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制为什么就会产生两极分化 ?
为什么会产生‘社会会财富分配不公’?为什么会产生‘两极分化’?为什么市场物价会上涨?是社会问题还是社会制度问题 ?要知道“私有制”下资本家的获利最佳手段就是“资本获利”,科技研发和生产制造都不是资本家的强项,只有少数资本家是搞科研、发明出身。资本家的强项就是‘资本获利’。不论是干哪一行的资本家主要都是靠‘资本获利’,产业资本家、商贸服务业资本家、金融业资本家都靠‘资本获利”。可他们的原始资本哪来那么多呢?可以说资本家的原始资本来源‘五花八门’,部分通过集资,部分通过从金融资本家那借贷而来。只要能够切断‘资本获利’只允许劳动获利,就等于挖掉了“唯利是图”的根基。
在公有制的社会里,私营行业被控制在极小的范围里,资本获利的渠道被堵死了,资本家自然不高兴,这些人时时刻刻的想着复辟资本主义社会,他们不愿意参加创造物资财富的劳动生产,只想着轻松的利用资本获利。只想着做人上人的贵族剥削的日子。在社会物质不足的社会里,有少数人富足到奢侈就有许多人贫穷到潦倒死亡。这就是不平等的社会,是社会制度造成的不平等。
人们要知道私有制下‘资本获利’其实就是剥削,是不道德的行为。还有一种不道德的剥削行为就是“权利获利”,封建的统治阶级就是靠“权利获利”的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最大的功劳就是消灭了“权利获利”的封建阶级。人们以为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社会就能平等了,可是没有。因为资产阶级又建立了一个以资本统制的社会体制,在这个资本统制的社会里,表面上看起来很平等,其实一点也不平等。看起来没有限制、很自由,其实是既有限制、也不自由,因为它是用‘资本’来限制的。在美国只要有足够的资本加上足够的自由。资本就能掌控一切“生产资料”,包括土地、矿山、水源、能源、劳动力、权利、民主等等一切。“利用金融资本控制一切社会资源”是资产阶级的伟大发明。同时利用资本规律进行幕后操纵,又发明了“隐形的、看不见的市场之手”来控制和操作商品价格以及市场准入,任意控制商品的价格涨落。将“物依稀缺而贵”“好货不便宜”的价格规律搅得稀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做,包括做坏事。
世界上有人反对马列主义,恨无产阶级,就是因为马列主义要坚决地‘消灭私有制’,要阻断私人财主、资本家‘资本获利’的发财之道和权利。这就如同封建统治阶级痛恨资产阶级是一样的,资产阶级革命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集权获利”。而无产阶级既要消灭“封建皇权获利”又要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的“资本获利”。取而代之的是公有制的“全民获利”。但是资产阶级也有和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而设立的一种社会制度叫“君主制”。资产阶级保证封建统治阶级的名誉地位和部分权利,从国家税收中拿出一部分共皇室家族享用,承认皇族的部分“皇权获利”。形成一种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共管的国家管理统治模式。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权利分配,各自完成对国家的管理工作,享受着各自的利益。两个阶级相安无事,被统治的阶级仍然是广大的无产者群体。
有人说对资产阶级可以不用消灭的方法,但是要‘限制资本’,孙中山就是这种想法。允许私有制,限制资本,可行吗?孙中山建立的民族资产阶级政权本身就是依靠资产阶级,想要限制资本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美国政府为了缩小社会的两极分化,也想过限制资本,结果资本没限制住,反而被资本完全限制。因为经过百年发展的美国的资本力量太强大了。近年来中国政府更牛,只用了短短20年时间就培育了千万个超级‘富翁’,以至于中国政府不得不依赖于这些富翁创造税收。在这样的状况下人民政府有能力谈‘限制资本’吗?
中国领导人说:‘用税收的办法解决两极分化’。要知道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帝国都不能用税收的办法解决美国的两极分化,中国凭什么就能做到?这种想法是不是太幼稚了?是不是太小看资产阶级了?资产阶级从革命到发展,经历了两百年。期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次金融危机。可谓是‘久经沙场’‘历经磨练’,其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因此,‘限制资本’就是‘天方夜谭’不靠谱的想法。
马克思的办法就是《消灭私有制》与过去的所有私有制社会制度“彻底决裂”。打破一切旧制度,建立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社会。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就是《马列主义》。马克思是不会教我们建立‘私有制’再‘限制资本’的。只有“假马列主义者”才会推崇‘私有制’,才会忽悠什么‘限制资本’。
任何社会制度下都要高生产建设,搞生产建设就需要资金,生产建设投入的资金就是‘资本’,资金的运作是要‘获利’的,因为投资有风险,所以获利比利息大得多。私有制度下资金都掌握在私人手里,因此生产建设的资金投入都要靠私人资金、私人银行资本或国家税赋部分的资金,还有部分靠出售股票的来源。原本一个生产建设项目建成之后,经过几年的营运就可以收回投资。这时本应该停止‘资本获利’的,但如果允许资本一直获利下去,资本家将获得巨大的利润。两极分化就产生了。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资本家的投资目的就是以‘资本获利’。失去了‘资本获利’资本家就无法生存。资产阶级就是一个‘食利阶级’,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永远保证“资本获利”。永远保证过着‘钱赚钱’的不劳而获的‘食利’生活。
在社会主义国家,在公有制的社会里,生产建设的资金投入主要靠国家,国家的生产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从社会收集的利税,还有出售国家债券而募集的社会零散资金。也有少量是借贷资金。这些资金源于人民用于人民,属于全民资产。生产建设的项目建成之后,经过几年的生产运作很快就能够归还先期投入的建设资金,这就是归还本金。以后资本金的获利部分就可进行另外分配,一部分用作扩大再生产资金,一部分上缴国库用于投资别的生产建设项目,一部分用于提高生产劳动者的生活质量。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全民资金运作是不会产生两极分化的,也是很容易调整的。即使借贷国外资金也就是归还本金和支付借贷利息的问题,也不会产生两极分化。
在‘公有制’的社会制度下,‘公权利’是最大的‘公共资源’,因此必须接受公众监督。在封建社会里它被私有制的封建统治阶级掌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它被私有制的资产阶级掌控。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里‘公权力’它应该由什么人掌控呢?如何监督‘公权力’的使用者呢?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往往是‘一党执政’,而一党执政最容易产生权利失控,最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形成官僚阶级,甚至形成‘独裁’。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监督“公权力”、如何控制权利,如何避免产生官僚主义产生,如何避免无产阶级政党变质,是无产阶级最主要的研究课题。毛泽东是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人。也是实践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人。“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就是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权利,公权力,不受监督和控制的公权力必定产生官僚腐败、产生官僚霸权、产生官僚独裁。这是各社会现实得出的真理。不论在什么社会制度下都是如此。资产阶级在控制权利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成绩。有值得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学习和借鉴之处。值得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