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闲话易牙与介子推

火烧 2015-09-18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通过易牙与介子推的吃人肉故事,结合鲁迅《药》中人血馒头的隐喻,探讨历史与人性的黑暗面,揭示吃人文化的深层社会意义。

  “人血馒头”的掌故,来自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药》。里面写的是愚昧贫苦的普通百姓华老栓,因儿子患了痨病,频临死境,罔听他人之言,说人血泡蘸的馒头可以医治儿子的病。于是不惜花下本钱,买通刽子手,用蘸满革命者夏瑜鲜血的馒头来实现自己绝不可能实现的心愿。

  鲁迅的小说微言大义,揭示了一个悲剧中的悲剧。夏瑜作为革命者,舍弃生命为华老栓们谋取幸福生活。可愚昧无知的华老栓,不仅不知崇仰祭奠英雄,反而同刽子手一样来吸食他的鲜血。小说揭露了辛亥革命因没有唤醒民众觉悟而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夏瑜的死,本身就是辛亥革命酿就的悲剧,而华老栓却用夏瑜的血做成的人肉馒头试图救活自己儿子生命的举措,则是更令人莫可名状锥心刺骨的悲剧中的悲剧。

  似华老栓这般吸食人血馒头的故事,在今天乍听起来很有点令人恐怖之感,其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比之更甚者早已大有人在。大乱与灾荒之年,人们无物可食,生命垂危,为了活命,一切伦理纲常便统统置之脑后,“易子而食”的事情也就时有发生。看看姚雪垠先生所著的《李自成》,就可见一般。义军围城已久,官府掘开黄河堤岸阻挡义军,致使开封城内洪水滔滔,一片汪洋。市民死的死,逃的逃,来不及逃亡的就呆在城内坐以待毙。粮食没有了,能吃的东西也吃光了,为了维系生命,一些人就只有吃人了。开始是吃刚死去的人,吃完了,就吃瘦弱得无力反抗之人。吃人这样令人股颤心栗的行为,也就在那样的环境中顺理成章地发生了,甚至成了那段特殊时间里极其普遍的现象。

  为了生存,人类是可以在力所能及前提下,通过正当手段做出最大努力的。必定人生的意义首先就是能活着,只有活着,生命的意义才不致虚妄,才能拓展延伸。但为了生存,不惜出卖人格,毫无顾忌地危害他人、蚕食他人,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都敢恣意作为的行为,那不仅断不可取,更是有悖于人类起码道德规范的。自古以来,一旦人的食欲之需已然到了要吃人肉的境地,那这个时代就已经潜伏着巨大危机甚或至于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灭亡地步了。寿祚几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不就是在民不聊生,义军四起,满清入关的四面楚歌声中,很快走向灭亡的吗?

  说起吃人肉的历史,我不禁想起了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两则故事,它们均发生在春秋时期,故事的主人公有两对。一对是齐桓公和他的御厨易牙,一个是晋文公和他的近臣介子推。这个两个故事都牵扯到吃人肉的事情,并且都是作为臣下的人自觉自愿把自身的肉或自己亲身骨肉的肉献给君主食用。所不同的是,一个在君王生存处于危境之时,为了使君主苟延性命成就伟业而慷慨无私奉献,一个是在君主高居霸主地位声名显赫之时,为了满足君主口食之欲而献媚邀赏别有图谋奉献的。

  还是让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这两个故事的前后因果吧。

  先说第一对主人公易牙与其主公齐桓公的故事。齐桓公是春秋声名显赫一时的一代霸主,在那个豪杰并起相互角逐的动乱年代,他以自己的超人智慧与能力,威服四域,一国独大,稳稳坐在霸主交椅上。功成名就,日子安逸,吃喝玩乐,弄性尚气。作为当时天下权力与财富的老大,齐桓公玩够了人世间一切可玩之物,吃够了人世间所有可食之物。一个偶然机会,他和自己的厨师易牙饭后闲聊,在说到所有已知美味佳肴都吃遍吃腻的时候,桓公不无遗憾地玩笑似地说了一句话:就是没有吃过蒸人肉啊!正是言者无心听者留意,他眼前的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厨子易牙,便是一个极有权谋与野心的人。他时刻都在梦想着有朝一日受到主子青睐,能够走出厨房,手握利柄,位极人臣,然后坐享权力带来的幸福与荣光。

  当天回到家里,易牙便两眼一闭,牙齿一咬,很快下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决心,生生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第二天,他便把一盘泛着人肉异香的佳肴送至桓公餐桌上。桓公轻嚼细品,果然味道鲜美异常,急问易牙何物所作,易牙故作悲伤之态,涕泣做声地诉说了美味的来历。桓公一听,大为感慨,自此便认为易牙是自己最可信赖之人。正所谓付出就有回报,当名相管仲病危之时,桓公亲赴榻前问政。明察秋毫的管仲不仅没有推荐自己的挚友鲍叔牙,更是直截了当地告诫桓公切勿使用心怀叵测的易牙。当桓公以易牙不惜杀子孝敬自己证明其赤胆忠心时,管仲意味深长地说道:人没有不爱自己儿子的,当一个人连自己亲生儿子都能忍心杀掉的话,他还能真心爱谁呢?

  桓公虽然一贯信任管仲,可终究挡不住对易牙的宠信。管仲死后,易牙很快便得到了桓公的重用,当然也很快应验了管仲的预料。在桓公卧病沉疴之时,小人得志的易牙便兴风作浪,勾结桓公宠妾卫公姬一起作乱。他们闭塞宫门,截断桓公与其他大臣的联系渠道,直至把桓公气死在病榻上。更令人感到可悲的是,易牙和卫公姬一心为权力而奔忙,竟置桓公尸体于不顾,硬是连续停放六七十天之多,致使桓公遗体周围蚊蝇盘绕,蛆虫涌动。

  易牙杀子谄媚桓公之举和他最后作乱齐国之行,常被后人诟骂。杀死自己亲生儿子并蒸其肉献人,普天之下,莫过易牙之狠;作乱宫廷,气死主子并置其尸体于不顾,招致蛆虫满身,普天之下,莫如易牙之歹。然而,就是这样心很毒辣居心不良之人,几千年来,不仅没有被除恶务尽,反而一代又一代恣意蹿跳在中华大地之上,而且一个个人模狗样地活得很自如很潇洒很荣耀。这些小人,沐猴而冠,狐假虎威,人面兽心,蛇蝎心肠。他们投机钻营,出卖灵魂,一旦身着紫蟒,大权在握,无不扬武扬威,无恶不作。易牙们的得势,皆因桓公们的昏聩所致;易牙们的猖獗,皆赖桓公们的放纵使然;桓公们被气死甚至被害死尔后停尸生蛆,无人问津,并非人世无情,皆是为人主者咎由自取,一点引不起也不值得人们去同情。不惟如此,甚或至于让许多正义的人们有一解心头闷气之快。

  再说另一对主人公介子推与晋文公。因宫廷权力之争,早年的晋文公不得不离乡去国,四处漂流。周游诸侯国时遭遇的白眼冷遇,流亡途中经历的千辛万苦,把一群君臣锻磨得情同手足,浑然一体。

  有一时段,奔波不息的文公君臣,断炊已久,一个个浑身乏力,狼狈不堪。如果再没有充饥之食,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晋文公有可能就此倒下,一腔创业宏愿也会就此淹没在荒山野外,永远不为人知。股肱之臣介子推,为了延缓晋文公生命,成就主子未来大业,便背着众人忍着剧痛偷偷割下大腿上的肉,做熟了呈现给文公。晋文公虽然感激与抱愧之心交相混杂,还是含泪吃下了臣下的肉,藉此唤起了生命活力,度过了艰难之境,并成就了帝王伟业。

  虽然说历代帝王与臣子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可介子推对文公的那份赤胆忠心,即便再铁石心肠的政治家,也会怦然心动,刻骨铭心的。就在晋文公主宰国家后赏封功臣之时,独独不见了居功甚伟的介子推。情急之下,派人四处寻找,最后发现介子推带着老母隐居在休绵山上。由于山高林密地域广阔,想找到拒不接受俸禄的介子推母子,无疑大海捞针。一念之下,文公便心生妙计,希望以火烧山林的方式逼介子推走出深山。谁知介子推是真名士,宁死不愿出山,最后母子二人在一棵巨柳树下活活被烧死。

  及至文公找到介子推时,见这位患难之臣已经气绝身亡。收殓介子推遗体时,文公发现了介子推残余的袍角上模模糊糊留下了一首绝命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文公读罢诗句,涕泪滚流。他缓缓把诗句藏之囊中,命人就地厚葬了介子推母子,然后郁郁下山。第二年,在介子推忌日,文公上山祭奠,发现那棵烧死的柳树再发新枝新芽,便心生感慨,接连做了几件事以示对介子推的纪念:一是规定介子推遇难之日举国上下停火一天,皆吃寒食,这一天便称为寒食节。为了督促警戒自己永作清明之君,他把寒食节的第二天命名为清明节,岁岁年年举国之人,永志纪念;二是把休绵山改名为介山,并在山上建造纪念亭;三是用烧枯的柳木做一双木屐穿在脚上,并发出思念之浩叹:悲哉,足下!自此,足下一词便成了人们对他人的敬称。

  介子推功成身退不食俸禄的高风亮节,不仅深深感动当世与后世之人,更激励着渡尽劫波的晋文公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他坐定晋国国主之位后,没有玩物丧志,不思进取,而是时刻牢记介子推的殷切嘱托,潜心治理国家。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晋国便替代齐国,跃居至春秋霸主之位。

  介子推在君主濒临危难之时,不惜割股充饥,侍奉文公,使得文公最终能够成就王业,有所作为。他虽然功成身退,不愿接受封赏,却没有做超尘拔俗的无为隐士,而是殷殷劝告君主要做清明之主。晋文公也没有辜负介子推的期望,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的政治大家,留名后世,功垂青史。

  介子推割肉奉君,不为谄媚讨好,绝无私心歹意。他救君主生命于危难之间,成君主大业于困厄之时。他的行为,表现的是不含任何私利的纯净之心,践行的是舍己为君的忠贞之意。他功成而不邀赏,身死而不忘劝君。中国古代受人称道之侠义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与诠释。

  比较易牙蒸子与介子推的割肉充饥,处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动机更截然相反。一个杀子奉君之后,骗取君主信任,如愿起初动机,最后权倾朝野,兴风作浪,无恶不作,竟至于气君致死,令其挺尸生蛆,最终使强大的齐国走上日渐衰弱的灭亡之路;一个割股充饥,尽心事奉君主,救郡主于生命垂危之间,使君主及时补充营养,得以顺利还朝。事后,不愿受君主封赏,逃之深山,至死不忘劝解郡主清明执政,最终成就君主霸主大业。

  两个故事诠释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作为君主,信小人则事业倾颓,自身受辱;用君子则大业可成,光耀千秋。

  可惜的是,遍观煌煌华夏,自古以来为人君者,多信小人而远君子,王业帝业兴兴衰衰,几多轮回,依然有人重蹈覆辙,恰似不尽长江滚滚流!

  当下中国,几多易牙?诸君何用深思而得?当下中国,有几个介子推?诸君自当不言自明。

  嗨,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啊,你何以就走不出这个怪圈?

  2015.9.18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