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左派传统的回归
左派传统的回归
史欣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生
2009年04月02日16:44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36457/9072928.html
上周六,我参加了德国左派在柏林举行的政治大游行。这次大游行与法兰克福、巴黎、伦敦等欧洲主要城市的游行同步,声势浩大。目的是抗议金融海啸产生的根源——全球金融资本主义体制,呼吁政府关注和解决日益恶化的贫困差距问题。虽然柏林的早春细雨绵绵,寒意袭人,参加游行示威的数万民众却热情不减。
观察下来,我身边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面孔和淡定从容的中年人士,他们手里高举着鲜红的左翼党旗或者简单扼要的宣传标语,标语的内容大同小异,比如,“我们不要替你们支付你们的危机”、“不要金融资本主义”、“银行家的良心哪去了”、“马克思早已说过的真理”、“我们要求体制变革”等等,明显带有左派的政治诉求。
其实与美国相比,德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处境稍好一些,因为德国银行相对保守的体制,它们在危机中没有像美国银行陷得那么深。但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尤其是因为银行银根紧缩而对制造业产生的影响却是相当巨大的。据德国媒体最新的一次企业调查,已有51%的德国中小企业表示企业效益直接受到了危机的影响,近90%的企业对未来一年的经济走势表示悲观。与德国财长去年9月初“德国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的观点相左,德国国内的经济家已经预言德国本年度或许可能出现战后第一次的负增长了。
德国国内也在经历着令人恐慌的失业潮,而受这股失业潮最直接影响的就是青年和中年两个群体。青年人是就业大军的主力,因为经济恶化而更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中年人需要养家糊口,忙碌了半辈子的岗位却因为危机被裁掉,他们心里更是沮丧和不平衡。这两个群体的一大部分人构成了德国最主要的低收入者,这两个群体成为左派游行的主力也就不足为怪了。
共同反对贪婪无比的银行家,是团结他们的第二个原因。美国AIG集团高管们的“奖金门”事件还没完,刚被德国商业银行合并的德国前第二大银行德累斯顿银行也出现了类似的新闻。尽管银行业绩不佳,它的九位前董事会成员2008年却获得5800万欧元的红利。而普通底层劳动者月工资才1500欧元左右。媒体曝光之后,社会反响巨大。
令越来越多的底层民众沮丧和不满的是,因资本的过度扩张而引发的市场泡沫破碎时,以银行为主体的资本为保护它们的既得利益,全体紧缩贷款,造成工人大量失业,继续着自己的不道德;而另一方面,政府又在用大量纳税人的钱来救赎那些濒临破产的资本。这种纠结的愤怒和不满,促发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体制变革的声音。
也正是在这样的民意潮流中,德国的政党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左翼党支持率不断上升,而立足中左的社民党也开始反弹。就在去年8月,社民党的支持率几乎眼看就要跌下20%的历史低位,而它却偏偏赶上了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西欧传统的社会市场经济转眼之间又成了“香饽饽”,社民党的民意支持率也直线上升,已经快恢复到28%,而联盟党也相应地从顶峰时候的近40%下降到现在的32%。政党形势的急剧变化,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年德国大选的前景也更加扑朔迷离了。
德国在这次危机中倒真有点因祸得福。仿佛一夜之间,德国式的福利社会市场经济成了有效战胜经济危机的法宝,德国总统克勒在3月24日的危机演讲中明确指出:“类似奥巴马总统为美国经济和社会所付出的努力,符合我们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原则。这也表明:在克服危机的进程中,我们德国有自身的长处。”
政治的风向总是变化得很快。参加这次左派游行的人们呼吁彻底的制度变革,即使多数人对这样的政治诉求有所保留,但他们也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看到了无限制的自由市场所隐藏着巨大的破坏力,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倾向于回归传统,认同社会市场经济是克服当前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有效秩序了。
左派的游行者们虽然口号喊得有点极端,但毕竟是顺应民意的。在这样一个自身难保的时代,连美国那样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国家都在奥巴马的带领下大踏步左转了,德国这个有深厚左派传统的福利国家还不应该走得更彻底一些么?
来源:东方早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