滠水农夫:两位革命老人的抗战情怀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网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魏巍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另一篇丑牛老的《抗战第一课》,一位是当年的八路军战士,一位是当年的新四军战士,读着两位抗日老革命的故事,不仅让我们回到了烽火硝烟的峥嵘岁月,感受他们当年的情怀,更是多了一份对于抗战意义的理解,启迪后人正确对待那段历史,忘记或者歪曲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魏巍人生中美好的一天》讲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抗日根据地军民欢庆胜利的场景,那时的魏巍已经经受抗日战火的洗礼,从一个黄河岸边追求进步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艰苦卓越的斗争生活激发魏巍创作激情,写下了不少诗篇,如《诗人,游击去吧!》:““红杨树呵”司令说,/给你十几个同志,/带着你的诗游击去吧!/永远不要叛变,/游击去吧,诗呵,/时时刻刻想着/怎样去报答人民”。抒发了抗击日寇,奋战到底,为人民夺取胜利的决定。日本投降,胜利的这一天终于来了,魏巍“三喜临门”,收获了胜利、成长和甜蜜的爱情。对于魏巍来讲,抗战改变了他的人生,革命熔炉把他日渐锻造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确实,在这样的大时代里,每个人的命运必将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抗战的胜利也证明,离不开千千万万军民的团结奋斗,人民战争是胜利之本,胜利成果来之不易,理应由人民来分享,创造属于人民的幸福生活。胜利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因此使这一天成为最美好的一天。
《抗战第一课》则是丑牛老追忆当年参加革命,投身抗战的故事,这个故事动人之处在于,丑牛老通过“抗战第一课”的教育,从一个赋有正义感的懵懂的少年转化成为一个具有阶级觉悟的革命战士。而这一课讲的什么呢?讲的日本侵略中国的本质,中国为什么会遭受日本侵略的根本原因,正如丑牛老所述“这一课,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可以说奠定了我的革命人生观。用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分析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为什么中国有两个抗日战场,世界为什么有两个反法西斯战场。国民党为什么在九一八事件中采取否抵抗政策,为什么甘愿把华北五省交给日本人去自治,直到西安事变,才被迫抗战,抗战中为什么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在抗战最紧急的时刻,为什么又发动了皖南事变,要消灭正在敌后抗日的新四军。”对比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发动广大军民,开展人民战争,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有什么值得怀疑吗?
从魏巍的文章也好,丑牛老的文章也好,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人民抗战的成果应该属于人民,而不是压迫剥削人民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在他们那里只有私利,不会顾及人民的利益,人民只是他们进行利益交换的牺牲品,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彻底奋斗的共产党,才能成为真正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力军,这同样是共产党的阶级性决定的。正因为人民憧憬美好的生活,要巩固抗战的胜利果实,自然就会与顽固到底、反动到底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展开决战,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两个中国的命运”,共产党顺应人民的呼声,领导人民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作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主人,难道历史发展的逻辑不正是这样吗?
然而,时过七十年,这些完全被历史证明的事实又被一些人故意搞混搞乱,这决不是表面的历史虚无主义那么简单,而是要否定革命,否定中国革命的胜利果实——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实际上是希望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从人民的手里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继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路人皆知。
抗战绝不仅仅是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它是中国人民反帝求解放波澜壮阔革命斗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今日的世界,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并没有灰飞烟灭,他们时刻会对人民的解放事业进行疯狂的反扑和进攻,反帝求解放的革命事业任重道远。
学习两位抗战老人的文章,不也是对我们进行了一堂严肃而深刻的革命教育课吗?
2015-9-18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