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内需:领导人讲话和具体政策不能背道而驰
近几年,尤其金融危机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内外一切场合,都反复而坚定的表达了拉动内需的意愿。
然而几年来,具体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并未切实真正的往拉动有效内需上给力。切实真正拉动的不过是中央政府需求(GDP和财税增长)、地方政府需求(GDP和财政增长)、央企垄断需求(10年央企利润增长37.9%)。我们的经济政策,总体上来看,主要体现在六个字上:投资(印钞票)、收费(增加收费名目和力度)、涨价(主要面向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生产必需品)。而真正的内需的主体:13亿人的“民生”消费水平,如果扣除涨价因素再加上收费因素,其内需消费不是上升而是下降的。当然,如果有人要让13亿多普通老百姓的内需被增长,那也是中国人民可以理解的事情。非此,发展就不科学,社会就不和谐,增长就不包容。
近两年出国,挖空心思,冥思苦想,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一个现象:为什么欧美除了人工比中国贵以外,什么物品都比中国便宜?尤其民生用品,便宜幅度大概是1/2~2/3.比如日本的产品,在欧美的零售价格大约为在中国市场售价的1/2~2/3,这还勉强能理解些,欧美比亚洲强吗!完全不能理解的是,中国自己生产自己的品牌,在欧美市场的售价居然比国内便宜的幅度更大。我在英国一个平民小商店买过一件衬衣,价格19.9英镑,折人民币210元左右,但在国内商场的卖价居然是598元一件。要知道,英国普通老百姓每小时的最低工资可是中国普通老百姓工资的8倍左右啊!
不错,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一批富人。除去1‰—5‰的富豪之外,比较富有的人应该有3000万—5000万,这个消费市场可不得了,那是英国、法国或意大利的消费总人口啊。问题恰恰在于,这些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人口,在欧美市场和国内市场消费品价格悬殊的情况下,他们会在哪儿消费呢?草民以亲身经历算过一笔账,假如这些较高消费能力的人口一年买二双国际大牌的鞋、二件衬衣、一套西服、一套化妆品,仅此几项,如果在国内购买,价格约为2万—2.5万左右;如果在欧美买,往返机票6000左右,住三天约2400左右,物价约在8000—一万左右,小计1.65万—1.8万之间。如到欧美购物,不仅满足了消费需求,出国一趟还节省开支2000元—8500元左右。买得越多,相对获利越丰厚。在此情况下,怎么能留得住这些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人在国内消费以拉动内需呢?
我真的搞不懂,为什么中国95%以上人口的人均收入这么低,物价却比欧美高那么多!这符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市场经济”规律吗?!
有人要说:国外产品进口进来,万里之遥的运费,关税和其它税收,价格当然高啰!那中国产品出口到欧美也是万里之遥的路费,欧美也有税收,为什么中国产品在欧美的价格,反而比国内市场价格便宜3—5倍呢?
翻遍自由市场经济的教科书,都解释不通在占总人口95%的普通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差别巨大的情况下,中国除了人工比欧美便宜,其它什么都比欧美昂贵这个“经济”现象!!
正因为这个解释不通的经济现象,我理解了央行超发货币、政府以此货币大量投资“铁公基”的真相。只有超发货币,才能通过稀释老百姓手中血汗钱的办法拿走老百姓劳动所创造的财富,即使人均稀释出100元,那全国的贡献就是1300亿。再加上土地财政的加盟,所以国家才有可能在GDP增长10%左右、农民工工资几乎20年一贯制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同时,我也理解了民生物品价格狂飙的真相,不如此,则央企不能在民企利润下降得转向房地产或关张(停产)大吉的情况下保持了37.9%的利润增长。
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便宜极了,因此只有1—2%的利润,一不留神,就可能亏本。加之,各级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大幅让利于外资。于是中国产品的生产企业只能“堤外损失堤内补”即欧美市场的损失国内市场补,这可能是国内外市场同一产品不同价的本质。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有购买能力的人,都愿意到欧美消费,因为便宜;只能在国内消费的人,因为价高,更加消费不起,于是假冒伪劣甚行,三聚氰胺、苏丹红、一滴香、地沟油、陈化粮、山寨版、盗版泛滥,其根源在于,这才是占人口95%以上普通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价格水平。
因为存在这样的悖论,有人尖锐而睿智的指出:中国制造业的经营环境恶化,由此导致原来的制造业资本转向房地产、股市或成为海量的游资,象幽灵一样在神州游荡。于是房地产疯长、股市打摆子,于是“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果无忌”、“菜未央”诸如此类的经济怪象层出不穷,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为科学发展发展计,为和谐社会计,为包容性增长计、为长治久安计,期待领导人的讲话不再只是好听,而是迅速的变成切实的好政策,采取确实的措施增加拉动内需的主体—95%的老百姓的收入,让内需真正拉动起来。
拉动内需不是超发货币、不是收费、不是涨价。靠超发货币、收费、涨价,可以增长财政收入,可以增长GDP,可以增长央企利润,但绝对不可能增加拉动内需的主体—95%的老百姓的收入,让内需真正的拉动起来。拉动内需不是超发货币,不是收费,不是涨价。靠超发货币、收费、涨价,可以增长财政收入,可以增长央企利润,但绝对不可能增加13亿人民群众的收入,绝对不可能改善民生,绝对不可能拉动内需。小河无水大河干,由此推之,内需也就绝对不可能拉动。领导人讲话与具体经济政策背道而驰的结果是,发展绝对不可能科学,社会绝对不可能和谐,增长绝对不可能包容。归根结底,人民绝对不可能满意!人民者,汪洋大海之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仰望星空,似乎空空荡荡,不着边际。仰望星空,不如脚踏实地!
我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ichunmama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