是因为王朝的政策(这里典型的大家可以看看晋商、浙商等历史),也就是有政策便有钱财。而另一种是西方的逻辑,也就是资本控制的国家,政治是经济的寄带品,也就是说政治是为了资本势力下少数人服务的工具,也就是通过各种政策来满足资本的不断扩张,来剥削贫困者,这也就出现了我们所谓的28定律,也就是为什么总在讲是世界上百分之20的人在挣百分之80人钱的问题,其实远远不是这个数目,应该是1%在赚99%的人的钱才对。

所以看政治问题,东方集权制国家要看当政者,也就是中国的主席、俄罗斯的总统、印度的总理等等,他们基本控制了国家的政治,同时控制了国家的经济。而西方资本制国家要看背后的资本势力,在美国就是洛克菲勒与摩根之间的角逐,日本是财阀之间的拼争,等等还有其他的国家,看看何新的谁统治世界,就会明白,其实所有的西方政治问题都是有原因的,而这之间也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归结两个字——资本。

解读战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让我理解,就是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通过武力解决了,而跨越到资本主义制度之后,这种战争就是资本与集权的斗争。拿德国为例,它是典型的中欧国家,沿袭了匈奴的习性,继承了普鲁士的集权统治,当每次德国强大的时候,都有向资本势力争夺地盘的欲望,为此,出现了一战、二战,但每次又都顾及资本的反扑,在顾虑中葬送了集权的统治,如希特勒没有一直炸到英国投降,就是因为他考虑资本势力的态度。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美苏“冷战”,我们传统的把它看成是东西方阵营的决斗,但更深刻的应该是资本与集权之间的争斗,如果资本与集权之间不能达成妥协,那么战争将在所难免。

也许我不是那简单的细沙,或者上面渗透着些许的金属特质,而这种特质折射出对现实反思的光芒,正在见证着历史的镌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