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提高劳动力收入”理论具有片面性

火烧 2011-10-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提高劳动力收入’理论存在片面性,未同时考虑收入与支出平衡,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收入差距扩大及经济竞争力下降。强调需综合施策,避免政策失误带来的社会问题。

“提高劳动力收入”理论具有片面性

征汉文

2011年10月9日,一些网站转载了《中华工商时报》的文章《美国欲重拾制造成本优势  企业正从中国回迁本土》。该文的一个立论依据是“因为中国正快速涨薪,而美国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4倍。”它向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已经不在敲起了警钟!读完该文,对我国“提高劳动力收入”的理论产生了一些感想,与网友们分享。若有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中国改革三十余年来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优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条件。因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所以能够吸引境外、国外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办企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双赢的局面:外企能够得到相对更多的利润;中国可以得到一定税收和增加了劳动力的岗位等等。

至目前,中国的经济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于是,有人就变得忘乎所以起来,一股劲地叫喊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大家看看,这种理论是多么地关心劳动者的利益呀!谁要是对它说“不”,不就是要与广大的劳动者作对吗?尤其是当政者,更不敢因此冒天下之大不韪!于是,这种观点在实践中就变得畅通无阻。首先是近几年来,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竞相以20%左右的速度连年在提高。对此国家层面也不甘落后:出台了劳动者收入的“七年倍增计划”并有条不紊地实施着!

不可否认,当前劳动者的收入与其支出的实际需要相比确定偏低,但“提高劳动者的收入”的理论,因为没有同时在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减少劳动者支出两方面采取措施,因而是片面的,所以是错误的。为什么劳动者的收入低了?是因为现实的生活成本在不断提高:基本生活所需的物价上涨比收入增加快,住房、医疗、教育等现实的或潜在的成本猛增,等等。为什么不在增加收入和节省支出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为什么不同时在例如住房、医疗、教育等需要劳动者增加支出的方面采取一些切切实实的措施?有观点认为,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的增长是市场行为,那么就要问:为什么要在增加劳动者的收入这一环节采取政府行为,而在增加劳动者的支出这一环节采取市场行为?这样的实践结果会是什么,难道不可以预见吗?其一,它是通货膨胀的助推剂。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一轮,物价尤其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物价会提高几轮。因为劳动者的收入是分期分批增加的而物价会每一次都会提高,例如首次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时物价要提高一次,接着增加了工人的收入时物价再提高一次,接着再增加机关人员的收入时物价又提高一次,等等。对此,人们如果以往没有注意到,那么,今后可以再留意这种现象。按以往的情况发展,这种现象以后还会一再地出现。即使在当前,增收被通胀相抵消,已经不再是秘密。其二,它是高收入群体捞钱获取政策支持的好机会。理由很简单: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了,高收入群体的收入由于没有约束就自然会水涨船高。其三,经济的竞争性减弱。这种话现在已经由美国的专家说出来了。其四,埋下了百姓与政府对抗的因素。通货膨胀的上升,收入差距的扩大,经济竞争力的下降,都与劳动者收入的再降低紧密相连,那时,百姓会产生对政府更多的不满,难道是不可预见的吗?片面地提出并实施“提高劳动者收入”的人们,届时会把责任推给政府,而不会承担因为其理论的片面性而导致这些可以预见到的不良后果的责任的。目前,通货膨胀已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七年以后,谁也说不准会是什么样。但是,如果说劳动者的货币收入比现在翻倍了,也就是说“七年倍增计划”如期实现了,但实际收入只增加了二、三成或者四、五成,并且社会付出了沉重的通货膨胀的代价,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请广大的劳动者们原谅届时的政府吧!

可以说,“提高劳动者收入”理论的片面性,客观上成了转移解决公平分配问题视线的障眼法。公平分配涉及到的领域是全方位的。提高劳动者收入也是公平分配中之一方面内容。公平分配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等等的收入差距问题。现在所要解决的突出的社会问题是公平分配问题,在解决公平分配问题的过程中解决劳动者收入提高的问题。但现在把解决劳动者收入提高的问题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就本末倒置了。

如果需要政府在增加劳动者收入问题上发挥作用,那么不仅应当在提高劳动者收入方面采取措施,也需要在降低劳动者支出方面采取措施。

如果需要政府在增加劳动者收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迅速取得成效,首要的应当是在降低劳动者的支出方面采取措施,因为即使劳动者的货币收入没有增加,而其实际支出那怕是减少一元,这时就是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一元!

美国的专家所研究的结果意味着,这是中国的一些理论家和一些政治家盲目地“提高劳动力收入”理论所酿苦果的开始。所谓“盲目”,一是指:不是从中国人的实际生活需要中得出劳动者工资收入的需要量,而是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比应该如何如何。所谓“盲目”,二是指:不是从整个社会的GDP中以多大比例分给劳动者,而仅仅以劳动者一方的收入作比较。其盲目性还表现在以上提到的其它方面。人们与美国经常进行比较的是:美国一个劳动者的年收入是多少,我们中国劳动者的年收入(或月收入)才多少,所以要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收入。可从未见有人进行如下的比较:美国的年度GDP是中国年度GDP的数倍例如五倍,美国人口是中国人口的负数倍例如负四倍(美国总人口是中国总人口的1/4),那么,若以人口和年度GDP这两个数据来比较:如果中国人过上与美国人同等生活水平的日子,美国人的收入如果占其年度GDP的5%,中国人的收入就要占其年度GDP的45%;如果中国人与美国人享受各自国家年度GDP中同样的比例,那么,美国人的收入就是中国人的收入的九倍之多。脱离中国国情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理论被实施,中国迟早总是会自食苦果的。

总之,当前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理论,是片面的即只要求政府负责提高劳动者收入而不负责降低劳动者支出的理论,是本末倒置的即放弃解决公平分配问题来单独解决提高劳动者收入问题而不是在解决公平分配过程中来解决提高劳动者收入问题的理论,是助推通货膨胀的理论,是背离中国国情的理论。因而,它是盲目自大的理论。这样的理论,不仅将会害死国家,而且最终则是害死劳动者!

若往更坏处想,谁要是制造劳动者与政府的对抗,这会成为一个手段。在当今的中国,不会有这样的人存在吗?虽然现在不讲阶级斗争,但唯恐中国不乱的,还是有人在、有势力在。中国强调维稳,就是一个证明。中国的政策如何不使这些人、这些势力钻空子,是一门很好的学问!

但愿,以上的担忧最终成为杞人忧天。如果避免发生上述一些事情,那么,无疑是中华民族之福,是全体中国人民之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